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琪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性别 : 男职称 : 馆员学历 : 本科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设计专业,2007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0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专业为科学技术史。任职简历 : 2010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事文物修复及展览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专利发明1. 《一种免胶粘插接式文物无酸包装盒》, 2018-10-12,中国专利,ZL 201820333235.6,独立发明人;2. 《一种文物展览用夹具》,2019-02-15,中国专利,ZL201820318495.6,独立发明人;3. 《一种文物的可拆解式托架系统》,2020-01-21,中国专利,ZL2 01920676107.6,独立发明人;4. 《一种脆弱文物的无酸免胶展托》,2020-01-21,中国专利,ZL20192 0675698.5,独立发明人。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 展览中的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技术史。近期论文
主要论文1. 《经研究得以复原的代表作——甲胄制作技术》,廖育群主编,《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133-142页,第一作者;2. 《青铜甬钟修复技术研究》,《科技导报》,2010年12期,第一作者;3. 《让青铜器起死回生》,《百科知识》,2010年11期,第一作者;4. 《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青铜甬钟的修复——兼论现代修复理念与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的契合》,《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03期,第一作者;5. 《破碎古瓷能否重放光彩》,《百科知识》,2011年19期,第一作者;6. 《挽救石质文物》,《百科知识》,2012年21期,第一作者;7. 《礼县出土春秋秦鼎的实验考古学研究——铸型工艺中的分体模与嵌范技术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14年03期,第一作者;8. 《甘肃礼县出土春秋时期青铜方壶的造型工艺研究——兼论秦人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文物》,2015年01期;9. 《珠海宝镜湾史前遗址出土環砥石用途试探》,邓聪主编《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国际会议论文集》,2014年12月出版,第二作者;10. 《江苏东海县博物馆藏青铜器的修复保护》,《东方博物》,2016年01期,第二作者;11. 《熔模精铸工艺补全残缺青铜器》,《华夏文明(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06期;12. 《薄壁残缺青铜器的补全工艺研究》,《文物修复研究》,2016年;13. 《广西桂平市博物馆藏宋代双凤纹铜镜的修复研究》,《东方博物》,2016年02期,第二作者;14. 《鲜卑铜鍑的铸造工艺考察及其技术变迁的讨论》,《草原文物》,2017年02期,第一作者;15. 《一件牙雕蚕的修复保护》,《大众考古》,2017年11期,第二作者;16. 《致远舰出水加特林机枪结构及安装方式复原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年04期,第一作者;17. 《礼县出土汉代青铜器铺首衔环成型工艺》,《陇右文博》,2018年01期,第一作者;18. 《馆藏虎叼鹰金饰牌赏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05期,第三作者;19. 《文物无酸包装的设计与制作》,《华夏文明(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年10期;20. 《江苏邳州戴庄九女墩出土东周铜豆的修复研究》,《博物院》,2018年05期,第一作者;21. 《广西桂平市博物馆馆藏北流型铜鼓的印轮滚印技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第一作者;22. 《广西桂平市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修复保护概要》,载《桂林博物馆文集》(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第二作者;23.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青铜鐎壶修复保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4期,第二作者;24. 《铁甲无声“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展解读》,《中国文物报》,2018年3月;25. 《桂平博物馆馆藏东汉双耳铜甑铸造工艺及其保护修复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年02期,第二作者;26. 《文物展览用可拆解式黄铜支架的设计与制作》,《北京文博文丛》,2018年03期;27. 《图说中华铜文化(第一章)》,载《图说中华铜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28. 《中国早期青铜技术中的几何作图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01期;29. 《青铜器制造技术中的嵌范整铸》,《文物世界》,2019年03期,第一作者;30. 《沧州唐墓出土漆盘残片的修复保护》,《文物春秋》,2019年04期,第一作者;31. 《展陈托架设计制作中的文物保护——兼论托架的系统化与模块化设计》,《博物院》,2020年01期,第一作者。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