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桂月娥(汪玉琴)
2023-08-11 12:52
  • 桂月娥(汪玉琴)
  • 桂月娥(汪玉琴) - 黄梅戏旦行演员-资料-图片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桂月娥,女,黄梅戏旦角。原名汪玉琴。安庆市人。家住吕八街,家境贫苦。于1944年师从舅父潘泽海先生习艺,又受训于京剧艺人张桂山、斯子和先生之武功教习,朝夕磨砺不息,奋发求强。于新中国成立前已是驰誉皖江南北的“黄梅调三大坤角”(丁翠霞、阮银枝、桂月娥)之一。1950年,她组班在安庆大观亭剧场先后主演《红娘子起义》、《木兰从军》、《樊梨花》、《唐明皇游月宫》、《玉蜻蜓》等,在角色表演上以神形兼备的严格要求,潜心揣摩具体人物心境变化过程,在表演程式、服饰、道具上力求探索革新(如在《唐明皇游月宫》中即与陈炳炎先生借鉴“西洋舞步”化合表演),使得一向称为“小戏”的黄梅调,在安庆城乡广大观众中耳目一新,上座连日爆满。时《安庆新闻》报“文艺版”曾为《红娘子起义》的演出刊发了几篇评论文章,褒扬有加。1952年初,她与老艺人桂椿柏组成宜城剧团(后易名新民剧团),在铜陵县大通镇演出。时值县政府执行国务院“戏曲三改(改人、改制、改戏)”,即申请登记被“落户”。1954年她主演《秋江》、《荞麦记》,参演《拷打红梅》相继参加了安庆地区、安徽省、华东地区首届戏曲会演。1956年安庆地区黄梅剧团成立,被借调一月。其间,挂牌主演《小辞店》,票房前仍人头攒动,拥挤火热。嗣后,配合剧团行政领导,率铜陵县黄梅戏剧团长年辗转演出于湘、赣、鄂、苏诸地,以《天仙配》、《嫦娥奔月》、《相思树》、《秋江》为主要优秀剧目,和严云高先生(号牌剧务),促使一个个才俊新秀置身于舞台中央,渐渐崭露头角,致各地观众兴起“黄梅戏热”,有湖北2人、江西3人、江苏4人看戏后“纠缠”追随剧团,积极要求参加,其中一人尚毅然舍弃了国家干部身份,圆了“喜爱黄梅戏”的梦。1958年铜陵市、县合并,她被正式任命为铜陵市黄梅戏团副团长,主持业务,此间,《党的女儿》、《红色种子》、《母亲》、《刘介梅》、《黎明河边》相继排练演出。是年至翌年,将演职员组成两个队,肩挑服装道具送戏下乡,足迹踏遍了铜陵地区所有村落,博得领导和广大观众“一条扁担挑铜陵”的赞誉。1960、1962年,太平、滁县建立黄梅剧团,全员至铜陵接受业务辅导,她俱精心组织安排得井井有条。“文革”其间,她首当其冲被批斗,三番五次地写检查,业务资料和剧团戏服尽被付之一炬。1969年夏,她和21名演职员被下放农村,插队劳动,4年后她被调回团,参加《杜鹃山》的排练,复上舞台。1976年10月,“四人帮”覆灭后,她笑逐颜开,心花怒放。次年,她便积极谋划复排《天仙配》、《女驸马》,全力奔走于合肥、安庆、铜陵之间。谋剧本,找曲谱,购服装,她不辞劳苦、竭尽心力的精神感染了全团成员“凝成一股绳”。1978年10、11月,这阔别十余年的经典剧目、撩人欲醉的黄梅戏相继在铜陵、南京市工人文化宫日夜上演,南京不少观众竟连看两三场(期间,文化宫隔壁的电影院正热映日本故事片《追捕》,南京市越剧团竺小招在恢复演出《盘夫索夫》),《女驸马》剧终,观众叫好掌声迭起,帷幕几次开合。站在幕牙旁的桂团长泪花晶莹,演职员们笑语不息,连日排练的疲惫被演出成功的喜悦抵消得无影无踪。1982年初,铜陵县党政府领导为使剧团后继有人,决定创办学员培训班。桂月娥喜形于色,受命招考重任,组成小组,在安庆、怀宁、贵池、青阳、南陵遴选“好苗子”19人,从团内抽调业务骨干和聘请京剧武功教师、中学语文老师,借鉴省内外艺校先进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实施教学。2009年在铜陵县城北去世,享年83岁。[1]参考文献及注释^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f4413e640aa446b9397c2f1168c7a711318947a18e7f9386.html 梅苑寿星悄陨落——忆黄梅戏著名老艺人桂月娥

出生:1926年,农历丙寅年逝世:2009年5月8日,农历己丑年四月十四日,凌晨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