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朝翔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年8月教育背景:1978年3月-1982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大学外文系学士;1984年-1986年,北京大学英语系硕士;1986年-1990年,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1993年获博士学位)。任职简历:2018/04至今: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援疆)2018/05至今: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援疆)2000/08/01至今: 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2004/02/01-2015/03/0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2000/10-2004/02: 北京大学英语系系主任1999/09-2000/10: 北京大学英语系常务副系主任1996/02-1999/09: 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1994/07-2000/07: 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1992/02-1993/10: 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教研室副主任1990/02/13-1994/07: 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1984/03-1984/10: 山东青岛化工学院外语教研室助教1982/01-1984/03: 山东莱阳农学院外语教研室助教1976/11-1978/03: 中国交通部北海船厂工人获奖情况:作为第二获奖人,分别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代表性成果: 讲座、发言:“综合性大学英语系与文学”,《外国语文研究》第九卷2,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21世纪视角下的西方文艺复兴研究”,收入《中国典籍与文化》(第十一辑)国图出版社2017年12版。 访谈:“文学与世界:21世纪文学研究展望 ——程朝翔教授访谈录”,(姚成贺、程朝翔)《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6月第26辑。Interview: Discovering Peking University, Heritage, Innovation and Impact,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5,pp.191-199. 文章:“40年的学习和工作”,收入《往事历历,40年回眸——知名外语学者与改革开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美国文学简史》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石河子,难忘的记忆”,《天山柳色新》,北大出版社2011。“从文本到电影的《哈姆莱特》”,《文艺报》2009年6月6日。“北大外语学科的精神与魅力”,《精神的魅力(2008)》,北大出版社2008/4,pp.263-267.《剧场翻译及电影改编》导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杨周翰先生治学道路的启示”,英语沙龙,p.56-7,2007/4。 专著及教材中的章节《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北大出版社2006年8月(陶洁主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编写其中的6、12、18三个单元)。《美国文学选读》(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版(编写“田纳西•威廉斯”一章)。《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外国语言文学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撰写“文学论文”一章)。《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编写“爱默生”、“梭罗”、“奥尼尔”、“米勒”等章节)。《欧洲文学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版(撰写“伊丽莎白时期戏剧”)。《英语学习指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撰写“莎士比亚 --- 了解英国文学与文化的必修之课”一章)。张玉书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撰写第174-183页,英国戏剧部分)。 主要科研项目:参与申丹、王邦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2010), 担任子课题“战略发展研究报告”主持人,并承担的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约1万6千字)发表于《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一卷上;外国诗歌与戏剧研究,第206-2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06年)当代外国文学纪事数据库(在线版/光盘版)(第二署名)。讲授课程: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生)、莎士比亚与马娄戏剧选读(本科)、西方戏剧(本科)、西方人文教育思想(本科)。近期论文
论文:“意义与方法:21世纪文学世界的重构——新世纪英美文学界对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5期。21世纪文学研究转向(主持人语),《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5期。“事件:本身与印象,言说与书写”,《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第2期。 “中国新文化身份塑造中的莎士比亚”,《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春(第24辑)。“无言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兼论大屠杀研究对亚洲共同体建设的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6年第3期)。大屠杀研究:叙事、社区、记忆、创伤(主持人语),《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6期。 “理论之后,哲学登场——西方文学理论发展新趋势”,《外国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5年第2期。 “一九二〇年代中国におけるシェイクスピア”,收入:《1920年代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流Ⅱ》,日本思文阁2011年6月。“外语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综合大学的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五章“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一出当代悲剧”,梁坤主编:《新编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著批评经典》,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pp.104-116。“The Balance of Power in a Leading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China”,Critical Zone, a Foru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Knowledge, vol. 2, pp.229-24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战争对于莎士比亚的利用:一个文学为社会所用的个案”,《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4月第二期。“莎士比亚的文本、电影与现代战争” ,《国外文学》2005年5月第二期。“English departm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purpose and function”, World Englishes, Vol.21, No.2, July 2002,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Oxford UK & Boston US.《“人文”与“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国外文学》,2000年第2期。Cao Yu’s Wilderness and Eugene O’Neill’s Emperor Jones: Legitimate or Illegitimate Comparison?, 《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美国人的工作伦理与奥尼尔的悲剧意识,《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4月。西方悲剧美学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国外文学》,1992年第1期 (署名为:程朝翔、傅正明)。《琼斯皇帝》与《原野》:比较还是比附,《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版)1991年第2期。“马基雅维里”与浮士德博士——伊丽莎白时期悲剧中的“智力人”,《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版)1991年第1期。悲剧与正义——伊丽莎白时期悲剧中的法律观念,《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版)1990。悲剧英雄和悲剧精神——对中西悲剧中的人的透视,《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中国社科1989版。从元杂剧看中国文人,《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奥尼尔的悲剧观,《奥尼尔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1988年版。悲剧中的人——中西悲剧英雄的比较,《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外国戏剧与电影研究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分会会长、《国外文学》主编、北京大学语言中心主任、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