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年6月教育背景:1987年-1992年,北京大学东语系学士;1992年-1995年,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硕士; 2000年-2005年,北京大学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博士。任职简历:1995年-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助教;2000年-2006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讲师;2006年-201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语学院副教授;2016年-今,北京大学外国语语学院教授;2017年-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学术荣誉:2008年获得蒙古国政府颁发的“达木丁苏伦”奖章。获奖情况:2016年,获得北京大学“曾宪梓教学优秀奖”;2017年,专著《启蒙与建构:策•达木丁苏伦蒙古文学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代表性成果:专著:《启蒙与建构:策•达木丁苏伦蒙古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第一作者教材:《现代蒙古语教程》(1-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主要科研项目:承担并完成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校级教材立项1。在研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讲授课程:主讲基础蒙古语(1-4)、高年级蒙古语(1-3)、蒙古语翻译(上)、蒙古语听力(1-2)、蒙古语新闻听力、蒙古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蒙古语报刊阅读(1-3)、蒙古现代文学史、中蒙关系史、蒙古国研究。开设蒙古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蒙古文学关系研究、蒙古国当代文学批评、蒙古国宗教专题研究、蒙古国现代作家研究、蒙古国与东北亚关系研究等研究生课程。近期论文
中文论文:《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解析”》,《亚太论丛十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中俄蒙合作机制与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亚太研究论丛》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蒙古的战略抉择:新铁路政策的可能暗示》(与于潇合著),载《全球政治评论》2015年第1期特集,台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阳光出版社2011年。《罗布桑旺丹:三载燕园,贡献卓越》,《北大洋先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文化认同:促进中蒙合作与发展的关键》,《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3期。转载于《国际蒙古学家第十届大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比较文学与译介学——达木丁苏伦比较文学之路》:《文艺理论与批评》(CSSCI),2008-1,总第129期。《东方翻译文学理论之建构——策·达木丁苏伦与翻译文学本土化理论阐释与研究》:《东方文学研究》(集刊4),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年《不仅在求同,也在存其异——达木丁苏伦文学关系中类似题材作品比较研究》,《东方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罗摩故事文本比较研究之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总153期,2006年。《策·达木丁苏伦与〈罗摩衍那〉蒙古本土化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32卷,总第113期,2006年。《Ts.达木丁苏伦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质疑》:《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4期,总第57期,2005年《Ts.达木丁苏伦与蒙古文学关系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总第99期,2005/11/15;转载于《奶茶与咖啡——东西文化对话语境下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一书,民族出版社,2005/11;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蒙古文学开放结构的历史性探索—关于文学史的写作原则的回顾与思考》:《面向新世纪的蒙古学:回顾与展望》,民族出版社,2005年。《蒙古国未来文化走向探微——从Ts.达木丁苏伦的文学翻译蒙古本土化课题谈起》:《蒙古国研究》2005年。《基督教在蒙古的传播》:《蒙古国研究》2001年,中国蒙古国研究会。《蒙古〈新闻自由法〉与报刊现状》:《东北亚研究》2000年第3期,总第38期。《成吉思汗与道教》:《东方研究》,2000年,经济日报出版社。《伟大的女性,美德的化身——〈蒙古秘史〉中的诃额论形象》:《东方研究》,1999年,蓝天出版社。 外文论文:——“The Evolution of Ts.Damdinsuren Literature Theories”,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