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屏,女,粤剧旦角。1947年从艺,师承林超群,应工粤剧花旦。先后在广州“胜寿年”、“大利年”、“非凡响”、“红鹰”等剧团演戏,从1957年起在湛江工作,历任湛江市粤剧团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湛江市政协副主席、广东省剧协副主席等职。孔雀屏去粤西,可以说是1957年广州粤剧界的一件“奇事”。孔雀屏正值妙龄,是最红的太阳升粤剧团里的台柱之一。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她曾考虑“跳槽”到羊城粤剧团担任正印花旦,“在太阳升,我是第二花旦,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要么演罗家宝的妈、要么演林小群的丫鬟,自己总觉得还想上个台阶。”可是,在等待工作交接时,当时湛江地区粤剧团的老团长找上门,央求孔雀屏支持他们三个月——当时粤西的粤剧演员纷纷往广州跑,情况十分困难。心软的孔雀屏只好答应,走到阳江,就想打退堂鼓了,她担心自己会禁不住观众那殷切的目光和掌声,走不回来。果然,孔雀屏彻底被粤西观众的热情所征服。一到演出,锣鼓未敲,露天广场上就已经等着上万名观众了;山区的夜晚,山民们点着火把步行几十里来看演出,那蜿蜒在山岭间的“火龙”为孔雀屏点燃了事业的新希望。她思量再三,毅然决定留下来。留在湛江,执拗的孔雀屏又干了一件“奇事”——三次要求“减薪”。初到湛江,孔雀屏每月工资是600元。当时,1毛钱能买3个鸡蛋,而湛江粤剧团的老演员月工资也不过90元,孔雀屏坐不住了。她把降工资作为留下来的条件提出来,要求降到200元,几经商量定为400元;一年后,她在地区大会上作为先进代表发言时公开要求减薪至100元。最后,她的月工资降到了140元。此后的40多年,孔雀屏足迹踏遍粤西大地,她成为红土地上无人不知的“雀姐”、“孔老板”。孔雀屏戏路极广,除擅演青衣行当剧目外,以刀马旦、泼辣旦应工的剧目也驾驭自如,戏行中人称“万能旦后”。她扮演的“龙母”、大脚“马娘娘”、“李双双”都令人难忘。1960年首次公演粤剧《悦诚龙母》,饰演粤剧《李双双》等主要角色。偏处粤西,孔雀屏却荣幸地三次见到周恩来总理,这让她得到了极大的鼓励。1960年,孔雀屏在湛江演出反映抗击法国殖民者的《寸金桥》,周总理大为欣赏。临上飞机离开广东之前,总理还说:“此戏可与电影《林则徐》媲美,如果能把时间压缩到两个半小时(当时的粤剧都是三小时一出),我还想再看一次!”没过几年,孔雀屏参加全国农村优秀剧目展演,周总理又在广州观看了她演出的粤剧版《李双双》。第二天在羊城宾馆接见演员时,总理一眼认出了孔雀屏这位南国“李双双”,笑着说:“电影里的北方李双双是边擀面条边和丈夫拌嘴,你改成边搓汤圆边吵架,很有南方的生活气息,改得好啊!”进入20世纪90年代,年事渐高的孔雀屏慢慢淡出舞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粤剧衰微了”、“后继无人了”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孔雀屏又坐不住了。孔雀屏和一位来自北方的武功技艺老师商讨,尝试用强化、短期培训学员的方法,先打好武功基础,经过筛选、观察,优者留用。消息传开,湛江附近乡镇有不少乡亲携同儿女前来面试。仅仅七个月后,二十多个“小不点”们首次来到羊城参加国际粤剧节,筋斗多高、多难也难不住他们,举座沸腾。十多年来,通过办班培训、以团带班、以师带徒等方式,孔雀屏的小孔雀培训班先后培养了400多名青少年粤剧演员。小孔雀培训班两次参加广东省粤剧演艺大赛和广州羊城国际粤剧节、两度赴香港参加香港国际儿童艺术节。有人说,孔雀屏是借粤剧之力为粤西的穷孩子建起了一个“希望工程”。她的“小孔雀”,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困难家庭,只要是身形、长相能过得去,孔雀屏都敞开大门,把他们从饥饿、辍学的边缘拉回来,管吃管穿,教文化授技艺。孔雀屏带着大团——湛江粤剧团,拼命演出支撑开销。孩子们长得快,戏装常常要随之更新,为了节约开支,孔雀屏每次到广州都忙着跑布料市场,在灰尘满天的仓库里翻寻最价廉物美的布匹,所有戏装头饰都是由她巧手缝制。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剧协第七届副主席、广东省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市粤剧团团长。因肺癌医治无效,于2006年在广州逝世,享年72岁。
出生:1934年,农历甲戌年逝世:2006年5月5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初八日,22时50分
标签: 粤剧正印花旦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