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世英,男,京剧净角。生于北京梨园世家,原名叫谭豫武。曾祖父谭志道,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嘉瑞,他在十一个叔伯兄弟中大排行老十,家里排行第五。有兄谭豫德、大姐谭淑诚、二姐谭淑娱、三姐谭凤英和妹妹谭淑英。9岁入富连成科班学戏,由五叔谭小培带去,并为他签订了《坐科关书》,内容是:“立关书人谭小培,今将侄儿豫武九岁情愿投在叶师名下为徒,学习梨园十年为满,言明关方生理任凭师父代行,十年之内所进银钱俱归叶师收用,无故不准告假回家。尚有天灾病症,各由天命。有私自逃走者,两家寻找,年满谢师,但凭天良,日后若有反悔者有中保人一面承管,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立关书人谭小培画押,中保人×××画押,中华民国十五年阴历×月×日吉立”。在富连成排名的时候,赶上“世”字科,便改艺名谭世英。入富连成后,先向孙盛文学习架子花脸,又向刘喜义、王连平学习武花脸。在14岁的那年,参加了科班演出的《珠帘寨》,饰演周德威。19岁出科后,又拜师刘硕亭,继续学习深造。20岁那年,因成绩优异,有德有才,他被留在富连成科班任教,在他教的第一批学生中有殷元和、张元奎等人。一年后,谭世英一边从事教学,一边搭入五叔谭小培的长子、叔伯哥哥谭富英戏社唱戏。以后,又先后搭入叶盛章、言慧珠、奚啸伯等人的戏班子。在演出中,既演大花脸,又演小花脸,文武兼顾。1949年2月,在天津杨柳青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大军南下,在湖南军区政治部京剧团担任导演、演员和教员等职务。他于1952年转业回到了北京,先在张君秋剧团演戏,同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京剧团工作,担任演员和教员。1956年,总政治部京剧团和西南军区政治部京剧团合并组成了中国京剧院四团,仍由总政治部管理,继续为部队服务,受中央文化部和总政治部双重领导。195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为了支援西部建设,繁荣和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该团整建制调至宁夏,来到了银川。全团数百名演职员和家属,毫不犹豫地从繁华的首都来到比较偏僻的宁夏,其中就有谭世英一家。谭世英一家去宁夏之前,一直住在北京。1949年以前,住在北平市大外廊营。之后,妻子带着子女住到了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六合胡同马家头条的娘家。1956年搬到马市大街,一年后又搬到西安门大街光明胡同,直到全家搬迁到宁夏银川。中国京剧院四团到宁夏后,改为宁夏京剧院,谭世英继续担任演员和教员。1962年4月,宁夏京剧院分为宁夏京剧团一团、二团和学员队。1966年,宁夏京剧团二团改为石嘴山市(银川矿区)京剧团。1979年10月,与宁夏京剧团重新组成宁夏京剧团。谭世英爱好比较广泛,弹打吹拉唱、生旦净末丑样样精通。他的代表作有《醉打山门》、《钟馗嫁妹》、《芦花荡》、《武大郎之死》、《秋江》、《金沙滩》等。他在演出中,工架优美,表演真切,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演什么像什么。他饰演的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深受人们喜爱。谭世英的造诣很深,在宁夏京剧院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从事教学的时间是最长的,有时候也演出,但因为要培养后人,所以他就基本上放弃了自己非常热爱的舞台,和其他老师们一起专心致志的培养京剧演员。宁夏京剧院先后为国家院团、部队艺术团体和兄弟院团输送了艺术人才上百人,为北京、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广西、河南、西藏、青海等省区兄弟剧团代培青年演员百余人,也为宁夏当地其它艺术团体培养了大批人才。五十多年来,谭世英在京剧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既教戏,又教做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京剧人才。在他的学生中,比较著名的有高长青、王长青、义维华、梁嘉禾、叶盛富等优秀花脸演员。方荣翔也曾经向他学艺。1981年,谭世英离休后,先后受山东省艺术学院和兰州艺术学校等艺术院校的聘请,教授京剧,一直到因病卧床,不能继续教学。他教授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和海外,有许多人已经成为京剧院团的骨干和京剧名家。1987年在银川因病逝世,骨灰安放在宁夏八里桥革命烈士公墓。
出生:1918年,农历戊午年逝世:1987年5月15日,农历丁卯年四月十八日
标签: 京剧净行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