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谭建丞
2023-12-07
  • 谭建丞
  • 谭建丞 - 浙江湖州画家-资料-作品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画家姓名:谭建丞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8-05-26~1995

常住城市:浙江湖州

创作方向:山水,花鸟,人物

  原名钧,号澄园,男,汉族,浙江湖州人。自幼好画嗜书,1911年求学于浙江省立第三中学,课余从乡中名家习字画。1916年入南京东南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24年6月赴日本,入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为研究生。回国后于里中创办“竞义女校”,先后任教员、校长。1929年入上海政法大学,3年后获法学士学位。期间,与王一亭、庞左玉、吴东迈、沈迈士、汪德祖等地发起创办“清远艺社”,共磋艺事。曾先后在上海、湖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擅山水、花鸟、人物,尢精佛像,所作笔墨简朴,尚气势,重整体,浑厚雅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有的作品先后参加“浙江六老画展”、“浙江十老画展”等。代表作有《冰壶洞写景》《蔬果》《达摩造像》《山居图》《丈四花卉》(为中央文史馆收藏)《八尺山水》(为君陶艺术院收藏)等。工书法,精篆刻,善诗文。书画论著有《怎样画葡萄》《澄园写石》《建丞画选》《建丞画选》《建丞印存》《澄园诗草》《春晖小识》等。生前为浙江美术家协会顾问,浙江书法协会誉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篆刻研究会顾问,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州市美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州书画院院长。
  1898年5月26日生在浙江湖州马军巷一座叫春晖堂的老房子里。家学渊源的谭建丞4岁进私塾求学,接受启蒙教育,并临习书法和绘画作品。清末新式学堂兴起,谭先生进绉业小学和湖州府中学堂就读。在湖州府中学堂求学时,与文学巨匠茅盾同学。14岁那年,谭先生由其大伯父引导去见在上海的一代书画大师吴昌硕。吴昌硕让谭先生握笔试画,结果谭先生接过吴昌硕手中的笔,放到小钵里蘸了蘸水,又往砚台舔了舔墨,不假思索就完成了一幅玉兰图,深得吴昌硕大师的激赏,认为“小子不用干笔头作画,又蘸水又蘸墨,用笔湿润,日后必定成为大家。”16岁那年,谭建丞先生正式拜师湖州书法名家宋勉成学习书法,同时为湖州珠联室笔扇庄书写对联,从而结识李叔同、丁紫卿、戚纪唐等。中学毕业后,谭建丞先生考取东南大学文学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曾受到近代实业家张謇的指教。1922年,25岁的谭建丞东渡日本,经日本著名画家桥本关雪的介绍,成为东京美术专科学校的研究生。1929年谭建丞考入上海法政大学法学系,毕业后获法学学士学位和律师资格。抗战期间,谭先生流寓上海,供职于湖州菱湖金融家唐伯耆办的振业银行。期间,谭建丞仍一直致力于书法绘画的创作和研究,与邓散木、赵叔孺、黄葆戍、张葱玉等金石名家交往密切,艺术上取精用宏,日臻完善。  建国初,谭建丞在杭州市工商局工作,工余与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余任天等谈书研艺,西子湖畔留下了他颀长的身影。但1954年谭建丞遭人告发“里通海外”,而被解职回到故里湖州。从此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谭先生长期蒙受苦难,过着底层贫苦的生活,但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始终不改。
  1957年,一心向艺术的60岁的谭先生以花甲之年拜大他16岁的张宗祥为师,民间一时传为佳话。“文革”十年中,谭先生的生活跌入深渊,被罗列了一大堆如“历史反革命、右派、敌伪分子、CC派头子的秘书”等罪名,挂牌游街、批斗,清晨扫马路,晚上写交代,过着非人的生活。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历史才还谭先生一个公道,洗去强加在他身上的不白之冤,他在艺术上也重新焕发出青春,篆刻、书法、绘画、诗词都达到从心所欲不愈矩的地步。1980年,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为谭建丞先生题词:“江南书画第一擘”,给予高度评价。后人曾这样评价晚年的谭先生:“谭老平日陈书缀卷,置酒抚琴,居备勤俭,躬兼劳辛,晨烟临课,暮霭挑灯,酷暑‘挥汗’,严冬‘呵冻’,评品山水人物,鉴别金石彝铭,闲吟得句,采辑诗文。时而捧砚席而笔走龙蛇,意欲所到与意所不及,全不暇顾,如鱼相忘于江湖,乐而不知老之所至。诚哉斯艺,进乎道也。”确是写出了谭先生的坦荡心情和卓越艺境。1995年5月他百岁生日时艺术界和当地政府为他举办了“谭建丞先生诗书画印学术研讨会暨谭建丞先生百岁华诞庆贺会”,刘海粟、刘开渠、王朝闻等艺术大师联名庆贺,称颂谭先生是“乌程耆宿,光耀吴越”。12月8日,经历百年的历史苦难沧桑,90高龄加入中共的新党员,与书画缠绵近一个世纪的谭先生与世长辞。据说,谭先生临终前亲自修改讣告,专门关照家里人,不惊扰亲朋好友,待火化后将骨灰撒在他故乡湖州的道场山上,书画精品和一生积蓄钱款赠与浙江省文史馆、西泠印社、湖州博物馆等单位。
  抗战时期,旅居上海,曾参加抗日后援会工作。又与同里吴东迈(缶老之子)、沈迈士、庞左玉、汪德祖等创办清远艺社,志含救亡图存。清远之名,出于苏东坡赞美湖州之诗句“山水清远地”。他曾画一疯僧图,上题一诗:“昔日扫秦今未扫,看他冰山自家倒。八功德水蒲葵风,先与世人洗烦恼。”后被汉奸向日军告密:以汪伪为秦桧,冰山为日军。幸亏先得消息而挟画远遁,才得免祸。此画今存湖州博物馆。
  谭老的事略,早在《墨林挹秀录)有传。《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谭建丞(现代)自署书画老人,浙江吴兴人。善山水、人物,尤工佛像。书法苍古奇劲。惟高自位置,平日不轻为人作。”
  谭建丞的书法厚重端凝,颇具风格。自认为篆、隶两体不若楷、行。早年,他的书法颇得同里书家宋冕成之教导。宋氏认为:
  学书者须先从颜鲁公人手,使骨肉凝固,然后继之以二王,使神流韵活。说来也巧,此三人均曾在湖州留有德政、遗爱在人间,故湖州人倍加敬爱。我曾问他:“赵孟頫有印曰‘吴兴’,何以宋老与您不学赵体?”他笑答:“艺术界向重人品,老前辈勉励后学往往先从敦品进言。”这句话,表面上似答非所问,实具深意焉。
据《谭建丞先生与书法》(石风、袁道厚撰):“初人门者应做到:掌虚指实,心正笔直,持之以恒,先死后活。”又称“作书极讲究墨韵,强调羊毫笔使用时须‘饮墨如贪,吐墨如吝’。认为用笔要软,笔软才能遒劲;醮墨要饱,墨饱才能丰腴。因此,先生每每作书,即在笔酣墨饱时,以迅疾的笔势和遒劲的笔力,再加上中锋行笔时副毫与纸面的摩擦,产生一种润而厚、涩而实之笔,从而使人感受到‘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墨韵之美。”谭老的画可谓无所不能,诸如花卉、翎毛、草虫、瓜果、山水、人物、仕女、佛像等,无一不佳。花鸟设色清丽而不俗艳,笔致沉重中见流畅。所作山水,直如王摩洁所称“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平造化”。
  人物画则兼工带写,须眉毕具。文革期间,无所事事,每日到公园坐坐,对架上葡萄观察得比较细。又从农科院友人处得见《葡萄品种》一书,始知我国葡萄有百余种,果色红、蓝、黑、白、黄均有,叶型亦多变化。于是,乃放胆画各种不同之葡萄,逐有“谭葡萄”之称。85岁以后,改为多画松石,故颜所居为“松石延年之室”。
  世人论谭老多推书画,他自己每称对篆刻用功最勤。在《澄园印存》卷首有《自述》一篇:“回忆童年好嬉,往往取硬年糕切为印,搏泥巴以为钮。稍长,则交游者多金石家……抗战中蛰居海上,则交游者若赵叔孺、黄葆戊、张葱玉、吴东迈等,眼界日扩。中与邓君粪翁为最契,喜其刻画大气磅礴,殆亦性之所近乎。”综观《澄园印存》之印,果多缶庐与粪翁气韵,沉雄朴厚,自成一家。故《自述》所言“盖余一生只知所好者好之,绝不知分宗论派也。”
  谭老向来认为从艺更当注重文学修养,否则终不出匠人范畴。他的金石书画都每泛出书卷气,也正显示其“满腹诗书气自华”的胸襟。
  谭老又是个金石家、鉴赏家。我与谭老论交,就是从古砖瓦的研究开端的。文革中期,我出了一本《瓦当印谱》,意犹未尽,又开始研究古砖,拟他日出《砖甓印谱》以为姊妹篇。偶从陈左夫先生处见到一箱砖拓,大半曾经谭老题跋,论析十分精彩。遂请陈氏介绍,专程赴湖州拜访谭老。蒙他厚爱,受益良多。当年景况,至今历历在目。
  谭老晚年,受到海内外交相赞誉,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及篆刻研究会顾问,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史馆名誉馆员,湖州书画院院长,英士书画社社长,诗词学会会长。
历史评价编辑
  被称为20世纪中国画领域中艺擅四绝的最后一位大师谭建丞先生诞辰110周年即将来临时,忽然发现时间过得真快,谭先生仙逝也已十多年!但谭先生生前那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待人和蔼的态度和艺术上卓越的大家风度,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代表作有《冰壶洞写景》《蔬果》《达摩造像》《山居图》《丈四花卉》(为中央文史馆收藏)《八尺山水》(为君陶艺术院收藏)等。工书法,精篆刻,善诗文。书画论著有《怎样画葡萄》《澄园写石》《建丞画选》《建丞画选》《建丞印存》《澄园诗草》《春晖小识》等。

相关人物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