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东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9年7月职称:教授 教研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授课程:毛中特(本科)、中共思想史及其文献研究(博士研究生)教育背景:2001年于北师大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代表论著:(二)著作1.《邓小平的思维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2.《现代化之路——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化的历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3.《中国现代化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三)主持的课题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经验教训研究”(主持人),2005年。2.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主持人),2003年。3.北京市教改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教学体系研究”(主持人)2005年4.北京市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主持人)2006年。5.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突发事件的历史经验(主持人),2013年。6.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梦研究(主持人),2013年7月。7.教育部专项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现状与前景研究(主持人),2013年10月。8.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梦”内容体系研究(主持人),2013年10月。学术专长: 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近期论文
论文1.《项英故意拖延了新四军北移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2.《西路军与苏维埃政权建设》,《人文杂志》1998年6期。3.《历史研究如何关注现实》,《江海学刊》1999年4期。4.《历史决定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探索与争鸣》1999年5期。5.《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1期6.《论毛泽东对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5期。7.《“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中国的历史定位》,《学习与探索》2001年2期。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状况》,《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1期。9.《孙中山的革命政策理论》,《江淮论坛》2001年4期10.《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人文杂志》2002年3期。11.《“三个代表”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学术论坛》2002年2期。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重建》,《学习与探索》2004年1期。14.《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缓慢发展》,《江淮论坛》2004年3期。15.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何未能及早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3期。16.抗战时期的中国文人,《百年潮》2005年10期。17.《以史为鉴是邓小平理论思维的重要出发点》,《理论前沿》2004年14期18.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新整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1期19.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2期。20.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干教学内容体系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11期。21.《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当代实践价值的探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2期。22.《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3期,《新华文摘》2008年14期全文转载。23.《华国锋时代的政治变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学习与探索》2008年6期。24.《新时期以来中国政治的渐进发展——从邓小平到胡锦涛的政治理念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2期,《新华文摘》2009年12期全文转载。25.《2000年以来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考察》,《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26.《现代化视野中的新中国60年》,《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7.《2000年以来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选题考察》,《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迫在眉睫》,《理论月刊》2009年11期。29.《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经受考验》,《人民日报》2009年7月22日理论版。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历史变迁》,《湖南社会科学》 2010年2期。31.《北京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定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4期。32.《论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架构——知识、信仰、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9期。33.《掌握科学方法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环节 》,《人民日报》2010年9月30日34.《主体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导向——关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审视》,《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7期。35.《理性看待中国当前的贫富分化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1/2。36.《从大历史的视角来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兰州学刊》,2012年第1期。37.《在寻求、探索、争取共识中推动中国政治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政治艺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38.《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39.《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党政论坛》,2012年第4期。40.《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知识基础》,《人民日报》,2012年4月6日41.《马克思主义为何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生命力》,《理论探讨》2013年3期。42.《毛泽东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基础》,《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6期。43.《今天为何重申“劳动光荣”》,《人民日报》2013年2月2日。44.《我们应怎样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45.《毛泽东历史价值的时空维度》 《人民论坛》2013年12月18日。46.《论中国梦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3期。47.《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3期。48.《中国传统文化与刘少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党的文献》,2014年3期。49.《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5日。50.《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文化支撑》,《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7日。社会兼职: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主编。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