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斌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何辉斌(1968–),男,教授,1993年华东师大英文研究生毕业,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文博士,07-08年在哈佛大学访学,具有良好的中西文学功底。出版专著3部:《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中西戏剧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0世纪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史》(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20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史论》(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主编教材2部:《西方思想经典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剧卷》,北京师大出版社,2010年版。译著1部:《由书而梦》,伊莱恩·斯卡利著,何辉斌、郑莹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2个,省部级课题3个。教学工作英国文学作品选读(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作史与作品选读(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作品选读(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思想经典(1)(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经典原著精读(普通高校本科生)中西戏剧理论(硕士研究生)阅读与欣赏(2)(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思想经典(2)(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1)(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经典原著精读(1)(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校本科生)中西戏剧理论(硕士研究生)美国文学作品选读(普通高校本科生)研究方法(2)(普通高校本科生)阅读与欣赏(1)(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思想经典(2)(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国经典原著精读(2)(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国经典原著精读(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史(1)(成人教育本专科生)英国文学(1)(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2)(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1)(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2)(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2)(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1)(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2)(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国经典原著精读(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史(成人教育本专科生)文学阅读导论(普通高校本科生)阅读与欣赏(1)(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2)(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1)(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1)(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作品选读(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国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2)(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国经典原著精读(2)(普通高校本科生)英国文学史(2)(成人教育本专科生)研究方法(1)(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文学阅读导论(普通高校本科生)阅读与欣赏(2)(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1)(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2)(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外思想经典(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思想经典(1)(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经典原著精读(2)(普通高校本科生)西方经典原著精读(普通高校本科生)美国文学史(成人教育本专科生)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研究生)工作研究项目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浙江省社科项目20071212二十世纪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史浙江省社科规划小组20080815西方悲剧衰亡之谜浙江省教育厅2005123120世纪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史省市自治区社科研究项目31-12月-07西方悲剧衰亡之迷省教育厅31-12月-05新中国外国戏剧研究史国家社科项目20110720戏剧表演和观赏的认知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170720学术著作:《20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史论》(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外国文学研究60年》(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20世纪浙江外国文学研究史》(1/3),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中西戏剧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文学认知研究重要著作探胜》,正在联系出版。教材:《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剧卷》(主编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西方思想经典选读》(主编2/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上下册)(参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翻译著作:《由书而梦》,伊莱恩·斯卡利著,何辉斌、郑莹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甘心吃苦的缪斯》,载《薇拉·凯瑟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符号形式的碎片世界——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反思》,阿克塞尔·霍奈特文,载《差异》第7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版。《意象与动作》,朗达•布莱尔文,载《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剧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文学与认知研究:总体概况》(译文),《认知诗学》2017第第4辑。学术交流2007--2008在哈佛访学一年。奖励荣誉1、《20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史论》2015年11月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2、《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2009年12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3、《20世纪浙江外国文学研究史》2011年11月,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4、《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中西戏剧比较研究》2008年01月获浙江省社联第五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研究领域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文学认知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史"中西戏剧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史和文学认知研究"近期论文
1.《具身的信任——论洛克特尼茨的〈相信表演:认知视野中的戏剧具身〉》,《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2.《镜子神经元视野中的文学模仿》,《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6期。3.《以心灵理论探索小说的魅力——论詹赛恩的〈我们为什么阅读虚构作品〉》,《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26辑,2017年春。4.《胡适的勃朗宁研究》,《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5.《伊斯特林的认知生态批评》,《文学理论前沿》2016年第16辑。6.《以西格西·以西格中·以中格西》,《侨易》(第3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7.《认知科学的特点及其对认知诗学的影响》,《认知诗学》2016第2卷第1辑。8.《焦菊隐的“心象说”再评价》,《学术论坛》2016第9期。9.《民族学生英美文学教学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化协调》,《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第二作者)。10.《国人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误读与建构》,《文化艺术研究》2016第2期。11.《从侨易学看〈黑孩子〉中赖特语言意识的流变》,《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第二作者)。12.《为形式主义与印象式批评搭建桥梁的认知诗学——论楚尔的〈走向认知诗学理论〉》,《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13.《空间与思维:以特纳的空间认知理论解读〈天路历程〉》,《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二作者)。14.《〈为奴十二年〉:黑奴的创伤与修复》,《贵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二作者)。15.《中国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总貌的量化》,《东吴学术》2015第6期。16.《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认知研究——论理查德森的〈神经系统中的崇高〉》,《外国文学》2015年第2期。17.《吴兴华的莎士比亚研究》,《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18.《新中国外国戏剧翻译与评论的量化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第4期。19.《论奥尼尔的悲剧观》,《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4年秋。20.《内部发行外国戏剧的考据与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第2期。2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的历时的量化研究》,《外国语文》2014年第4期。22.《以三一律的标准看〈赵氏孤儿〉及墨菲的改编》,《戏曲研究》2014年第91辑。23.《莎剧与戏曲的结构比较》,《四川戏剧》2014年第3期。24.《论胡适全面西化方法论的意义和局限性》,《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25.《美国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翻译与评论之量化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年秋。26.《认知视野中的创作主体——评克莱恩的〈莎士比亚的大脑〉》,《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第3期。27.《胡适关于白话文学的主要观点辨析》,《东吴学术》2013年3期。28.《胡适的西方戏剧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4期。29.《总想当保守派的革新派——翻译家林纾新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30.《〈马可百万〉中的中国形象》,《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2年第17辑。31.《用能指建构的乌托邦——谈语言派诗歌》,《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32.《试论外国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救亡与启蒙作用》,《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33.《谈人文学科的危机》,《东吴学术》2012年第3期。34.《认知视野中的叙事普遍性——论霍根的〈心灵及其故事〉》,《外国文学》2012年2期。35.《林纾的西方小说研究》,《东吴学术》2012年第1期。36.《袁可嘉20世纪60年代的艾略特研究》,《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37.《文学批评创新的认知基础——论斯波尔斯基的〈自然的缺口〉》,《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3期。38.《论茅盾的进化论文学观》,《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39.《新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40.《意象与动作——简述认知神经科学在布莱尔的演员训练中的作用》(编译),《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舞台艺术》2010年第3期转载。41.《文学疆域的拓宽和思维观念的颠覆——特纳的〈文学的心灵〉》,《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1期。42.《六十年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中华读书报》2009年10月14日。43.《以礼释罪》,《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44.《读帕洛夫<诗歌、诗学和教学辨微>》,《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45.《王国维心目中的西方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46.《论西学研究的地位和方法》,《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3期。47.《论王佐良的外国文学史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3期。48.《文学想象的认知基础——论斯卡利的〈由书而梦〉》,《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49.《基督教的罪及其在悲剧中的表现》,《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50.《走出乌托邦——西方悲剧衰亡之谜新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51.《悲剧的“乌托邦”特性》,《外国文学研究》(春季特刊)2005年4月。52.《善恶报应在中西悲剧中的不同命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53.《古希腊文学中的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54.《传统戏曲话语模式新论》,《艺术百家》2005年第4期。55.《中庸视野中的西方悲剧》,《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56.《谈外国文学研究的三种创新模式》,《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5期。57.《谈外语界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若干缺憾》,《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58.《意志决定情节与情同境转——中西戏剧的主观精神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9.《试论西方传统戏剧的视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60.《激变型的艺术与史传式的艺术——中西戏剧的结构比较》,《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61.《否定之否定与反者道之动——论中西戏剧的结尾方式》,《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转载。62.《中国戏曲的代言体真的代人立言了吗?——论戏曲的话语模式兼与周宁先生商榷》《东方丛刊》2001年第3期。63.《新文学传媒的“反霸权空间”》,《文艺报》2001年4月27日。64.《冲突与意境——论中西文学的不同审美追求》,《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第12期转载。65.《〈麦克白〉与〈窦娥冤〉的谋杀比较》,《上饶师专学报》99年第2期。66.《试论伊甸园神话与〈荒原〉的历史进步意义》,《上饶师专学报》96年第2期。67.《论中西悲剧精神的根本区别》,《上饶师专学报》96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戏剧、戏曲研究》96年第12期转载标签: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相关热点
最新收录
- 千奈美(ちなみん) 06-25
- 皆川琉衣(皆川るい) 06-25
- 凪光(凪ひかる) 06-25
- 织本濑里乃(織本せりの 06-25
- 冈本莉里 岡本莉里 (おか 06-25
- 凯蒂·佩里(水果姐) 06-25
- 吉高宁宁(吉高寧々 Nene 06-25
- 水咲优美(水咲優美) 06-25
- 三月光(三月ひかる) 06-21
- 澪川遥(澪川はるか)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