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潘钧
2023-05-05 16:22
  • 潘钧
  • 潘钧 - 教授 博导-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8年10月

教育背景:
1987-1992年,北京大学东语系学士;
1992-1994年,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硕士;
1994-1998年,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博士。

任职简历:
1998-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外国语学院)讲师;
2000-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012年至今,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起)

获奖情况:
2005年获第一届卡西欧奖教奖教师论文奖
2009年获第四届卡西欧奖教奖教师论文奖
2010年获北京银行奖教奖
2012年获第六届卡西欧奖教奖教师论文奖
2013年获第八届卡西欧奖教奖教师专著奖
2013年获优秀班主任奖
2014年获得汉日对比语言学会中青年汉日对比语言学优秀成果奖优秀专著奖
2014年获优秀教学奖
2015年获第九届卡西欧奖教奖教师论文奖
2015第七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2017年第十一届卡西欧奖教奖出版资助奖
2018年获蓝基金奖教奖

代表性成果:
专著:《日本辞书研究》(2008)、《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2013)。
主编:“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5册)(含《语法学》《会话分析》《文化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主编:《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2010)、《高等日语教育第1辑》(2018)
合编:《日语语言学》(2006)、《日语知识百题》(2007)、《日语概论》(2008)、
《认知语言学入门》(2008)
合编著:《日本古代文言文选》(2018)
译著:《日语概说》(20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南欧卷》(2004)、
《英汉多功能辞典》(2009)、《写给大家的日语史》(2011)、《写给日语教师的认知语言学》(2016)

主要科研项目:
1、2011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
2、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主持人陈保亚)(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
3、日本阳明学家经典翻译注与研究(主持人刘金才)(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4、日本东北大学日语文言教学课题(パネル海外における日本語文語文教育の現状と課題)

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日语概论 日语文言语法 论文写作指导
硕士课程:日语语言学 日语文言语法
博士课程:古代日语研究 日语语法理论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赴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授课
2004年1月 至2004年1月赴日本创价大学校际交流
2010年9月 至2011年9月赴日本法政大学校际交流

近期论文


论文(近5年)
1,“训读的起源与汉文文化圈的形成”(《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第3辑》),2013,5
2、“汉文训读与日语语言文字的形成”(《外语学界》),2013,6
3、“汉文训读与日语词汇的形成”(《华西语文学刊》),2013,12
4、“汉文训读与日语文体的形成”(《日本语言文化研究10》),2014,7
5、“中国日语学习者所需要的日语词典”(《电子辞典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运用》,2014,10
6、“为什么是‘汉文文化圈’?”(《日本学论丛第一辑》),2015,1
7、“「辞典」とその類語小考”(『日本語史の研究と資料』),2015,4
8、“漢文訓読と日本語教育”(『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日中対照研究・漢字教育研究』),2015,4
9、“近世的‘素读’文化与汉文训读”(《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第6辑》),2015,9
10、“汉文训读与日语语法的形成”(《文化·越境·表象——中日文化交流研究》),2016,1
11、“2015年中国日语言学研究综述”(《日语学习与研究2》),2016,3
12、“认知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外语学界5》),2016,6
13、“海外における日本語文語文教育の現状”(『東北大学言語・文化教育センター年報』第2号),2017,3
14、“试论汉文训读的性质与意义作用”(《阳明学与东亚文化》),2017,4
15、“试论汉文训读在日本文言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日本语言文化研究11》),2017,10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长、常务理事。《高等日语教育》主编。《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日语研究》、《跨语言文化研究》编委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