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曼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金曼,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全国青联八、九届常委,全国十届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委员。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演唱的《金梭和银梭》、《祝你一路顺风》、《女兵》等歌曲,赢得了众多赞誉和广泛影响。曾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13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奖项,并因在歌剧《江姐》中成功塑造了江姐的艺术形象,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目前主要致力于歌剧教研工作。受北京大学委托,金曼2005年开始筹建、2010年正式创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这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所以歌剧理论、表演和创作为专业的高等教研机构。在这里创建的歌剧学学科,成为北大重要的应用型学科,填补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一项空白。新世纪以来,在歌剧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在歌剧创作、歌剧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富于创造性或具有学术性的歌剧创作、演出、教学以及其他与歌剧相关的活动。在她领导下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在文科领域率先引入政产学研用的办学理念,强调以歌剧创作和实践推动歌剧教学与研究,与政府、国家大剧院、地方院团广泛合作、协同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主要活动如下:2000年,组织、策划并主持创作了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在全国巡演近百场,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04年,主持、策划了以纯粹西方音乐形式表现中国经典戏曲的交响诗颂《东方的咏叹》,受到业内外好评。2008年初,主持创制大型中国歌剧音乐会《中国咏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上演,赢得了国内外艺术界人士和媒体的赞誉,为推动中国歌剧艺术走向世界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2008年11月,促成和主导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共同举办“2008中国歌剧论坛”,发表论文《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对推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歌剧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主持创作上演歌剧《青春之歌》,获“建国60年优秀剧目奖”和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优秀作曲、优秀表演、优秀舞美设计和优秀灯光设计等5个奖项。该剧被誉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好的歌剧之一。2010年促成建立“中国歌剧艺术终身成就奖”,并以北京大学的名义向评选出的19名对中国歌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歌剧艺术家颁奖。这是中国第一项由大学设立的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的艺术奖项,对中国歌剧事业发展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2011年,主持创作歌剧《钱学森》。2012年,主持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招收首批歌剧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标志着中国歌剧学历学位教育正式起步。2013年,主持创作纪念著名科学家王选先生的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这是中国第一部成功表现科学家的歌剧作品,是中国歌剧表现当代题材、科技领域题材的范例,为歌剧形式表现其他各种题材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当年,该剧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优秀成果及海淀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2013年,主持创作歌剧《宋庆龄》,担任艺术总监并在剧中饰演宋庆龄。歌剧《宋庆龄》是北京大学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首个落地实施的文化项目,被广东省列入2013年文艺精品生产扶持重点,开创了艺术领域政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先河,填补了广东省艺术文化建设中原创歌剧的空白,也成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实施“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探索与实践。2014年,主持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建歌剧史论研究方向,招收艺术硕士;领导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全国各地歌剧院团、院校协同创新,从歌剧艺术的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产业化的合作。先后与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马奈草地等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学科研实验基地”。2014年,开创“中国美声”论,倡导以西方美声的方法唱中国的声乐作品,为推动中国歌剧学派和中国美声学派的建立,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和制造中国文化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此后,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和哈尔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的全国多所大学及艺术沙龙举办《中国美声》讲座音乐会,并推向海外。2016年,主持创作歌剧《武则天》,在福建大剧院演出歌剧《武则天》音乐会。7月,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邀请,组织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师生赴使馆联合举办“中国美声”伦敦音乐会。2016年,主持举办首届“北大歌剧论坛”。旨在以“中国歌剧”和“中国美声”为核心主题,以学术研讨结合音乐会为特色,为中国歌剧真正成为国家“软实力”并产生世界影响,搭建卓见与学术交流的平台。至今,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数百人参加,出版了《中国歌剧》系列丛书,填补了国内学术空白,发挥了北大歌剧研究院在推动中国歌剧学术研究与实践中的引领作用。2016年,发起并创立公益项目北大博雅音乐课堂,旨在组织艺术家走进贫困乡村为中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创新“慕课”形式,为4000所农村中小学提供网络课程,为全国贫困地区的美育普及工作发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积极贡献。2019年,组织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博雅中文美声研究中心等单位与湖北省英山县教育局签约,在该县建设全国首个博雅音乐课堂县域实验示范区,计划用一年多的时间,在英山50所完全小学实现音乐课程全覆盖;并以此为范本,深入全国农村中小学。2019年,主持创刊《中国歌剧与音乐剧》,获教育部批准,此刊将极大促进北京大学一流歌剧学科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戏剧学术领域的重要文化阵地。2019年,主持筹备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中欧歌剧乐队学院”项目,开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国际化合作培养人才的创新探索。在澳大利亚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举办“中国美声”音乐讲座,带领歌剧研究院师生在墨尔本CROWN PLAMS音乐厅举办“中国美声——新年音乐会”。推进歌剧专业教育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艺术与医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2018年、2019年在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和第一届、第二届“健康与艺术”高峰论坛上发表《歌唱与健康》、《艺术与健康》专题讲座。201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主办的“2019新工科与一流专业建设论坛暨机器人与智能类新专业建设”研讨会发表《艺术与科学》专题讲座。 积极推进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地方的跨区域文化建设,服务国家重要事件。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组织歌剧研究院师生赴深圳、广州演出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传播红色经典文化;主持创作舞台剧《北大1918》;参与录制“青春为祖国歌唱”活动——《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视频拍摄。主持筹备歌剧研究院与深圳卫视合作联合推出《梦想歌剧院》项目,为中国歌剧人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出贡献。近年来,还多次受邀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深圳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海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浦东干部学院讲学。其中,2018年9月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邀请,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论坛举办讲座“中国歌剧艺术欣赏——兼谈中国美声的魅力”。10月应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邀请,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培训课程《文化讲坛》栏目录制《歌剧·中国歌剧》专题讲座。培养的学生连续在国内外重要音乐赛事获奖。学生陈小朵2013年荣获中国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学生王泽南2015年、2013年两次荣获中国专业音乐比赛最高奖“金钟奖”银奖,2017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学生张龙2016年荣获第四届布加勒斯特歌剧院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第五十五届意大利“威尔第之声”国际声乐比赛布塞托总决赛并列第一名,2019年第56届西班牙佛朗西斯科-维纳斯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第10届波兰莫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六个奖项(大赛第三名、Maria Fołtyn 大赛创始人大奖、波兰广播奖、Piotr Baczała奖、华沙交响乐团奖、莫纽什科音乐协会奖)、 第二届哈尔滨音乐比赛第一名、“2019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为有史以来华人在此国际赛事中的最好成绩)。现受聘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跻身世界级歌剧表演艺术家行列。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