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王立新
2023-05-05 16:32
  • 王立新
  • 王立新 - 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王立新 男,辽宁省兴城市人。
职称:教授
个人简况
男,1966年10月生,辽宁省兴城市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和《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等。
所属机构:世界史研究院/专门史研究中心
学历:
1983-1987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历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7-1990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世界地区、国别史(美国史)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3-1996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世界地区、国别史(美国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90年7月-1993年9月 南开大学教务处文科教学科科员、副科长
1993年9月-1995年12月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1995年12月-1996年12月 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1996年12月-1998年1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
1998年12月-2002年8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02年9月至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担任本科教学:美国史、美国对外关系史专题、中美关系史
◎专著:
《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8年修订版。
《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与史静寰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 杂文和书评:
1.专题讲坛:“民族国家之内和之外的历史——美国史研究的新视野”,陈恒、洪庆明主编:《世界历史评论》,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2.“中美关系史的新叙事:评徐国琦著《中国人和美国人:一部共享的历史》”,《美国研究》2015年第2期。
3.“天羡英才 东来西去”,《云梦学刊》,2013年第4期。
4.“外交史的衰落与国际史的兴起”,《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9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
5.“美国的国家认同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24日。
6.“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与基督教教育的身份变迁”,周东华:《民国浙江基督教教育研究》,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7.“史学界的仁者和智者――悼念恩师杨生茂先生”, 《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8.“新视角下的20世纪国际史――入江昭和他的《全球共同体》”,《世界知识》2009年第6期。
9.“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美国史研究”,《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10.“译序:对20世纪国际史的另一种解读”,(美)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刘青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1.“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美关系”,《观察与思考》(2007年第10期)杂志社采访
12.“《美国与中国》导读(合著)”,马抗美、刘斌主编:《百部人文名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莫让‘美国遏制中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新京报》2005年7月3日。
14.“现实关怀、中国特色与美国史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转摘)。
15.“美国:优越感根深蒂固,帝国论花样翻新”,《环球时报》2002年4月15日。
16.“学术创新与21世纪的世界史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3月24日《历史周刊》。

获奖情况:
成果获奖:
专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年)
专著《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人文与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3年)
专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获天津市优秀社科图书二等奖(1999年)
荣誉称号:
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名中青年理论人才工程”(2002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
获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奖”(2010―2013年)

海外学术访问: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弗里曼访问研究员(Freeman Fellow, 2000-2001)
香港中文大学王宽诚访问学人(2002年5月)
香港浸会大学讲学王宽诚访问学人(2002年5月)
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富布赖特访问学者(Fulbright Visiting Research Scholar,2007-2008)
校外讲学:
香港中文大学,2002年5月,题目:“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的主要范式”
香港浸会大学,2002年5月,题目:“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的主要范式”
杭州师范大学,2007年3月,题目:“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一个历史的考察”
美国艾伯特·麦格纳斯学院(Albert Magnus College),2008年3月,题目:“一个中国历史学家的学术经历及其对历史的理解”
美国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2008年4月,题目:“关于美国的输出民主”
美国克拉马祖学院(Kalamazoo College),2008年4月,题目:“中国人如何看美国:历史的视角”
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2008年7月,题目:“中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回顾与前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2011年4月,题目:“自由国际主义与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
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2011年4月,题目:“自由国际主义与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1年11月, 题目:“不情愿的霸权:1890-1945年间的美国外交探析”
华中科技大学素质教育中心, 2011年11月,题目:“从自由到权力:美利坚帝国的崛起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素质教育中心, 2011年11月,题目:“帝国统治术:国际秩序构建与美国对世界的管理”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12年11月8日 题目:“自由国际主义与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2012年11月30日,题目:“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的兴起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3年10月28日, 题目:“历史研究的跨国转向与跨国史的兴起”
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5月13日,题目:“踌躇的霸权:1890-1945年间美国外交探析”
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5月16日,题目:“帝国统治术:国际秩序构建与美国对世界的管理”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4年6月28日,题目:“如何撰写史学(学位)论文”
上海大学文学院,2014年7月2日,题目:“外交史的衰落与国际史的兴起”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4年11月22日,题目:“外交史与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4年11月28日,题目:“民族国家之内和之外的历史:美国史研究的新趋向”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14年12月1日,题目:“踌躇的霸权: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曲折之路”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2014年12月19日,题目:“关于冷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天津北大校友会, 2014年12月27日,题目:“踌躇的霸权: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曲折之路”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5年4月29日,题目:“跨国史的方法与实践”
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5月25日,题目:“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历程”
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5月26日,题目:“帝国统治术:国际秩序构建与美国对世界的管理”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5年11月9日 题目:“自由国际主义与美国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5年11月10日 题目:“跨国史的兴起与世界近现代史的重新书写”
复旦大学历史系 2015年11月20日 题目:新史学革命:历史研究的跨国转向与跨国史的兴起
2001年1月以来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国际(国外)学术会议:
2001年6月参加芝加哥召开的\

研究领域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美国对外关系史、中美关系史、基督教在华传教史

近期论文


论文:
代表性论文:
1.“世界领导地位的荣耀与负担:信誉焦虑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军事干预”,《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2.“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历程”,《美国研究》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15年第6期转载)
3.“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的兴起”, 《历史研究》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4年第4期转载)
4.“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演变(1830-1932)”,《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
5.“我们是谁?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英文版刊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31, No.2, May 2010)
6.“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英文版“With the Dragon as Foil: American Imagining of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s National Identity”发表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9, No. 4, Winter 2009。)
7.“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外交史的国际化与文化转向”,《美国研究》2008年第1期。
8.“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以艾奇逊和承认问题为中心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4期部分转摘)(英文版“Ideology and America’s China Policy at the time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 Reexamination of Acheson and the Question of Recognition”发表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6, No. 3, Autumn 2005)
9.“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3年第10期和台北联合报系的《历史月刊》转载)
10.“‘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1.“华盛顿体系与中国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2.“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抵制美货运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3.“十九世纪基督教在华的两种传教政策”,《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其他论文:
1. “跨国史的兴起与20世纪世界史的重新书写”,《世界历史》2016年第2期。
2.“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世界历史》,2015年第1期。
3.“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失败努力:太平洋国际学会的活动与影响(1925―1945)”,《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转载)
4.“‘积极和平’:美国的和平运动与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合著),《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8期。
5.“珍珠港事件前的美国外交大辩论及其意义”,《世界历史》2012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3年第4期6期全文转载)
6.“‘使种族和国际上的一切关系基督化’:对一战的反思与美国传教团体内国际主义的兴起”, 李灵、曾庆豹主编:《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教会和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7.“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与作用”,《史学集刊》2011年第5期。
8.“跨学科方法与冷战史研究”, 《史学集刊》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7期转载)。
9.“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10.“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国家安全观念:一个历史的考察”,《西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 《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全文转载)
12.“一个文化国际主义者的学术追求和现实关怀:入江昭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代译序)”,入江昭著、李静阁等译:《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13.“试论美国外交史上的对外干预”,《美国研究》2005年第2期。
14.“洛克思想对美国人战争与和平观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5.“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历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16.“伍德罗·威尔逊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再研究”,《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
17.“大陆研究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主要范式述评”,《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香港),第5期(2004年)。
18.“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主要研究范式述评”,陶飞亚编:《东亚基督教再诠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传教运动与中美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徐以骅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4年。
20.“中美关系史研究中两个问题的反思”,《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2期。
21.“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22.“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4-5期连载。(收入秦亚青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秩序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23.“美国政府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反应和政策”,《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24.“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
25. “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近代中西方关系”,《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26.“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陶文钊主编:《中美文化关系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7.“试论早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庄建平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8.“美国外交官对五四运动的认知和反应”,《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中美关于粤汉路权交涉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顾云深等主编:《鉴往知来:百年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试论林乐知的中西文化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1.“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城市改良”,王旭等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2.“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世界历史》1998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5期转载)
33.“英美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会通”,《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
34.“美国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思潮”,《美国研究》1997年第2期。
35.“传教运动与近代美国在华商业扩张”,《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
36.“美国教会女学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编:《美国历史问题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7.“传教士与维新派”,章开沅主编:《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8.“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39.“传教士与洋务运动”,《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
40.“晚清在华基督教教育团体述评”,《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41.“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变革”,《南开学报》1993年第5期。
42.“近代美国在华传教运动述评”,《历史教学》1991年第4期。
43.“美国教会在华高等教育事业的考察”,《学术季刊》1991年第3期。
44.“美国教会在近代中国办学述论”,《南开史学》1991年第2期。
学术兼职: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理事
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编委
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北大史学》执行主编(2009-2013)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