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张沛:男,汉族,1974年生于山西太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教育背景1992-1995: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本科生,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1998: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1998-2001: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1-200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2001-2002: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访问学者2003-2005: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师2005-2016: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2009-2010:韩国外国语大学(HUFS)中文学院交换教授2013-2014:乌普萨拉大学瑞典高等研究院(SCAS)高本汉研究员(Bernhard Karlgren Fellow)2016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 学术成果A. 著作1.《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市社科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哈姆雷特的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市社科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3.《比较文学:人文之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4.《中说解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附属项目)B. 古籍整理1.《中说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8月2.《中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7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C.译著1.《民主与领袖》(Irving Babbitt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月(张源、张沛合译)2.《怀疑主义和动物信念》(George Santayana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3.《常识中的理性》(George Santayana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4.《文学与美国的大学》(Irving Babbitt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张沛、张源合译)5.《传统与变迁》(John King Fairbank著),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4月(张沛、顾思兼、张源合译)6.《异中求同》(Claes G. Ryn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张沛、张源合译)D. 编著1.《英国人文经典读本》/Highlights of British Thought: A Selective Reade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2.《语文素养读本》高中卷(全六册)西方经典部分,温儒敏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3.《比较文学基础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译文《新雅各宾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载《跨文化对话》第5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载《跨文化对话》第2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6月 讲授课程A. 研究生课程1.西方古典文论2.文艺复兴诗学3.英国复兴诗学4.英国文学专题:莎士比亚戏剧5.英国人文经典导读6.20世纪西方文论B. 本科生课程1.比较文学原理2.莎士比亚戏剧3.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tanford-PKU Program) 科研项目《中说注解》:《儒藏》工程“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课题 获奖情况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近期论文
论文2017年《君子之耕》,载《跨文化对话》第3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9月,第261-269页。《凯撒的事业:〈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爱欲和政治》,载《国外文学》2017年第3期,第59-68页。2016年《“中国”之义:文中子的立身与存心》,载Linking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Tiziana Lippiello, Chen Yuehong and Maddalena Barenghi, Venezia: Edizioni Ca’ Foscari, 2016, pp.49-56.《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II:施特劳斯vs伽达默尔》,载《中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第64-71页。《诗人与城邦:莎士比亚〈凯撒〉第4幕第3场卮解》,载《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第159-171页。2015年《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伽达默尔vs德里达》,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第70-75页。《爱欲与城邦:克里奥兰纳斯的命运》,载《国外文学》,2015年第3期,第27-36页。2014年《王者的漫游:〈亨利五世〉第四幕第一场解读》,载《国外文学》,2014年第3期,第57-66页。The Birth of Utopia, in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eptember 2014, Vol. 41.3, pp. 304-312.2013年《培根的寓言》,载《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第180-191页。《执中建极:河汾经学概论》,载《跨文化对话》第30辑,北京:三联出版社,2013年2月,第390-406页。2012年《富而教之,太古可复:王通教化思想刍论》,载《中国文学学报》第3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29-237页。《文学的解放》,载《跨文化对话》第29辑,北京:三联出版社,2012年11月,第360-368页。2011年《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创作意图》,载《国外文学》,2011年第4期,第12-20页。《人文之中:文中子的中国观》,载《跨文化对话》第28辑,北京:三联出版社,2011年7月,第440-451页。2010年《乌托邦的诞生》,载《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第119-127页。《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18-124页。《自觉•绝望•忍受——关于<哈姆雷特>一段台词的阐释》,载《跨文化对话》第26辑,北京:三联出版社,2010年7月,第318-331页。2009年《斯文在中:文中子<中说>大义抉要》,载《晋阳学刊》,2009年第4期,第26-31页。2008年Metaphor as a Political Rhetoric: Chunqiu Rhetoric in a Straussian Light,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8, No.1, pp.59-72.2007年《“知”与“不知”:对中国古典认识论传统的一个考察》,严绍璗、陈思和主编:《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7-267页。《生与死:“To be or not to be”一解》,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113-120页。2006年《隐喻》,载《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第775-784页。《〈哈姆雷特〉诗话两则》,载《跨文化对话》第18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293-299页。《关汉卿和莎士比亚:中英戏剧传统比较考察》,载《东方丛刊》2005年第4辑,2006年1月,第1-17页。2005年《“诗可以群”与“谈何容易”:一种隐喻政治修辞学的诠释》,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464-475页。《“囚牢”,“胡桃壳”,“无限空间的君王”和“噩梦”:关于〈哈姆雷特〉第2幕第2场一段台词的解读》,载《国外文学》,2005年第1期,第67-74页。《文学和表演:中英戏剧传统的一个考察进路:以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例》,载《多边文化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82-311页。2004年《隐喻:人与言的和解者》,载《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第151-162页。《论林语堂的语录体创作》,载《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2004年8月,第184-195页。《修辞与认知:隐喻诗学的认识论研究》,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第288-311页。《新主义与老问题》,载《跨文化对话》第14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3月,第96-110页。2003年《隐喻:一个社会政治修辞学的研究》,载《多边文化研究》第2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301-321页。《隐喻》,载《跨文化对话》第12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第142-158页《转换生成:隐喻的辩证生命形态》,载《国外文学》,2003年第2期,第3-12页。《意象•象征•神话:隐喻诗学的谱系研究》,载《东方丛刊》,2003年第1期,第42-56页。2002年《仿真之境:文学文本的隐喻生存形态》,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3-7页。《混沌的瞬间澄明:转换生成的生命隐喻》,载《国外文学》,2002年第2期,第12-17页。《比较:作为认知基本方法的隐喻机制》,载《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第43-55页。《飞跃意义之堑:“本义”与“隐喻义”的永恒追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96-102页。2001年《想象:游弋于修辞与认知之间》,载《多边文化研究》第1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4月,第440-460页。1999年《谈中西戏剧中的诗与乐》,载《晋阳学刊》,1999年第6期,第65-68页。1998年《中西戏剧楔子隅论》,载《弦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71-178页。《嫦娥与提托诺斯:两个变形神话的比较》,载《复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27-132页。 书评随笔2017年《硕人之薖,永矢弗谖——怀念陆谷孙老师》,载《南方周末》2017年7月13日C28。《学诗请从正音始》,载《跨文化对话》第3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9月。2016年《原始要终,审己知人——读〈外国文学史研究〉》,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9期,2016年10月。《杨周翰:一个中国文化人的灵魂》,《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8月6日,文化B07版。《英格兰的罪与罚:莎士比亚的“亨利亚特”》,《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1期,2016年3月。2015年《爱欲与城邦》,载《跨文化对话》第30辑,2015年10月。2013年《文学的自身隐沦与解放》,载《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42期(2013年2月1日),B01版。2012年《“我寄厚望于年轻一代”——〈乐黛云学术叙录〉编后记》,载《乐黛云自选集:得失穷通任评说》,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2009年《似曾相识燕归来:韩国印象小记》,载《高丽亚那》(Koreana),2009年第4期。2008年《中国之道》,载《跨文化对话》第23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桑塔亚纳生平与著作年表简编》,载桑塔亚纳:《怀疑主义和动物信念》,张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2006年《我心目中的陆谷孙先生》,载《复旦校报》第696期第6版,2006年11月1日。《寻证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载《跨文化对话》第19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2003年《与春天的绝望之约:评桑塔亚纳的早期哲学名著〈理性中的生命〉》,载《跨文化对话》第11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2001年《责任:新世纪的人类伦理》,载《跨文化对话》第9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9月。《面向不可能的可能:德里达在京讲演述评》,载《跨文化对话》第8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中国:传统与变迁〉译后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2001年《既济骈言》,载《山西文学》,2001年第12期。《对“一”的信念》,载《跨文化对话》第5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2000年《林语堂的文化双语意识》,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10月25日第23版。《隐喻: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10日第22版。Polyglossia in the Lovedom of Illyria,载《中国比较文学通讯》第42期,2000年5月。1999年《人与位》,载《新批评文丛》第3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