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建立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2005.09-2011.0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法学博士学位(导师:景军教授)1997.09-2000.07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法学硕士学位(导师:沈关宝教授)1993.09-1997.07河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法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 2000.07-现在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2002年晋升为讲师,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2.09-2013.09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健康与老年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 Ag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访问学者(合作者:Sharon Kaufman教授)2009.01-2009.02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家HIV社会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in HIV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参加“强化HIV社会研究能力”工作坊(Australian Leadership Award Fellowship Workshop on Strengthening HIV Social Research Capacity) 2004.07-2004.09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研修英语研究领域
健康社会学;社区研究;社会工作评估"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慢性病人的社会适应与生存策略研究》(11CSH072),主持,已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慢性病干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2012-2014),主持,已完成。世界宣明会委托项目《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儿童为本区域发展项目”中期评估》(2011),卫生项目评估组组长,已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贫困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研究:基于主体性的视角》(2009-2011),主持,已完成。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生活世界的声音:冀南村民患病经历研究》(2008),主持,已完成。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合作项目《迁移和中国乡村人口的健康与福利》(2006),参与(景军主持),已完成。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鲍曼的社会理论研究》(2006),主持,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生活史研究》(1996-1999),参与(沈关宝主持),已完成。"近期论文
主要著作和教材 《被围困的社会》(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版(汉译精品·思想人文)/2005年1月第1版(现代思想译丛第三辑)。《弱者的武器》(詹姆斯•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郭于华、郇建立校),译林出版社2011年4月第2版/2007年3月第1版(人文与社会译丛)。《社区管理》(汪大海、魏娜、郇建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2009年6月第2版/2005年6月第1版(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社会工作行政》(时立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撰写第10章 社会服务评估)(新编21世纪社会工作系列教材)。(2)主要论文 郇建立:《大众流行病学与公共健康教育——于娟“癌症日记”的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郇建立:《慢性病的社区干预——芬兰北卡项目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年第7期。郇建立:《大众流行病学与乳腺癌的起源——基于于娟“癌症日记”的分析》,《思想战线》2015年第5期。郇建立,田阳:《剖腹产滥用的发生机制:从市场化改革到生育医学化》,《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郇建立:《中国乡村慢性病的社会根源——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郇建立:《乡村慢性病人的生存策略——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郇建立,考夫曼:《老龄社会的人类学考察——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八》,《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郇建立:《病人照料与乡村孝道——基于冀南沙村的田野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郇建立,李文静:《村民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晋西南M村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郇建立:《乡村慢性病人的生活世界——基于冀南沙村中风病人的田野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郇建立,王博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三个工地的实地考察》,《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9期。郇建立:《冀南村民患病经历研究》,清华大学社会系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郇建立:《慢性病与人生进程的破坏——评迈克尔•伯里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Huan Jianli: Ethnicity and Gender in Social Research on HIV in China // Jing Jun & Heather Worth (eds). HIV in China: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spects of the epidemic. Sydney: UNSW Press, 2010: 195-218.郇建立,孙静:《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郇建立:《中国艾滋病的社会科学研究20年》,《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郇建立:《国家政策、农民与农村贫困——一个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郇建立:《弱者的武器及其意义》,《二十一世纪》2007年第3期。郇建立:《村民外出打工对留守家人的影响——一份来自鲁西南H村的田野报告》,《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郇建立:《现代性的两种形态》,《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郇建立:《科层组织的恶性循环》,《社会学家茶座》(第15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郇建立:《论鲍曼社会理论的核心议题》,《社会》2005年第6期。Peter Beilharz:《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郇建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郇建立:《现代性的悲哀》,《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2期。郇建立:《科层制:无法走出的牢笼》,《博览群书》2002年第9期。郇建立:《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郇建立:《不确定性与安全感的丧失——鲍曼眼中的“后现代性及其缺憾”》,《博览群书》2001年第11期。郇建立:《从立法者到阐释者》,《读书》2001年第9期。郇建立:《无奈的境地——当代中国农村贫困的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医学人类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理事;北京农民工教育促进会理事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