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焦菊隐(焦承志)
2023-08-11 12:37
  • 焦菊隐(焦承志)
  • 焦菊隐(焦承志) - 京剧教师-资料-图片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焦菊隐,男,京剧教师。原名焦承志,生于天津。他的父亲是破落官僚子弟,在一个盐号里当管帐的助理。焦菊隐的童年是在贫民区的大杂院中度过的,社会动荡不安,父亲收入菲薄,弟兄姐妹众多,生活困难使他经常到施粥棚里讨些稀粥果腹。他幼年失学,10岁才进入省立第一小学的大门。小学毕业以后,父亲要他去当学徒,倔强的焦菊隐执意不肯,遭到父亲的痛打,仍不屈服。由于哥哥的苦苦求情,父亲才勉强同意他去读书。在中学时,他十分勤奋、刻苦,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入北京燕京大学。“五四”运动影响着焦菊隐,他努力汲取新思想,酷爱演剧活动,还为自己取了个艺名菊隐。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才华都贡献给祖国的戏剧事业。大学毕业以后,25岁的焦菊隐就担任了中华戏曲学校的校长,他大胆地对旧式“科班”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对学生教文化课、外语课,摒弃恶习。这些对封建传统的冒犯,被贬笞为“大逆不道”,而焦菊隐毫不退缩,坚持改革,不但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演员,他自己也潜心研究中国戏曲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奠定了日后建立中国戏剧学派的知识基础。30岁的焦菊隐考入了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读研究生。他广泛涉猎西方现代文化、艺术,尤其对戏剧,剧本、导演、表演到舞台美术都做了深入的研究。3年以后他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指导他的教授要安排他在巴黎教书,可以得到优裕的生活待遇。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华北遍地烽烟。他说:“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之中,我要回去,把我学到的东西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位学冠中西的艺术家,回国以后竟报效无门,只好以翻译和教书为生,还经常遭受失业和饥饿之苦,有时穷困潦倒,贫病交加,生活十分困窘。还不时遭到反动派的打击和迫害。在这个时期,他抱病翻译了苏联戏剧家丹钦柯的回忆录《文艺·戏剧·生活》,为中国戏剧工作者学习斯丹尼斯拉夭斯墓体系,做了理论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他的建立中国表演艺术学派、建立新的剧场艺术的梦想才得以实现。他担任国家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总导演14年,导演了20多部戏,《龙须沟》、《茶韶》、《虎符》、《蔡文姬》、《武则天》、《关汉卿》、《胆剑篇》等,每部戏都展现了他的热情奔放的气质,体现了他将中国戏剧精华和西方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才华和功力。每出戏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都是精彩绝伦的演出。这些剧目穿在一起就是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光彩夺目的中国话剧艺术长廊。其中《茶馆》穿越时空,响誉海内外,成为里程碑式的剧目。焦菊隐正在艺术顶峰时期,遭遇“文化大革命”,被折磨近十年,1975年在一个阴沉、奇泠夜晚,艺术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没有花圈,没有哀乐,更没有送葬的人群,只有凛冽的寒风为他哭泣。

出生:1905年12月11日,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冬月十五日逝世:1975年2月28日,农历乙卯年正月十八日

标签: 京剧教师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