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朱再春
2023-05-06 08:55
  • 朱再春
  • 朱再春 - 助理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教育及工作经历
1. 2018-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助理教授
2. 2014-2018 北京大学 博士后
3. 2013-2014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4. 2007-2013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
5. 2011-2013 美国波士顿大学 访问学者
6. 2003-2007 武汉大学 学士
主授课程
1. 生态学研究进展
2. 植被生态学
主要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1. 中国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反演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7/6/1~2018/3/1,主持
2.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基于空间遥感数据揭示全球变化对植被格局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7/7/1~2018/3/1,课题骨干
3. Improved Ecosystem Productivity Modeling by Innovative Algorithms and Remotely Sensed Phenology Indicators,比利时联邦政府项目,2016/12/1~2018/3/1,参研
4.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空间信息技术合作的洪水多发区洪灾减灾研究,CAS-TWAS亚洲空间减灾科学合作研究项目,2014/1/1~2014/6/1,参研
5.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研究,国家林业局项目,2013/7/1~2014/6/1,参研
6. 典型应用领域全球定量遥感产品生产体系,国家高科技发展研究计划项目,2013/7/1~2014/6/1,参研
7. 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关键技术评价与验证,民用航天领域预研项目,2013/7/1~2014/6/1,参研
8. Global LAI/FPAR Earth System Data Records from NPP-VIIRS to Extend the EOS-MODIS Time Series,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2011/9/1~2013/3/1,参研
9. 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与估产业务系统,国家高科技发展研究计划项目,2007/8/1~2011/8/1,参研
10. 北京市统计生态资源遥感测量运行系统,北京市统计局业务化运行项目,2007/8/1~2008/8/1,参研
代表性论著
在Nature Climate Change、Global Change Biolog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顶级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共计引用2300余次。担任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顶级期刊的审稿人。
代表性成果:
在《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论文“Greening of the Earth and its Drivers”(https://doi.org/10.1038/nclimate3004)。利用三套长时间序列全球遥感叶面积指数数据集,结合十种全球植被动态模型,系统分析了近30年全球陆地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发现,30年来,全球陆地约25~50%的区域植被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仅有不到4%的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就全球尺度而言,陆地植被生长显著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大气CO2浓度升高(70%),其次是氮沉降增加(9%)、气候变化(8%)和土地利用变化(4%)。然而,植被生长增加的驱动机制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热带植被生长增加主要是由于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施肥效应,中国东南部和美国东部植被生长增加却与植树造林等土地利用变化有关。气候变暖则是青藏高原和北半球高纬地区植被生长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这与温度上升导致植被生长季延长有关。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植被变化的重要影响,有助于更准确的理解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植被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反馈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全球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发表当天,《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主页以头条新闻《Greening of the Earth》进行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页以《Carbon Dioxide Fertilization Greening Earth, Study Finds》为题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此外,英国广播公司(BBC)、法国世界报(Le Monde)、澳大利亚The Conversation等100多家国际媒体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被评为“Top 10 Climate Change Papers of 2016”之一,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受邀参加第十届国际二氧化碳会议,以《Greening of the Earth and its Drivers》为题做了大会报告,介绍了全球植被动态监测及其驱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两年以来,被引用250余次,被ESI评为“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
发布了一套全球近30年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时间序列数据。在美国访问期间,与美国波士顿大学Ranga B. Myneni教授(MODIS LAI/FPAR项目负责人)合作,利用第三代AVHRR GIMMS NDVI数据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生产了一套全球近30年空间分辨率为8公里,时间分辨率为15天的GIMMS LAI3g/FPAR3g数据。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与CYCLOPES产品在全球尺度和BELMANIP站点尺度的比较、与气候时间序列数据的相关分析、与气候时间序列数据和ENSO/AO指数序列的耦合分析、以及与CMIP5模型模拟的LAI数据对比分析,均表明GIMMS LAI3g/FPAR3g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GIMMS LAI3g/FPAR3g数据发布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植被动态监测、模型评估与改进、碳循环、水循环、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领域专业SCI期刊《Remote Sensing》(https://doi.org/10.3390/rs5020927),并被《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的文章多次引用,截至目前共计被引用340余次,被ESI评为“高被引论文”。

奖项荣誉
1. Remote Sensing 10th Anniversary Best Paper Award
2. 北京大学首届博雅博士后
3. 2016年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最受媒体关注的十篇文章之一
(https://www.carbonbrief.org/analysis-climate-papers-featured-media-2016)

近期论文


代表性论文:
1. Zhu Z, Piao S, Yan T, Ciais P, Bastos A, Zhang X, Wang Z. The accelerating land carbon sink of the 2000s may not be driven predominantly by the warming hiatu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18;45(3):1402-1409.
2. Zhu Z, Piao S, Lian X, Myneni RB, Peng S, Yang H. Attribution of seasonal leaf area index trends in the northern latitudes with \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