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汪新建
2023-05-11 21:37
  • 汪新建
  • 汪新建 - 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毕业于南开大学,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留校任教,分别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获奖成果
1、 南开大学教育教学杰出贡献奖,2020年(南开大学)
2、 荣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
3、 《心理科学》2016优秀论文提名奖:《人际医患信任的概念内涵、正向演变与影响因素》
4、 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年(南开大学)
5、 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西方家庭治疗理论的新进展研究(专著),2013年(天津市政府)
6、 南开大学名师奖,2011年(南开大学)
7、 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论文),2010年(天津市政府)
8、 国家精品课奖,社会心理学,第二主讲人,2009年(教育部)
9、 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年(宝钢基金会)
10、 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易经与荣格: 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论文),2008年(天津市政府)
11、 天津市优秀教师奖,2007年(天津市政府)
12、 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西方心理治疗范式的转换及其整合(专著),2006年(天津市政府)
13、 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建设,第二获奖人,2000年(天津市政府)
研究成果
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201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5JZD030)
从本土文化看中国人心理问题躯体化之成因(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SH044)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叙事转向研究(200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6JA840011)
西方家庭治疗理论的新进展研究(20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SH003)
讲授课程
近年来开设的课程有:
本科: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名著选读
硕士生:理论心理学、专业外语、Helping Relationships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博士生:心理与文化、心理学专题研究

研究领域


文化社会心理学、心理治疗理论、本土化心理学、具身认知和社会心态及其治理等方面,近几年从事医患关系、医患信任建设等研究。""

近期论文


1. 刘颖, 汪新建*. (2020).中国医患社会心态问卷维语、哈语和藏语版本的信效度检验. 心理技术与应用, 8(07), 386–396.
2. 吕小康, 童笑男, 伍承聪, 郑微微, 汪新建*. (2020).从新冠肺炎疫情看应用心理硕士(MAP)的发展方向. 心理技术与应用, 8(06), 331–341.
3. 吕小康, 汪新建*. (2020). 建设“力”“美”兼具的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 心理技术与应用, 8(4), 193–199.
4. 陈瀛, 徐敏霞, 汪新建*. (2020). 信任的认知神经网络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8(05), 800–809.
5. 汪新建*. (2020). “医怒”如何产生?——消极医疗事件的责任归因对患方攻击性的影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02), 20–31.
6. 汪新建, 姜鹤. (2020). 医患社会心态的情感治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7(01), 92–98.
7. 汪新建, 刘颖. (2019). 治疗费用与医方态度影响患方对医刻板印象——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8(05), 78–87.
8. 吕小康, 付春野, 汪新建. (2019). 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 心理学报, 51(10), 1171–1186.
9. 吕小康, 唐磊, 姜鹤, 汪新建. (2019). 常人疾病观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7(04), 676–688.
10. 吕小康, 汪新建*, 张慧娟, 刘颖, 张曜, 王骥. (2019). 中国医患社会心态问卷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心理学探新, 39(01), 57–63.
11. 汪新建, 刘颖. (2019). 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基于CFPS2016的分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02), 119–126.
12. 汪新建. (2019). 心理疾病的社会排斥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64–75.
13. 汪新建, 王丽. (2018).医者仁术:传统中国医学医患关系内涵探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135–141.
14. 吕小康, 汪新建*. (2018).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构想.心理科学. 41(5), 1026–1030.
15. 邵华, 汪新建, 孟维杰. (2018). 应对与积极情绪研究: 意义应对、积极情绪应对、情绪表露和情绪粒度. 心理学探新, 38(5), 404–408.
16. 吕小康, 武迪, 隋晓阳, 汪新建, 程婕婷 (2018). 从“理性人”到“行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为科学转向.心理科学进展. 26(12), 2249–2259.
17. 陈子晨, 张慧娟, 汪新建, 吕小康. (2018). 抑郁症起源的三类理论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6(6), 1041–1053.
18. 汪新建, 王骥. (2018). 医患纠纷媒体报道框架及其对医患信任的影响——以《人民日报》和《健康报》为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75–84.
19. 汪新建, 张慧娟, 武迪, 吕小康. (2017). 文化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 文化知理论的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 25(8), 1251–1260.
20. 汪新建, 王骥. (2017). 媒体中的医方形象及其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99–104.
21. 汪新建, 王丛. (2016). 医患信任的特征、现状与研究展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02–109.
22. 汪新建, 张曜. (2016). 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存在形态与本质特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139–147.
23. 汪新建, 王丛, 吕小康. (2016). 人际医患信任的概念内涵、正向演变与影响因素.心理科学, (5), 1093–1097.
24. 吕小康, 王丛, 汪新建*.(2016). 逻各斯与反逻各斯: 中西心理学传统的不同气质及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 心理学探新, 36(6), 490–494.
25. 汪新建, 柴民权, 赵文珺. (2016). 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医务工作者集体内疚感的作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25–132.
26. 程婕婷, 张斌, 汪新建, 管健. (2016). 内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补偿现象. 心理科学, 39(6), 1460–1465.
27. 汪新建, 程婕婷. (2015).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研究路径. 南开学报, (6), 143–149.
28. 吕小康, 汪新建*. (2015). 知识划界、追赶焦虑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导向. 心理科学, 38(1), 762–766.
29. 陈子晨, 汪新建*. (2015). 躯体化的心身交互机制及其中的文化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23(5), 849–857.
30. 汪新建, 程婕婷, 管健. (2014). 解析群际偏见——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认知神经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 (3), 173–180.
31. 汪新建, 柴民权. (2014). 中国本土心理学: 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与主要挑战, 南开学报, (6), 144–150.
32. 汪新建, 柴民权. (2014). 从社会结构到主体建构: 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路径转向与融合期待. 山东社会科学, (6), 36–41.
33. 汪新建*, 史梦薇. (2013). 中国人压力应对研究: 基于主位与客位的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1(7), 1239–1247.
34. 汪新建, 王丽娜. (2013). 被放逐的心理:从疾病分类体系的演进看躯体化. 南开学报, (6), 62–69.
35. 汪新建, 史梦薇. (2013). 元整体观视野下躯体化本土成因探析. 云南社会科学, (2), 124–128.
36. 吕小康, 汪新建*. (2013). 因果判定与躯体化: 精神病学标准化的医学社会学反思. 社会学研究, (3), 29–46.
37. 陈子晨, 汪新建*. (2013). 从DSM–IV躯体形式障碍到DSM–5躯体症状障碍. 心理科学进展. 21(11), 1967–1975.
38. 张斌, 汪新建*. (2013). 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母系代际传递性: 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4), 641–645.
39. 汪新建, 张斌. (2012).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1–11.
40. 何伶俐, 汪新建*. (2012). 抑郁症在中国的传播. 医学与哲学, 33(2A), 29–31.
41. 吕小康, 汪新建*. (2012). 社会转型与规则变迁: 潜规则盛行的结构性动力及其治理方向. 天津社会科学, (5), 56–61.
42. 吕小康, 汪新建*. (2012). 何为疾病: 医患话语的分殊与躯体化的彰显. 广东社会科学, (6), 193–199.
43. 汪新建, 吕小康. (2011). 意义失落加剧西方社会认同危机. 人民论坛, (9), 20–21.
44. 吕小康, 汪新建*. (2012). 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 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 心理学报, 44(2), 276–284.
45. 艾娟, 汪新建*. (2011). 集体记忆: 研究群体认同的新路径. 新疆社会科学, (2), 121–126.
46. 朱艳丽, 汪新建*. (2011). 躯体化: 苦痛表达的文化习惯用语.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273–277.
47. 汪新建, 何伶俐. (2011). 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的神经衰弱与躯体化的跨文化分歧.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9(5), 113–118.
48. 汪新建*, 朱艳丽. (2010). 叙述方式、自我视角与自我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18(12), 1858–1863.*
49. 汪新建, 吕小康. (2010). 躯体与心理疾病: 躯体化问题的跨文化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6), 95–100.
50. 汪新建, 吕小康. (2010). 名实分离的传统秩序观: 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基质. 社会科学战线, (1), 29–33.
51. 陈岩, 汪新建*. (2010). 米德“符号互动论”思想的新诠释. 南开学报, 3, 135–140.
52. 汪新建, 朱艳丽, 吴津. (2010). 不同人称叙事视角对于自我发展的影响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 33(6), 114–118.
53. 汪新建, 吕小康. (2009).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 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 南开学报, (4), 133–139.
54. 汪新建, 吕小康. (2007). 整合: 西方家庭治疗领域的新趋势.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1), 151–155.
55. 汪新建, 吕小康. (2005). 叙事家庭疗法: 以治疗解构文化. 社会科学战线, (5), 276–278.
56. 汪新建*, 吕小康. (2005). 时尚消费: 意义表达与自我建构的工具. 心理科学, (4), 998–1000.
57. 汪新建, 吕小康. (2005). 时尚消费的文化心理机制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 (2), 155–160.
58. 汪新建, 吕小康. (2004). 作为文化工具的心理治疗. 自然辩证法通讯, (6), 15–20.
59.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叙事转向研究》,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年6月10日.
60.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61. 《西方家庭治疗理论的新进展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9年至今)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考评员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