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卫东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詹卫东,男,籍贯浙江衢州,北大中文系教授。1972年生于湖北省广水。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浙江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93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9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专著与论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解读》,语文出版社,2012年9月1日。《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编著:Weidong Zhan & Xiaojing Bai, Chapter 14 Sentence types, in Chu-Ren Huang & Dingxu Shi, eds., 2016, A Reference Grammar of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181051Weidong Zhan, 2016, Peking University Treebank, i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General Editor, Rint Sybesma.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015, Brill Publishing House, The Netherlands, ISBN: 9789004186439《现代汉语》第四章五、六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1日。《计算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俞士汶主编、常宝宝、詹卫东合编) 研究或咨询报告:《现代汉语谓词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规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号:2014CB3405,2015年12月1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年11月1日。《从语言工程的角度看“中心扩展条件”和“并列条件”》,第三届两岸三地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小型研讨会,2011年8月12日。《出版物数字用法》(申报国家标准),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0年12月1日。《从结构分类到功能分类—— 以“的”字短语和“所”字短语的分析为例》,“走向当代前沿科学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年8月17日。《自动句法结构分析需要什么样的词类知识》,第16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香港城市大学),2010年6月7日。《大规模中文语料库句法结构信息标注及定量分析》,第二届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国际学术论坛,2009年8月22日。《出版物数字用法规范(修订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8年12月1日。 担任过的课程:本科生课程:现代汉语汉语写作计算语言学导论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研究生课程:计算语言学概论中文信息处理专题汉语语言学基础中国语言学理论 科研项目:2017.01 – 20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针对语言成分省略问题的依存句法分析研究”(项目编号:61673028),主要参加人2014.01 – 2018.08 国家973项目“面向三元空间的互联网中文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项目编号:2014CB340500)子课题4:“融合三元空间的中文语言知识与世界知识获取和组织”,主要参加人2015.01 – 2018.01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构式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语料库中的标注”(课题号:15JJD740002),课题负责人2013.01 – 2016.12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JJD740001)课题技术负责人2012.01 – 2017.1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2&ZD175)子课题二负责人20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12-00212012— 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网络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7401042012— 语言知识资源的可视化技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BYY0612007.7—2009.12 大规模中文树库构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霍英东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1098)2006.1—2007.12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范修订”,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标准项目(重点)(项目编号:BZ2005-03)2002.12—2006.1 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项目“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和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平台”子课题之一“现代汉语研究与教学的计算机基础平台建设”技术负责人2002.1 -- 2006.12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规则研究及其辅助软件环境的开发” ,教育部教育振兴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110)2002.12 -- 2005.12 “基于大规模汉英对齐语料的语言研究与教学平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2JAZJD740001)2002.1 -- 2004.12 “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短语及句型标记规范” ,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B105-49) 获得奖项:2016 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集体奖)2008 国家级教学团队“现代汉语”教学团队 成员 (集体奖)2007 北京大学2006-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2004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题目:交叉学科“计算语言学”的本科课程建设)2003 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课程主讲教师团队成员(集体奖)2002 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题目:《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2001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世顺奖一等奖200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0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优秀奖近期论文
论文:《北美书面汉语语法特点探析——— 基于互联网中文文本的考察》, 《全球华语》(Global Chinese) Volume 2, Issue 1, 2016, De Gruyter Mouton(德国) pp.51-72。 《从短语到构式:构式知识库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探析》,全国第十五届计算语言学会议(CCL-2016),山东烟台,鲁东大学,2016.10.14-16。《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a Personal Pronoun Marked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In Qin Lu and Helena Hong Gao (Eds.): CLSW 2015,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o.9332, 2015. pp. 625–637, DOI: 10.1007/978-3-319-27194-1_62《Constructional Meaning Selection for “A+Yi (One) +X, B+Yi (One) +Y” in Mandarin Chinese》, In Qin Lu and Helena Hong Gao (Eds.): CLSW 2015,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o.9332, 2015. pp. 659–670, DOI: 10.1007/978-3-319-27194-1_62《“X什么”类否定义构式探析》,全国第十四届计算语言学会议(CCL 2015),2015年11月14日。《基于事件语义距离的V1-V2述结式判别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9月1日。《汉语述补结构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可视化研究》,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科技与中文教学》),2015年6月1日。《“r+v+r+的+n”构式的使用环境及其语义分析》,第十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2015年5月9日。《现代汉语构式的语义表征》,第十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2015月5月9日。《“A+一+X,B+一+Y”构式的判定和释义》,《中文信息学报》,2014年11月1日。《网络语言中构式的形成机制初探》,第三届全国社会媒体大会,2014年11月1日。《汉语“词库—构式”互动的语法描写体系及其教学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3月26日。《基于事件语义距离的V1-V2述结式判别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2月27日。《基于大规模中文树库的汉语句法知识获取研究》,台湾中研院,2014年1月1日。《大数据时代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5期。《复合事件的语义结构与现代汉语述结式的成立条件分析》,《对外汉语研究》第9期,2013年9月1日。《从复合事件语义相关度看现代汉语述结式成立条件》,The 25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2013年6月23日。《计算机句法结构分析需要什么样的词类知识》,《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树库在汉语语法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科技与中文教学》)2012年12月号。《从语言工程的角度看“中心扩展条件”和“并列条件”》, 《语言科学》2012年第5期。《自然语言的自动分析与生成简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0年12月25日。《“词类”三问:一个汉语词类知识学习者和使用者的反思》,《语言学论丛》第40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1月1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修订说明》,《语言文字》,2009年12月1日。《信息處理用短語功能標記體系的設計暨語料庫標注實踐》,首届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2008年12月15日。《中文办公软件界面用语标注化问题刍议》,《中文自学指导》(双月刊)2008年第1期,3-11页。《The Semantic Processing of Syntactic Structure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An ERP Study》,Brain Research, Vol.1142, pp.135-145. ISSN: 0006-8,2007.4.20《汉语“被”字句的约束条件与机器翻译中英汉被动句的处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1日。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Corpus Research,In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NIJ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Language Corpora: Their Compilation and Application. Tokyo, Japan. 2006.3.6-7.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Japanese Language.《汉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状况》,《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140-154页。ISBN 7-100-04988-1/H.1225。《以“计算”的眼光看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问题》,《汉语学报》,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期。64-73页。《广义配价模式与汉语“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规则》,《语言学论丛》第29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 314-333页。《论元结构与句式变换》,《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209-221页。《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分析》,《汉语学报》2004年第1期,74-84页。《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大规模语义知识库研究述要》,载徐波、孙茂松、靳光谨主编《中文信息处理若干重要问题》,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7-121页。《汉语述结式的组配约束及“v+a+n”歧义格式分析》,载《语言暨语言学》第4卷第3期“词汇语义学研讨会特刊”(Language & Linguistics, Vol.4 No.3: Special Issue On CLSW, 台北。649-668页。《机器翻译与语言研究》,《语言科学》第1卷第1期(2002年11月,创刊号)47-61页。《确立语义范畴的原则及语义范畴的相对性》,《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2期。3-13页。《80年代以来汉语信息处理研究述评,《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2期。63-73页。《汉语短语结构定界歧义类型分析及分布统计》,载《中文信息学报》1999年第3期。9-17页(合作者:常宝宝、俞士汶)。《一个汉语语义表达框架:广义配价模式》,载黄昌宁、董振东主编《计算语言学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JSCL'99论文,全国第五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北京,1999.11.1-3日)1-7页。《“NP+的+VP”格式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载《语文研究》1998年第1期。16-23页。《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载《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24-28页。《基于词组本位语法的语义模型》,载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学报》(Communications of COLIPS)Vol.8,No.1,1998。1-11页(合作者:常宝宝、俞士汶)。《PP《被》+VP1+VP2格式歧义自动消解》,载《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424-431页。《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现代汉语词组本位语法体系》,载《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4期。100-105页。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