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武炎,男,湘剧净角。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梨园世家里,父亲是湘剧琴师,大姐董筱艳是湘剧花旦,二哥董海奎是文武小丑,其弟董少华既是武旦演员,又是一位优秀的戏曲导演,夫人王艳雪也是一位花旦演员。因自小家道贫寒,兄妹众多,虽然姐姐和哥哥分别学戏,但父母却把他送去学粮食业务。由于当时世道艰难,粮食业不景气,1935年,在姐姐的帮助下,他投身梨园。初从师孙清富,后又向黄菊奎学习唱工。主攻大花脸、二花脸和紫脸戏。董武炎从小聪明过人,在跑龙套时就留意揣摩老前辈的演唱技艺,在学戏、看戏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抗战期间,董武炎跟随戏班边学戏,边逃难。后来在益阳参加了抗日宣传队,以戏曲救国。1939年,董武炎在长沙参加了田汉组织的湘剧抗敌宣传第二队,演出田汉创作的《土桥之战》等剧目。在湘剧抗敌宣传第二队他受了黄菊奎、陈绍益、徐初云等名师的指点,眼界大开。1941年入中兴湘剧团继续进行抗日宣传。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工作团。1953年10月,董武炎赴朝慰问演出,节目《拨火棍》、《三岔口》特别受欢迎,《拨火棍》在朝鲜战场上演了100多场。从朝鲜战场回来后,董武炎进入了湖南湘剧团。1955年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他凭借扮演《拨火棍》中之孟良,荣获一等演员奖。1956年,湖南湘剧团到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石家庄等地巡回演出,《拨火棍》、《醉打山门》等湘剧受到各地群众青睐。毛泽东、周恩来、贺龙、邓小平等都观看过董武炎表演的湘剧节目。此后,湘剧《生死牌》等剧目被拍成了电影,借助于巡回演出和电影,湘剧的影响在全国迅速扩大。1961年春天,毛泽东来到长沙,董武炎特意为他清唱了《御果园》选段,听毕,毛泽东连声称谢。“文革”期间,董武炎下放到道县,远离了他心爱的舞台。“文革”结束后,董武炎才回到长沙,重新登台演出。晚年时,董武炎全心全意地培养湘剧后备人才,忙着录音录像,进行教学演出,把自己的拿手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青年演员。他时常把弟子叫到家中,手把手地教授唱腔身段。即使有弟子一时半会没法领悟,他也不厌其烦,一遍遍讲解示范。董武炎擅长演的角色很多,如《造白袍》中的张飞、《访白袍》中的尉迟敬德、《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李逵闹江》中的李逵,都是他经常演出的拿手好戏。《生死牌》中他扮演反派主角贺总兵,不仅到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还拍成电影,在全国都有影响。《百花公主》中他演老将巴兰,袁世海看后评价,“董武炎的花脸演得真好!”董武炎在艺术上始终敢于创新,不墨守成规,他塑造的各种人物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拨火棍》中孟良的表演,既具传统艺术表演特点,又有人物性格和舞蹈艺术的创新。《访白袍》中的尉迟敬德一角,过去没有什么舞蹈动作,经董武炎加工整理后,剧中增加了很多舞蹈程式,做到了唱、做、舞三结合,大大强化了舞台艺术效果。《装疯跳锅》中之蒯通一角,是湘剧大花脸中集表、唱、讲三位一体的重头戏,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是难以胜任的。除了表演,董武炎在探索、改革湘剧花脸的演唱方面,也作出了不少努力。过去湘剧的花脸演员重喊叫功夫,即强调“虎音”。湘剧花脸的喊叫确有特点,但在演唱方面不及京剧花脸那样吐字清晰。董武炎主张改革时既要保持好的传统,又要剔除那些不适合时代的弊端。他汇湘剧大花、二花及紫脸于一体,自创唱派,目的就是要使观众能听清听懂唱词。他在演唱中讲究共鸣,去掉传统唱法中的沙音和炸音,发展膛音和虎音,把湘剧花脸的唱腔推进了一大步。2012年去世,终年87岁。[1]参考文献及注释^ http://ent.sina.com.cn/j/2012-09-13/11523740603.shtml 湘剧泰斗董武炎9月2日去世 享年87岁
出生:1925年,农历乙丑年逝世:2012年9月2日,农历壬辰年七月十七日
标签: 湘剧净行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