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王正毅
2023-05-05 16:32
  • 王正毅
  • 王正毅 - 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简介
1965年生于山西,1982-1993年在南开大学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1986)、哲学硕士(1989)、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1994-95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开始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和政治学)。2002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
所授课程
1、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2、国际政治经济学
3、发展与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4、中国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科研项目
研究计划:中国转型的政治经济学;东亚国际体系(四卷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欧洲社会经济史与资本主义起源。
著作
专著:
《现代政治地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与张岩贵教授合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2004年);
《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制度建设、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与[美]MilesKahler、[日]高木诚一郎共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译著:
阿米塔·阿查亚著:《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与冯怀信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奖励荣誉
曾经获得奖励和荣誉主要有:
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人文社会科学)培养计划”
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八届青年教师基金研究奖”
2008年主持的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9年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近期论文


论文
“中国迈向核心区:世界体系的变革与挑战”,《世界政治研究》2019年第1期。
“东盟50年:走出边缘地带发展困境了吗?——对“东盟方式”和“东盟为中心”的反思”,《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1期。
“中国崛起:世界体系发展的终结还是延续?”,《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3期。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范式’之争?”,《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
“构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框架:基于四种关联性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
“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三种研究路径比较及其启示”(与曲博合撰),《吉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王正毅——探求中国与“世界体系”关联性的学者”,《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理解中国转型:国家战略目标、制度调整与国际力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6期。
“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国际观察》,2005年第1、2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政治学的、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的还是其他?”,载于《争论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NikolaosZahariadis(ed),ContendingPerspectivesin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
“争论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5期。
“社会科学知识谱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期。
“理解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与财富”,载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审视全球权力与财富》(JeffryFriedenandDavidLake,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PerspectivesonGlobalPowerandWealth),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
“亚洲区域化: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三个难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欧洲》2002年第1期。
“21世纪中国的地缘发展战略”,《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
“能否走出以欧美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理论?”,载于[日]星野昭吉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国家利益是合法性相互制约的利益”,《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4月。
“东亚国际体系何以成为可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2期。
“世界经济、历史体系与文明: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香港《中国书评》1996年5月。
“Inheritortransfer:ADilemmainReconstructingChineseSocialReality”,Review,3/4XXI,1998(pp.327-384).(美国)
“IndustrialDistributionChannels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Market”inSamDzeverandJacquesJaussaud(eds),ChinaandIndia:EconomicPerformanceandBusinessStrategiesofFirmsintheMid-1990s,MacmillanPressLTD,1999(pp.113-131).(英国)
“ConceptualizingEconomicSecurityandGovernance:ChinaConfrontsGlobalization”,ThePacificReview,Vol.17,No.4,2004.(英国)
“TransitionParadigm,IndustrailPolicyandEconomicGrowth: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Forces”(2009).
“ResearchinginternationalrelationsinChina:fromsecurityto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nShaunBreslin(ed.),HandbookofChina’sInternationalRelation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10,pp.13-31.(英国)
“ContendingRegionalIdentityinEastAsia:Market-led,InstitutionsorSocialReconstruction”,EastAsianReview,Vol.13,2010,pp.15-40.(日本)
其他学术兼职有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兼职教授(1999--)、外交学院兼职教授(2006-)、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06-)、泰国ChulalongkornJournalofEconomics编委(2005--)、英国ThePacificReview编委(2008--)。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