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管华
2023-05-11 09:03
  • 管华
  • 管华 - 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管华,男,1958年2月20日出生,河南省濮阳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革党员。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水文学,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研究生课程:资源科学进展、环境科学基本问题、环境质量学、景观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阳能采暖降湿热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988.1~1990.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系统机理及对平原区的影响(1991~1993).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淮河上游洪涝规律和水利建设决策研究(1993~1995).
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引黄灌区地下水运移规律及农田灌溉管理系统研究(1994~1996).
5.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淮河上游干旱规律和水资源持续利用决策研究(1997~1999).
6.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典型社区天然降雨资源化的定位实验研究(1998.1~2000.12).
7.河南省哲学和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历史时期黄河及其支流断流的考察与研究(2000~2001).
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城市供水制度和水价改革研究.(2003.7-2004.8).
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雨背景下中国西北部的生态农业建设研究.(2002.1-2004.12)
1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东海陆交接带自然地理系统机理及边际效应研究.(2005.1-2006.12).
11.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沿海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及其保证对策研究(2007.7-2009.12).
12.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资源枯竭背景下徐州市转型问题研究(2007.7-2009.6).
(四)获得的主要科研奖励
1.1990年项目“太阳能采暖降湿热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1996年项目“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河南省土地管理局199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3.1996年项目“杞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获河南省土地管理局199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1998年论文“秦岭-黄淮平原交接带河流水沙迁移变化规律研究”获河南省第三届青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5.1999年专著《自然地理界面理论与实践》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6.1999年专著《自然地理界面理论与实践》获河南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7.1999年论文“地下水系统信息熵分析方法初探”获河南省地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8.2001年论文“AnApplicationofDynamicStructureModeltoSoilCorrosionResearch.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获河南省第7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9.2001年论文“豫西山地农业灌溉雨水集流系统设计研究”获河南省第7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10.2002年《现代自然地理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1.2003年《中国资源地理》获河南省科技进步特别奖.
12.2008年5月,项目“秦岭-黄淮平原交接带自然地理系统特征和边际效应研究”获淮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领域


水文与水资源,环境学,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

近期论文


1.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算例比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6).
2.伏南山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战略的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3).
3.开封市未来需水量预测.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
4.开封市水资源量的初步估算.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3).
5.地理学性质的再认识.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
6.开封市太阳能采暖降湿热风系统的设计计算与经济评价.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
7.StudyonFlashFloodDisasterandItsCountermeasuresforReductioninAridandSemi-aridRegionsofChina.干旱半干旱地区突发洪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英文版).西安.1994.
8.StudyonFlashFloodDisasterandItsCountermeasuresforReductioninAridandSemi-aridRegionsofChina.《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FlashFloodsinAridandSemi-aridZone》.HohaiUniversityPress.1994.
9.AnAnalysisontheEffectsofBuildingthePondsforgatheringRainfallontheUpperReachesoftheHuaiheRiver.《RainwaterUtilizationfortheWorld’sPeaple》.7thInternationalRainWaterCatchmentSystemsConference.1995.
10.人地关系辨析.经济地理.1995(5).
11.淮河上游洪涝灾害可公度信息系预测研究.灾害学.1996(4).
12.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貌信息熵分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
13.淮河上游修建集雨坑塘的效应分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
14.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水沙迁移变化规律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
15.试论可持续发展“绿色思想”背景、学科属性和区域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16.地下水系统信息熵分析方法初探.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17.StudyontheInformationSystemofRainwaterCatchmentandUse.InternationalSymposium&2ndChineseNationalConferenceonRainwaterUtilization.1998.
18.豫西山地农业灌溉雨水集流系统设计研究.资源科学.1998(3).
19.AnApplicationofDynamicStructureModeltoSoilCorrosionResearch.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1999(1).
20.秦岭-黄淮平原交接带河流水沙关系研究.山地学报.1999(2).
21.黄河下游沿岸湿地的分布特征、功能和稳定性分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22.豫境黄河沿岸湿地特征及其开发保护.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3).
23.黄河下游断流若干要素的相关关系分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24.豫西山地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水土保持学报.2002(5).
25.南水北调源头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土保持通报.2002(2).
26.豫西山地生活用雨水集流系统的设计计算.水土保持通报.2002(5).
27.基于信息熵的评价模型在惠济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河南大学学报.2002(4).
28.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地理科学.2002(6).
29.生活用雨水集流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初步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03(2).
30.河南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策研究.地质找矿论丛.2003(3).
31.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与其时间变化得关系分析.地理科学.2004(3).
32.建立“黄河学”的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s).
33.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分析.地理科学.2004(6).
34.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科学出版社.2005.8.
35.河南省城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污染防治对策.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
36.资源科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自然资源学报.2005(3).
37.“黄河学”论纲.人民黄河.2005(11).
38.盐城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调查与保护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39.黄河下游沿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
40.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及其驱动因子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
41.苏东海陆交接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人文地理.2007(1).
42.盐城市降水量统计规律分析.水文.2007,27(1).
43.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强淋溶效应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3)
44.江苏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变化的数量经济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2)..
45.徐州市区地表水体环境容量的估算与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
46.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
47.我国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
48.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0,9(5).独著
49.高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与素质提升问题探讨.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27-28
50.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水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评价方法探讨.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
51.苏北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及对策.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9).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