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王奇生
2023-05-05 16:30
  • 王奇生
  • 王奇生 - 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王奇生 教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11月
学历:
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1980-1984)
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1984-1988)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4-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1997-1999)

职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助理馆员(1988-1993)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1993-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99-20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2008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 )
学术荣誉:
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
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
学术奖励:
1、《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7),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0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一
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008)、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0)
3、《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3)
论著:
◎专书(独著)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31万字
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7万字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36万字;修订增补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40万字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1万字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1万字;繁体修订版,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1年,25万字
◎专书(合著、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新史学》第七卷),主编,中华书局2013年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香港中和出版公司繁体版2012年,与汪朝光、金以林合著
中国考试通史(民国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编
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合著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主编
中国国民党大事典,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副主编
◎博士学位论文
国民党基层权力群体研究:以1927-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7年,16万字
科研项目(2001年1月至今)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已结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近代通史”分卷承担者(已结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抗日战争史”分卷承担者(已结项)
东方历史学会基金项目:北伐时期的群众动员与群众政治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抗战时期的国共军队研究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留学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

近期论文


论文
抗战时期国军的特质与困境,《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反思(与唐小兵对谈),《东方历史评论》第4辑,2014年1月
高山滚石: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收入《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
“Rocks Rolling Downhill: The Continuity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7, No.2 (June 2013),135-155.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新史学》第七卷,中华书局2013年10月;收入徐秀丽、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73-309页
革命的经纪人:中共早期工农运动的仲介群体,载吴淑凤等编《近代国家的型塑: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2013年6月,下册,第1015-1031页
蒋介石与党国元老(1925-1932),载黄自进、潘光哲主编:《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形塑》第1册,第429-468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9月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视点,载铃木贞美、刘建辉编《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学芸史の総合的研究の继続的発展のために》(国際研究集会報告書第31集),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2013年3月,第173-196页
蒋介石的阅读史、蒋介石的阅读年表,载吕芳上主编《蒋介石的日常生活》,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77-334页
“Chiang Kai-shek's reading: an inquiry based on Chiang's diary, 1920s-1940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3, No.1(June 2009),11-25.
亡国、亡省、亡人: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载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第103-128页
亡国,亡省,亡人:1915年から1925年における中国の3回にわたる反日运动の変化,载劉傑、川島真编《対立と共存の歴史認識:日中関係150年》,東京大学出版会,2013年8月,第57-77页
“The Battle of Hunan and the Chinese Military’s Response to Operation lchigo,” in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ifornia, 2011, pp.403-420.)
蒋介石和国民党(上、下) ,《理论视野》2011年第11、12期
“反革命罪”的源起与剔除,《政府法制》2011年第12期
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蒋介石的早年成长经历与个性特质,载吕芳上编《蒋介石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3月;汪朝光主编《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蒋介石的阅读史,《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4期
北伐时期的地缘、法律与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国的缘起,《近代史研究》2010年1期
从五四到五卅:城市民众运动的组织动员(1919-1925),《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9年第43辑
党员、党组织与都市社会:上海的中共地下党(1923-1927),载吕芳上主编《论民国时期领导精英》,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党员•党组织•都市社会:上海の中共地下党,日本《中央大学政策文化综合研究所年报》第13号,2010年8月
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互动,《两岸发展史研究》(台北)2009年第6期
个人、社会、大众、党:五四运动前后の连关と发展,载村田雄二郎编《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国》,东京,有志舍2011年9月出版,第247-267页
跨越鸿沟,关注连续:评《一九四九年前後の中国》,《近きに在りて》2008年53号
北洋时期的南北畛域观念,《陆荣廷与旧桂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6期
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历史研究》2008年3期
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08年
“武主文从”背景下的多重变奏: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与党务,《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4期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组织与人事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2007年33辑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7年1期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n a Wartime Campus:A Study focused on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2,No.4 (October 2007),590-631.
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4期
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1期
“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5期
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3期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3期;《新华文摘》2004年20期
“Power Transmutation and Factional Struggles among Members of the GMD Central Committe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5, No.3 (Autumn 2004), 51-65.
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权力嬗蜕与派系竞逐,《历史研究》2003年5期
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近代史研究》2003年5期
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4期
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5期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自省:以1944-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5期
从“容共”到“容国”:1924-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
“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hip:The Functioning of KMT’s Rule by Party at Local Level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3, No.1 (Spring 2002), 15-28.
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
张謇与南通地方自治模式:兼论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调适,《苏东学刊》2001年1期
以共和精神治校:陈裕光与金陵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探索女子高等教育办学之路: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2期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递嬗:以1927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重点,《历史研究》1999年2期
教会大学学报校刊出版史略,《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2期
战前中国的抗日民族教育:以中小学教科书为视点,《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九一八以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3期
留学与救国:1931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的行为与心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2期
失去重心的乡村社会:民国时期乡村权势的转移与蜕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
教会大学与中国知识女性的成长,《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教会大学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6年4期
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抗日战争与上海》,1995年
民国初年的女性犯罪(1914-1936),《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3年创刊号
从深闺走向世界的女子留学生,《明报月刊》(香港)1993年9期
民国时期离婚问题初探,《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1992年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官僚政治,《历史档案》1991年4期
近代中国学会的历史轨迹,《学会》1990年6期
近代中国节育运动述略,《人口研究》1990年2期
近代留学生与华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3期
近代军事留学生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3期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1期
三十年代留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民国档案》1989年3期
取径东洋,转道入内: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6期
抗战时期留学生群像初探,《近代史研究》1989年4期
◎书评、札记、随笔、访谈
求真求解对粗疏学风的反拨(与黄道炫对谈),《北京青年报》2015年3月20日星期学术版
李敦白:中国革命的“另类”参与者,《新京报》2014年11月1日
从陈独秀时代寻找中共的基因(访谈),《南方周末》2013年10月24日第28版
暴力革命易产生专政,难产生宪政,凤凰网·观世变,第28期,2013年5月10日
陈独秀:一位悲情的革命家(评唐宝林《陈独秀全传》),《新京报》2013年8月17日
盟友何以剑拔弩张(评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20日
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精彩(评王鼎钧回忆录),《新京报》2013年3月16日
“打入”国民党内部,《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12月3日第42期
国民党的“组织真相”,《长江日报》2012年12月25日
当代人如何看前朝史,《南风窗》第22期,2011年11月26日
从辛亥开始,破解百年革命之谜,《南方都市报》2011年7月21日
刘玉春案:审判“反革命”,《看历史》2011年5月
一部视野与观念全新的中共党史(评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6月第25期
世纪的视野,历史的尺度(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华读书报》2009年9月23日
从组织形态看国民党的失败(访谈),《人民论坛》杂志2011年3月(总第320期)
革命中国:透析20世纪革命、反革命、举国革命之政治风云(访谈),《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4日。
1949年前的国民党为什么失去自己的党员(访谈),《小康》杂志2011年2月
革命是一把双刃剑(访谈),《博览群书》2010年第6期
“革命”的逻辑,《历史教学》2005年7期
“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1996年21期
国民党时期的基层社会及官僚组织,《改革内参》2004年13期
民国时期基层权力结构的变动,《改革内参》2004年12期
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改革内参》2002年7期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学海无涯:近代中国留学生展》序言),香港历史博物馆2003年
海归派与百年中国,《中国改革》2002年9期
书评应该多样化,《近代史研究》1999年1期
民族苦难的历史再现和反思(评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难民群体研究》),《民国档案》1995年4期
章开沅教授与贝德士文献研究:南京大屠杀资料的新发现,《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4期
留学与救国:战时海外学人群像,《上海党史与党建》1995年1期
中国人的百年留学梦,《神州学人》2000年12期
留日学生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神州学人》1998年1期
播科学之火于华夏的典范:欧美留学生的早期科普活动,《神州学人》1998年2期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事业,《神州学人》1998年3期
周恩来的留日经历,《神州学人》1998年4期
开新式教育之先河:近现代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神州学人》1997年12期
留学生与中文革新趣话,《神州学人》1996年2期
三分洋货,七分传统:漫话近代留学生的知识结构,《神州学人》1996年5期
西文东渐:译介有功的留学生,《神州学人》1996年3期
第一个与托尔斯泰通信的中国人,《神州学人》1995年2期
杂谈清末民初的回国留学生,《神州学人》1995年3期
中国近代史上的留学生作家群,《神州学人》1995年5期
留学生:剪辫易服的带头人,《神州学人》1995年7期
万里辍学赴国难: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留学生,《神州学人》1995年10期
中国留学史上的六代留学生,《神州学人》1994年10期
孙中山的留学观,《神州学人》1991年5期
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神州学人》1991年4期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思想界,《神州学人》1990年4期
抗日战争时期的留学生群像,《神州学人》1990年2期
中国留学史上的五次热潮与两次断裂,《神州学人》1989年2期
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