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富业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2008.7—2008.12 通化师范学院任教2009.1— 今 渤海大学任教2017.1—2017.7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访问学者、客座教授2014.6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2008.6 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6 毕业于渤海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定向和科研方向美术史论、艺术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科研项目Ø 省(部)级1.《阜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模式研究》,2009年辽宁省社科联,结题2.《辽宁沿海经济带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2010年省社科联,结题(二等奖)3.《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2011年辽宁省社科联,结题(二等奖)4.《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化发展研究——兼及日本的经验与探索》,2012年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结题5.《辽宁省部分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2014年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结题6.《辽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研究》,2014年辽宁省社科联,结题7.《辽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2015年辽宁省社科联,结题8.《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结题9.《文化产业视阈下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6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结题10.《从宜兴到喀左:文化人类学视野下辽宁少数民族地区紫砂特色产业发展研究》,2016年辽宁省社科基金,在研11.《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路径问题研究》,2017年辽宁省社科联,结题12.《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2017年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二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项课题,结题13.《辽宁“非遗”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8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在研14.《满族剪纸艺术创作》,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在研Ø 市级1.《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009年锦州市社科联,结题2.《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类影视题材的挖掘与利用》,2010年锦州市社科联,结题3.《锦州天后宫建筑遗产保护研究》,2011年锦州市社科联,结题4.《以世园会为契机,打造辽西旅游文化中心的对策研究》,2012年锦州市社科联,结题5.《“十八大“精神指导下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2014年锦州市委统战部重点课题,结题6.《锦州地区中华老字号的保护研究》,2014年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结题7.《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研究》,2015年锦州市委统战部重点课题,结题8.《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研究》,2016年锦州市委统战部重点课题,结题9.《锦州市民营文化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2017年锦州市委统战部重点课题,结题10.《统一战线视阈下利用“非遗”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2018年锦州市委统战部重点课题,结题11.《伪满时期日本关于锦州研究的资料整理与汇编》,2018年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结题Ø 校级1.《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方向)建设研究与实践》,2009年渤海大学教改项目,结题2.《东北亚走廊遗产廊道构建与保护研究》,2014年渤海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在研3.《“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在<博物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14年渤海大学教改立项,结题4.《转动课堂模式下提高绘画专业大班型理论课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以<艺术概论>为例》,2017年渤海大学校改立项,在研主要专著1.《民俗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第一副主编2.《守承文化之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版,参编3.《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合著4.《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独著 获奖及称号1.渤海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2.《高句丽王城:五女山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新论》,2009年辽宁省史学会论文三等奖3.《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010年锦州市政府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4.《“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2011年渤海大学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5.《“锦州苹果”文化产业在锦州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及作用》,2011年锦州市委宣传部论文优秀奖6.2014年,指导“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获一等奖,国家文物局7.《辽宁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14年锦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8.《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14年辽宁省历史学会优秀论文奖9.《辽西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16年锦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12月10.剪纸作品《关东妞妞》获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银剪刀奖”,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2016年9月11.《多元主体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的对策》,中国高等教育协会论文三等奖,2016年12月12.剪纸作品《满族吉祥格格》获第八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美术造型类三等奖,2017年2月13.剪纸作品《关东小子》获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铜奖,2017年6月14.剪纸作品《关东风情》,获“潼关杯”剪纸大赛金奖,2017年9月15.《系统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协会论文二等奖,2016年12月16.《高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辽宁省教育厅论文二等奖,2018年1月17.《专业赛事驱动教学——绘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渤海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3月 其他(个人成果学术评价等)学习与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经过本、硕、博的不同阶段学习,我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涉及管理学、历史学、民俗学、艺术学等等,除主攻文化遗产保护、美术史论外,还关注艺术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学术研究的多样性与交叉性必然激发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思维,愿共勉。研究领域
美术史论、艺术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近期论文
CSSCI来源期刊1.《东北满族民俗剪纸》,《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2.《团花锦簇剪纸》,《艺术评论》,2016年第5期3.《满族民俗剪纸》,《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4.《团花剪纸》,《编辑之友》,2016年第5期5.《东北满族民俗剪纸系列之一 之二》,《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6.《关东民俗剪纸(一)(二)》,《学术交流》,2016年第12期7.《剪纸作品(一)(二)》,《学术交流》,2017年第12期8.《于富业作品》,《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6期Ø 北大核心期刊1.《论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5期2.《辽宁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2期3.《我国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生态环境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4.《利用国际档案日促进世界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兰台世界》,2014年9月刊5.《文化产业背景下满族剪纸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四川戏剧》,2018(5)Ø 学报及其他省级期刊1.《文化遗产学研究对象分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2.《论吉林省朝鲜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3.《论巴中市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史杂志》,2009年5期4.《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国名城》,2010年4期5.《大连旅顺口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名城》,2010年12期6.《论复州皮影的保护与利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5期7.《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渤海大学学报》,2012年4期8.《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对中国传统工艺保护的意义》,《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9.《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与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之异同研究》,《沧桑》,2014年第2期10.《中国传统工艺的演进模式与传承特点》,《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1.《本溪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保护与传承研究》,《沈阳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13.《辽西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12期14.《“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在<博物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15.《“掌上博物馆APP”教学设计研究》,《旅游纵览》,2016年第4期16.《“辩论赛进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7.《东北亚萨满教信仰文化符号及在萨满剪纸教学中的应用》,《渤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18.《南京神策门段明城墙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9.《文化产业视阈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20.《辽宁工艺美术市场特征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1.《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22.《朝阳红土泥塑发展策略研究》,《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理事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文化社会学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专业建设委员会顾问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