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生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1990年9月至1994年6月,在湖北师范学院政治系读本科1996年9月至2002年6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1994年7月至1996年8月,在湖北师范学院任教2004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研究成果著作:1、《侦查程序原理论》(41万字),获2002年度中流文教基金会与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奖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刑事诉讼的宪政基础》(34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刑事诉讼法关键词》(23万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译著:《新西兰2011年刑事诉讼法》,载《各国刑事诉讼法(大洋洲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6年版。荣誉奖励1、论文《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约2.5万字,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2、论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必须突破的理论误区》(约3万字,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2009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3、论文《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约2.5万字,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2014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4、论文《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约2.8万字,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三等奖。5、论文《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约1.8万字,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2005年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6、2016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7、2017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闫若铭同学撰写的毕业论文《刑事诉讼律师庭外言论规制问题研究》)。8、2017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要宪亮同学撰写的毕业论文《刑事再审理由的分解与重构——从冤案的纠正切入》)。9、2017年,获北大法学院中伦吴鹏学术奖励。10、2015年,获北大法学院中伦吴鹏学术奖励。11、2014年,获北大法学院俊杰研究奖、洪积研究奖。12、201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院茂元学术创新奖。13、2010年,获北京大学2010年度方正奖教金。14、2005年9月,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15、2010、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专业技术岗位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支持人员。近期论文
论文:1、《证据保管链制度研究》(约2.2万字),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2、《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约2.8万字),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法制资讯》2007年第8期转载,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3、《论刑事错案的成因》(约7千字),载《中外法学》2015年第3期。4、《冤案为何难以获得救济》(约2.8万字),载《政法论坛》2017年第1期,《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5期全文转载。5、《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约2.5万字),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4期转载,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2014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6、《逮捕的中国问题与制度应对——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制度的修改为中心》(约3万字),载《政法论坛》2013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5期转载。7、《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问题与域外经验》(约1.5万字),载《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3期转载。8、《冤案的成因与制度防范》(约3.5万字),载《政法论坛》2011年第6期,《律师文摘》2012年第1、2辑转载。9、《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的限度》(约3.3万字),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2期。10、《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刑事诉讼的挑战与制度应对》(约3.2万字),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3期。11、《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必须突破的理论误区》(约3万字),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2009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一等奖。12、《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约2.5万字),载《现代法学》201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1期转载。13、《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约2.5万字),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4期转载。14、《中国司法鉴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侦查机关鉴定机构的设置为中心》(约3万字),载《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1期转载。15、《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约1.4万字),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5期。16、《中国减刑、假释程序之检讨》(约1.7万字),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17、《论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保障机制》(约1.8万字),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4期,《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0期转载。18、《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权之保障》(约1.5万字),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9、《论减刑、假释裁决权之归属》(约1.3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4期。20、《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之检讨》(约2万字),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4期。21、《论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约1.8万字),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22、《论辩护方以强制程序取证的权利》(约1万字),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23、《论侦查权的本质与特征》(约1.4万字),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24、《论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之改革》(约9千字),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1期。25、《我国未决羁押的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约1.8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26、《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及准备程序研究》(与宋英辉教授合写,约1.1万字),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27、《论刑事诉讼中控方举证责任之例外》(约1.1万字),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28、《两大法系法官制度之比较》(约9千字),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5期。29、《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行为理论》(约2.1万字),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4期。30、《论直接言词原则与公诉案卷的移送及庭前审查》(约1.7万字),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3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约8千字),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2年第2期转载。32、《论刑事诉讼法的可诉性》(约9千字),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3、《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与樊崇义教授合写,约1.4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4期,司法部内参《司法行政法制工作通讯》第二号转载,人大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10期转载。34、《论侦查公开》(约9千字),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最高人民检察院内参《刑事法理与案例评析》转载。35、《慎重对待沉默权》(约7千字),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6期。36、《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犯罪率》(约9千字),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37、《根据现有证据,应当宣告聂树斌无罪》,《中国诉讼法判解》第9卷(2016)。38、陈永生:《域外法医鉴定机构设置的特征》(约9千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6期转载。39、陈永生:《论客观与诉讼关照义务原则》(约1.3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40、陈永生、叶宗耀:《刑事错案防范机制之建构》(约7千字),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41、王汀滢、陈永生:《论未决羁押的审查程序》(约1.2万字),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42、瓮怡洁、陈永生:《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约9千字),载《人民检察》2010年3月下半月。43、陈永生、瓮怡洁:《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约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7年9月上半月号(第17期)。44、陈永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检警关系的影响》(约3千字),载《人民检察》2006年11月下半月号(第22期)。45、陈永生、蔡其颖:《控制下交付的历史沿革探析》(约8千字),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46、樊崇义、陈永生:《科技证据的法定化》(约9千字),载《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47、陈永生、叶宗耀:《考问美国“棱镜”、“肉食者”监控项目》(约9千字),载《侦查论坛》2014年第12卷。48、陈永生:《公安司法人员的知识素养与刑事错案》(约1.1万字),载《侦查论坛》2011年第10卷。49、陈永生:《刑事程序中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约4.5万字),载陈兴良教授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0、陈光中、陈永生、陈学权:《中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一编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的修改建议与说明》(约2.5万字),载《诉讼法论丛》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51、陈永生:《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与经费问题检视》(约1.5万字),载顾永忠主编:《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实践与国际视野》,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52、陈永生、宋志军:《完善刑事诉讼制度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约2.2万字),载《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3、陈永生、瓮怡洁:《刑事诉讼中公民权利宪法保护的理论基础》(约9千字),载《刑事诉讼法哲理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4、陈永生:《历史视野中的刑事质证权》(约8千字),载《寸心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5、樊崇义、陈永生:《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与完善》(约6千字),载《中国律师》2005年第12期。56、陈永生:《国外陪审员如何“陪审”》(约3千字),载《环球》2005年第11期。57、陈永生、王源:《如何构建合理的强制医疗制度》,载《法制日报》2011年9月13日,第10版。58、陈永生:《新西兰刑诉法区分犯罪类型设置不同程序》(约2千字),载《检察日报》2016年10月13日,第3版。59、陈永生:《域外司法经费:管理相似保障充足》(约3千字),载《检察日报》2015年3月3日,第3版。60、《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比较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第3期。61、《公正: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最高追求》(与樊崇义教授合写,约8千字),载《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第2期。62、《中国内地与香港刑事管辖冲突及解决》(约8千字),载《山东法学》1998年第2期,人大法学复印资料《国际法学》1998年第4期转载,并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8年“华增”科研奖学生类三等奖。63、《秘密监听之研究》(约9千字),获首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诉讼法论丛》第5卷发表。64、《侦查体制比较研究》(约1.1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65、《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契合与背离》(约1.7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66、《论检察机关的性质》(约1.7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67、《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检察机关之比较》(与宋英辉教授合写,约1.4万字),载《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年第1期转载,《检察学论丛》2000年第1期收录。68、《交叉询问制度研究》(与樊崇义教授合写,约1.6万字),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1年第1期。69、《论陪审制》(与姜小川教授合写,约5万字),载《刑事法评论》第7期。70、《刑事证据前沿问题研究》(与樊崇义教授等合写,约9万字),载《证据法学论坛》第1、2期。71、《诉讼平衡论》(约1.8万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4卷。72、《论法律真实》(与锁正杰合写,约2.2万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卷。73、《对我国刑事诉讼若干问题之检讨》(约3万字),载陈兴良教授主编《中国死刑检讨》,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74、《论侦查的期间限制与疑案处理》(约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12期,被评为《人民检察》2002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75、《论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约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8期,被评为《人民检察》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76、《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约5千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77、《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与完善》,载《中国律师》2005年第12期。78、《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具体应用》(约1.1万字),载《刑事司法指南》2003年第1辑(总第13辑)。79、《论补强证据规则及其具体应用》(约7千字),载《刑事司法指南》2003年第2辑(总第14辑)。80、《论推定规则及其具体应用》(约8千字),载《刑事司法指南》2003年第3辑(总第15辑)。81、《科技证据及其运用》(约7千字,与樊崇义教授合写),载《刑事司法指南》2004年第3辑(总第19辑)。82、《从口供本位到物证本位》(与樊崇义教授合写,约6千字),载《检察实践》2000年第3期。83、《科技证据的法定化》(与樊崇义教授合写,约9千字),载《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84、《对刑讯逼供的三重分析》(约9千字),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85、《论侦查终结》(约7千字),载《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86、《国外陪审员如何‘陪审’》(2千字),载《环球》2005年第11期。87、《论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完善》(约7千字),载《法大成人教育》1998年第4期,并被樊崇义教授主编的《刑事诉讼法专论》一书收录。88、《一事不再理与中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解决》(约6千字),载《研究生法学》1998年第1期。89、《论反贪侦查模式的转换》(约4千字),载《检察日报》2000年2月2日,第3版。90、《论当庭认证》(约3千字),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12月18日,第3版。91、《错误该由谁证明》(约2千字),载《南方周末》2000年6月23日,第5版。社会兼职:兼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证据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实证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警察学院兼职教授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