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音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1993.3.1 :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 1989.5.1- 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9.26-1989.4.30: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83.7.1-1985.9.25 :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1982.9.1-1983.6.30 :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 1982.7: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 1979.9.1-1982.8.31: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1978.10.1-1979.8.31: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生 1963.9.1-1968.9.30: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专著:论文集《山水•审美•理趣》,香港三联书店,190页,2017年2月。论文自选集《唐诗流变论略》,北京商务印书馆,370页,2017年4月。《唐诗宋词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371页(北京大学,2013年1月第二版,311页)。《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206页。《李白之文—序表的译注考证》(与市川桃子合作,本人40%),日本汲古书院,1999年3月, 429页。《唐宋八大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10月,215页。《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365页(有韩译本,书名改为《中国的山水田园诗》韩国版金永国译 2002年5月,680页)。《古诗艺术探微》(由本人所撰古诗鉴赏文章108篇辑为一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327页。《唐宋散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 164页(台湾国文天地1992年9月)。《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354页(中华书局2007年3月出版修订本,289页)。 个人论文集:《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483页。《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465页。《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458页。 编著《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注5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497页。《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全部编选注)(上册,先秦至五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626页。《中国的名胜古迹》,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190页。《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530页。 注释:《中国历代女子诗选》(序、全部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191页。《资治通鉴新注》第5册(卷124-138)注释(与王春茂合作,60%),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页4147-4617。 主编:《林庚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242页。《<汉魏六朝宗教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567页。《谢灵运研究论文选》(有序),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1年8月,319页。《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438页。《新编唐诗三百首》(有总序和分序),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获奖情况:《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2017年9月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论文《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2012年6月15日获《北京大学学报》第九届(2009-2011年)优秀论文奖论文集《汉唐文学的嬗变》2008年5月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论文《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2007年7月获《上海大学学报》优秀论文一等奖《论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获《北京大学学报》2003-2005年度优秀论文奖《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原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2003年9月获《文学评论》庆祝创刊五十周年1997-2002年度优秀论文奖论文《初盛唐七言歌行的发展》1998年7月获《文学遗产》第三届优秀论文奖论文《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1996年7月获《文学遗产》首届优秀论文奖论文集《汉唐文学的嬗变》1995年12月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1994年2月获辽宁省优秀图书一等奖论文《论齐梁文人革新晋宋诗风的功绩》1991年12月获北京大学学报1980—1990年度优秀论文奖专著《八代诗史》1991年12月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1987年11月获北京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近期论文
论文(1992-2016,未结集):《杜甫长篇七言“歌行”古诗的抒情节奏和辨体》,《文学遗产》2017年第一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7期转载,第56-57页《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从五七古短篇看杜诗“宪章汉魏”的创变》,《北大学报》2017年第3期《李白醉舞青海波考》,《国学研究》2017年第2期《黄河长江的礼赞─说李白的<西岳云台歌>和<庐山谣>》,《文史知识》2016年第1期 《日本伎乐“吴公”本事与汉魏乐府》,《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六朝隋唐诗歌格律、体式演进问题及其进展─兼评杜晓勤<六朝声律和唐诗体格>》,《安徽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杜甫五绝别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22期(2016年5月)《从五古的叙述节奏看杜甫“诗中有文”的创变》,香港《岭南学报》复刊第5辑,(2016年3月) “Prose within the Poem”(Shi Zhong You Wen),Du Fu’s Creative Breakthrough in the Light of Wugu Narrative Rhythm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volume 2, Issue 2, November 2015 P481-514 ISSN 2329-0048,by Duke University Press(2016年2月)《从五排的铺陈节奏看杜甫长律的转型》,《复旦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杜甫五律的“独造”和“胜场”》,《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从日本雅乐看唐参军和唐大曲的表演形式》,《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意象雷同和“语出独造”——从“钱刘”看大历五律守正渐变的路向》,台湾《清华学报》2015年第1期《刘长卿七律的诗史定位及其诗学依据》,《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拨头”考》,《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1期《中晚唐的郡斋诗和“沧州吏”》,《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隋唐乐舞服饰在日本雅乐中的遗存痕迹》,《傅璇琮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中华书局《从日本雅乐看隋唐乐舞》,《清华历史讲堂三编》清华大学历史系、三联书店合编《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从明诗论的七言律取向之争说起》,《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文史哲》2011年第3期《诗歌形式研究的古为今用—林庚先生关于古诗节奏和新诗格律的理论思考》,《北京大学》2010年第4期《中国文学史基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文学遗产》2010年网络版《独往和虚舟——盛唐山水诗的玄趣和道境》,《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盛唐气象和山水诗》,《中华遗产》2007年第9期《选堂教授<佛国集>诗艺浅探》,香港大学《华学》第九期2008年8月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杜甫的孤独感及其艺术提炼》,《陕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国学研究和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古典文学研究为中心》,《中州学刊》2007年第1《汉唐诗人的游仙世界》,中华书局《文史知識》2006年第3期《探索诗歌分体研究的新思路—以诗骚体式研究为例》,《人文中国学报》总第11期“名贤讲席”2005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页181-200《力求摆脱依傍的唐传奇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澄怀观道,静照忘求——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照方式》,《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盛唐诗通论》,《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日本吴乐「狮子」与南朝乐府》(国际合作),《唐研究》2004年12月总第10期,页111-138《从唐乐谱和姜谱的关系看词的音乐背景》(国际合作),《文史》2004年第2辑,页143-173 《唐代女舞<玉树后庭花>及<霓裳羽衣舞>之舞容考》(国际合作),北京大学《唐宋妇女与社会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一个历史阶段的标志――从两部<中国文学史>看文研所对文学史研究的贡献》,《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学术是他生命的第一需要――怀念松浦友久先生》,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诗文论丛》第21集,中国诗文研究会东京2002年12月《关于查找马勒<大地之歌·青春颂>出处的浅见》,《马勒大地之歌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通新旧之学 达古今之理》,《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让研究者静下心来做学问》,《江汉论坛》2002年11月《魏晋游仙诗研究的新创获》,《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说古典诗词的“奇思”及其艺术表现》,《北大讲座》第一辑2002年,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论坛》节目2001年11播放《文学遗产的古为今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2001年3月28第2版《世纪之交看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唐诗研究百年的走向和得失》,《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世纪之交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日本唐乐舞“罗陵王”出自北齐“兰陵王”辨》(国际合作),《唐研究》2000年总第六期《关于古乐谱和声词配合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国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六期《敦煌舞谱对舞结构试析――兼论谱字的解释》(国际合作),《敦煌吐鲁番研究》1999年第4卷《天平琵琶谱<番假崇>调性新探》(国际合作),《中华文史论丛》1999年总58辑《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 (国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关于李白文的两个问题》(国际合作),日本《明海大学外国语学部论集》1999年总第11集 《关于古乐谱解读的若干问题》(国际合作),《燕京学报》1998年新5期《论谢灵运及其对后世山水诗的影响》,《中华文史论丛》总第49辑,1992年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