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郭立新
2023-05-18 15:42
  • 郭立新
  • 郭立新 -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广州校区)-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郭立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考古学及博物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背景
娄底师范学校中师毕业(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986)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90)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1995)、博士(2002)
工作经历
2010.1~  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教研室  教授
2002.07~2009.12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教研室  副教授    
1996.09~2002.06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教师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1997-1999)
       讲师(1996.7-2001.11)
       副教授(2001.12-2002.6)
1995.07~1996.08    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教师
1995.7~1996.6 助教
【田野调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田野考古,广西龙脊壮族地区的人类学和民族考古学个案调查与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文化遗产个案调查与比较研究。
【学术理念】以学术问题为中心而不以特定学科划分为囿,以形成整体性理解为目标。一切学术研究,皆由设置问题开始。在当前专门学科分工日渐加深和分歧的背景下,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只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对所研究问题加以描述。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如果研究者只以单一学科为本位,以超出专业和学科范围为由而拒绝任何跨学科的思考和观察,最终只会使研究者逐渐失去对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的能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取向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而已,而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而需要搭配不同的学科和方法。在研究问题的牵引下,研究者需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要具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的能力。此外,还需要认识到,无论多大范围的研究,皆奠基于对许多细节的认识,且离不开个别小地区对象的实据来佐证;同时,无论多么小范围的研究,亦皆离不开大脉络的背景、人生、人类、社会生存的一些核心规律。用显微镜观察每一细胞,用望远镜观察星系的关系,就这样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我们方才能够接近于了解人、社会、地区、时代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观察历史演化中的社会与人生。
科研项目
广州文物活化利用试行办法,广州市文广新局招标课题;
一带一路视野下唐蕃古道文化的历史价值考察研究,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
名村建设与乡土遗产的保护-广东省古村落若干典型个案调查与研究,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井冈山申报世界遗产之文化部分文本撰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库区下棚遗址、焦家院墓群、七里沟墓群考古发掘与研究;
广州市社科规划重大委托课题子课题,“广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应用前景的调查与评估”;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一般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改革”;
三峡地区考古学文化变迁与古代族群关系研究,湖北省文物局;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研究,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基金会项目;
广州市天河区地面文物调查与保护规划;
三峡地区王家湾墓群、孔包墓群考古发掘与研究;
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比较研究”;
“云贵高原的亲属与经济”(魏捷兹教授主持,参加),“交换、生命仪礼与人观”(何翠萍教授主持,参加);
世界银行“加强师范教学与师资培养”贷款资助项目JG-257号,子课题“考古人类学”负责人。

1.《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第一作者,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
2.《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郭立新).pdf)》,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3.《广西龙胜龙脊壮族文化考察札记.pdf》,独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4.《文物鉴定指南》,张之恒主编,郭立新参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5.《考古人类学》,主编并撰写第一、三、四、九章,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4月,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
译著
68.《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与骆建建、袁同凯合译),北京:华夏出版社,“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2005年8月。
69.《巴拉宪章》(与孙慧合译),《长江文化论丛》(第四辑),贺云翱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9,页220-250。
70.《民族考古学实践》(与姚崇新等合译),岳麓出版社,2009年。
教学成果
71.《拿起手铲:我的第一次田野》(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6月。
72.《谈谈田野考古实习中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人类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应用成果
73.《广州市天河区不可移动文物评估报告与保护规划》(执笔人),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局与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编,2005年。
74.《广州市天河区文物调查与评估资料汇编》(主编),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局与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编,2005年,405页,约五十万字。
75.《广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调查评估报告》,收录于李明华 郭凡编:《广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2008年9月。
教学情况
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专业本科必修课) 
国家与文明起源(专业选修课) 
博物馆学概论(考古专业本科生课) 
中国考古学(上)(考古学硕士课程) 
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课程)
石器时代史料学暨复原研究(考古学硕、博士生选修课)
 
获奖情况
2011年7月:论文《折冲于生命事实与攀附求同之间:龙脊壮人社会结群逻辑探究》获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5月:黑龙江省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御花园第50号建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 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
2006年11月:广东省高校“十百千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
2004年9月:《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2年5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2000年1月:《考古人类学》获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1999年度社会科学优成果三等奖。
1999年9月:广西民族学院1996~1998学年度优秀教学工作者。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先秦考古(新石器至殷商)、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亲属制度与社会结构研究。"

近期论文


6. Chinese Archaeology as a Discourse Practice,Universum humanitarium vol.2016.No.2
7.《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 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8.《青铜时代天神世界的探索之旅——评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1月09日。
9.《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5刷。
10. 盘龙城国家的兴衰及同时代的历史地图-考古年代学的探索,《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11.上古国家与文明研究中年代学方法的反思(郭立新、郭静云),《南方文物》2016年4期。
12.早期稻田遗存的类型及其社会相关性(郭立新、郭静云),《中国农史》2016年6期。
13.长江中游是东亚稻作原生文明的发祥_省略_授著_夏商周_从神话到史实_述评_,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5期;
14. Book Review-Way Out of the Maze of History.pd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eral Arts and Social Science,2014-05-26,Vol.2.No.4
15.从新石器时代刻纹白陶和八角星图看平原与山地文化的关系(郭静云、郭立新),《东南文化》2014年4期;
16.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上)(郭静云、郭立新),《中国农史》2014年5期;
17.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下)(郭静云、郭立新),《中国农史》2014年6期;
18.壮族传统基层社会亲属与结群的若干基本特征,《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页67-74页。
19.《十堰市黄龙镇焦家院墓群及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三卷)》(与胡琰梅等合写,科学出版社,2014年)
20.《郧县下棚遗址发掘报告》,收录于《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三卷)》(与范梓浩、刘丽霞合写,科学出版社,2014年)
21.《湖北十堰市焦家院宋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1期,页3-11页。
22.《丹江口七里沟墓群2008年发掘报告》,收录于《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二卷)》(与王利忠合写),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12日。ASIN: B00IICWCL2
23.《广州老城区历史文物资源调查及开发策略分析》(第一作者),《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
24.《桂东北壮族丧葬仪式研究》,《南岭走廊民族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p264-302.
25.《巴人崛起与西渐的考古学观察》,《百越研究》安徵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辑)。
26.《龙脊壮族社会结群逻辑探究》,《区域文化与地方社会》(学林出版社2011年4月).
27.《湖北十堰焦家院墓地宋墓发掘记述》,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13日第四版。
28.《丹江口七里沟墓群》,《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重要考古发现Ⅱ》,文物出版社2010.12
29.《劳动合作_仪礼交换与社会结群广西龙脊壮族村落的社群结构分析》,独著,《社会》, 2009年第6期。
30.解读邓家湾,独著,《江汉考古》2009年第3期,页45-57。
31.《折沖於生命事實和攀附求同之間:龍脊壯人家屋邏輯探究》,《历史人类学学刊》,2008年一、二期合刊,页173-218。
32.《中外不同语境下的民族考古学认知》,独著,《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页12-16。
33.《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独著,收入周大鸣、何星亮主编:《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页122-132。
34.《文化遗产保护中“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区分和比较》,王文章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35.《巴东陈向坪王家湾墓群2004年发掘报告》(第一执笔人),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室、国家文物局编著,《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6.《墓葬情境分析与身份标识_以博罗横岭山墓地为例_》,独著,《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87-93页。
37.《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生计经济与人口压力》,独著,《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33-39,53页。
38.《初论公众考古学》(与魏敏合写),《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54-60页。
39.《全球化、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独著,《世界遗产论坛(二):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页74-81。
40.《巫山张家湾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第一执笔人),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甲种第6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页26-58。
41.《荣耀的背后_广西龙背壮族丧葬仪式分析》,独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57-61页。本文主要论点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3期转摘。
42.《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研究》,独著,《四川文物》2005年第3期,第22-26页。
43.《界限与共享:龙脊壮族社会空间模式分析》,独著,《首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2月,第75-85页。
44.《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独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辑,5-16页。
45.《打造生命_龙脊壮族竖房活动分析》,独著,《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36-42页。
46.《探索与论争_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谱系》,独著,《江汉考古》2004年第3期,69-74页。
47.《屈家岭文化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分析_以淅川黄楝树遗址为例》,独著,《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9-14页。
48.《冲突与战争:从大溪到石家河》,独著,《长江三峡湖北库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137-156页。
49.《论汉江东部地区史前时期的手工业专门化生产》,独著,《东南文化》2003年9期,22-28页。
50.《手工业专门遗存判识》,独著,《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9日。
51.《湖北省巴东县孔包汉墓发掘报告》(执笔),《四川文物》2003年6期。
52.《关于国内文明起源研究的几点思考》,独著,《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
53.《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合作),《地理学报》2001年第3期。
54.《考古对象对考古学研究的影响-考古学反思之一》,独著,《华夏考古》2000年第2期。
55.《民族考古学三题-关于名实问题、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的探讨》,独著,《南方文物》1997年第4期。
56.《古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第二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
57.《论冷水冲型、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的关系》,独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58.《论冷水冲型铜鼓的三个地方类型》,独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S1。
59.《考古学与人类学、历史学的关系漫议》,独著,《中国文物报》1998年1月21日第三版(学术版)“理论与思考”专栏。
60.《石家河文化的生计经济》,独著,《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12日第三版(学术版)。
61.《石家河文化的墓葬》,独著,《江苏文史研究》2001年第1期。
62.《石家河文化的空间分布》,独著,《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
63.《石家河文的房屋遗存》,独著,《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日第三版。
64.《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独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5.《东周玉器的分期》,独著,《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66.《人类,需要再次觉醒》,独著,《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
67.《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论》,独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二类。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教学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考古发掘领队。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