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汪桂芬
2023-08-11 12:01
  • 汪桂芬
  • 汪桂芬 - 京剧生行演员-资料-图片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汪桂芬,男,京剧老生。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又号叔坪,又号晏亭,小名惠成,绰号汪大头;原籍湖北汉阳府汉川县人。昆季三人,兄惠元、惠恒皆外行。父汪年保,号雨楼,四喜部著名武老生,后掌春台部,与任七十、杨月楼、俞润仙、谭鑫培为同时人物。年保原配吕氏;继娶蒋氏,即名昆旦蒋兰香号芷沅之胞妹。桂芬生时,人咸以“大头”呼之。九拜昆生春茂堂陈兰笙为师,同门师兄弟如:陈兰笙子名武生陈桂宝号丹仙、青衣兼武旦韩桂喜号凤仙、花旦兼小生陈桂寿号蟾仙。桂芬初学青衫兼老生,后改老旦。十八岁满师后,因倒嗓投樊景泰门下改习文场胡琴,樊故后,桂芬正在三庆效力,年甫二十三岁即接充程长庚琴手年余,偷学程派腔调,嗣赋闲,寄居师门春茂堂及韵秀堂尉迟韵卿处,立有聚泉山房汪寓。光绪七年(1881)七月二十八日,北城郎家胡同丙辰翰林、礼部尚书、宗室延树南宅作寿,三庆班全包堂会。经徐小香、何桂山、杨月楼邀其随往充琴手。后西城红罗厂壬辰进士、兵部郎中、奉天觉罗庆石臣宅作寿,嵩祝成班堂会,桂芬又往充琴手。因老旦梅竹轩因病未到,临时由桂芬代演《打龙袍》之李后,颇受欢迎。嗣于闰七月初三日,经春台班主俞润仙邀其搭班,遂于是月初九日在广德楼登台,演《钓金龟》;初十日《药茶计》;十一日《六殿》;十二日,同陈三福演《遇皇后·打龙袍》。此后遂于十七日起在三庆园改演老生,如《城都》、《捉放》、《长亭》、《昭关》等戏,有“长庚复活”之称。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八月间,往申江数年,至二十四年(1898)戊戌闺三月回京,仍搭春台班二年。庚子该班报散,即未搭班,专应外串堂会,有“八不见”之名,因邀其演戏应允后,临时即不见面,故有是称。嗣因二十八年(1902)壬寅十月初十日孝钦后(慈禧)生日,传进升平署供奉内庭。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发展,成为“汪派”。汪桂芬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其唱腔激昂雄劲,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人物时,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而不是只单纯强调其悲凉凄苦的感情,如《文昭关》的伍子胥和《骂曹》的祢衡。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别于其他派别,如《武家坡》中“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一段,各派均唱西皮原板,汪桂芬则采用西皮散板,来状写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边随机应答的情景。又如,《伐东吴》中黄忠的唱段则在二六板中交替使用正、反西皮唱腔来渲染这次战役败局的无可挽回的气氛,增加戏的感染力。唱腔中遇到必须拔高时,汪桂芬不使用较软的上滑唱法,却是凭丹田气催动声音喷薄而出,具有宏大的气势。做工方面,他发扬了程长庚端凝肃穆的风格,注意体现剧中人物的身分,如对关羽、鲁肃等形象的描绘便突出了他们典雅凝重的气度。汪派常演的剧目极多,代表作有《长亭会》、《文昭关》、《战长沙》、《让成都》、《华容道》、《天水关》、《捉放曹》、《骂曹》、《朱砂痣》、《三娘教子》、《群英会》、《取帅印》、《双狮图》等,还有一部分老旦戏,如《打龙袍》、《钓金龟》、《游六殿》等。汪桂芬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程门三杰,此三人中孙菊仙年龄最大,谭鑫培次之,汪桂芬最小,但他去世最早,因而对他的文字记载也比较最少了。罗亮生说庚子前在上海天福茶园看过他的戏,只记得他演《打鼓骂曹》中饰演祢衡,用的是场面上的堂鼓,不同于后来,即谭鑫培演此,也是特制的花盆式大鼓。汪桂芬且擅演老旦戏,在天福茶园曾和李长胜合演《断后龙袍》饰李后很受欢迎。不过当时罗尚年幼,对他的唱工不能领会,直到后来在北京同仁堂药铺,听了乐家收藏的汪桂芬《硃砂痣》和《捉放曹》的腊筒,才觉得汪调与人有别,贵在嗓音运用得法,不仅高低音都动听,其中音尤佳,韵味之足如饮醇酒,有独到之处,非谭、孙所能及。赵如泉说:“我父亲赵祥玉唱架子花脸曾与汪桂芬同班,由于这层关系我曾为汪配演过《硃砂痣》剧中的娃娃生,照剧情娃娃生要向扮演韩员外的汪桂芬叫声‘爹爹’,当时只见汪脸上突然出现一副惊奇的神气,以乐不可支的口气答应了一声‘嗳’,就是这一‘嗳’字,声音清脆,如穿云裂石,震耳欲聋,把我吓得几乎要哭出来。可见汪桂芬不仅是唱腔,白口、做工也具有深厚功底。”赵如泉又说:“汪桂芬在上海时期,寓所外面经常有许多戏迷聚集在那里,偷听他吊嗓子。因为汪每天起床后必自拉自唱吊上几段,习以为常,戏迷们掌握了他的生活规律。不过他的性情古怪,要门外没人时才肯吊嗓子,戏迷们就躲藏在隐蔽地点,并且讲好必须屏息静听,不可出声,以免被他发觉。有一天,他在吊《文昭关》,门外戏迷听得比在戏园买票还过瘾,内中忽有一人情不自禁叫起好来,汪桂芬发现有人窃听立即停弦,叫好人成了众矢之的,竟然被他身旁的人打了一个嘴巴,其他诸人也群起而攻之。此人急忙分辩说:‘你们打我自然有理,但是我听他唱得好,不叫好会把我憋死。’可见当时汪调之受人欢迎了。”从前也有人传说,汪桂芬最恨观众叫好,其实并不尽然,赵如泉说:“在前清末年,有很多各地驻沪的客帮,其中以北方人居多,大都嗜好京剧,当时上海戏园全靠这批客帮观众捧场,每逢有新角来沪,都先由案目陪同演员去客帮拜客,以兹联络感情。后来上海一直有拜客之风,就是从那时开始。客帮中的观众当然也良莠不齐,欣赏艺术的人固然多,喜欢起哄捣乱的人也不少。汪桂芬对后者非常厌恶,为了对付这帮人,有一天他故意‘泡汤’唱念象背书一样,这样一来起哄的人反而闹不起来。第二天他开始唱的很好,等到台下一乱叫,他就又用这个办法来对付他们,好在他不出差错,台下无法喝他的倒彩。几天以后这帮人共谋对策,想法子要触触汪的霉头,准备在汪出场后一哄而散,来坍他的台。那天正是他演拿手好戏《文昭关》的日子,当东皋公唱完落坐将要上伍员的时候,这帮人就不约而同地一齐起身走了,待听到汪在幕内一声‘马来’,觉得比往常精彩,这帮人走到半路又停住脚步。等到汪上场后一句‘伍员在马上怒气冲,逃出龙潭虎穴中’,这帮人竟不由自主地又都回到原位,乖乖地听完了整出戏,可见他的艺术魅力之强了。”据赵如泉说,汪桂芬艺术虽好,脾气很坏,最大的缺点是不受信用,不仅在北京前门外打磨厂福寿堂有过临场逃遁辍唱的怪事,即在上海天福茶园,也有戏园卖了满堂,他却装病不到的事情,还有一次上海丹桂茶园的老板刘维忠,挽熊文通做中人,预付他包银三百两,立下字据作为他下次来沪演出的定洋。不料他再来上海却在另一家戏园登台,为此讼诉于上海会审公廨,结果判决杖汪一百,掮枷游街示众,这件事确属事实,很多人亲眼看过汪大头披枷戴铐在大马路(即今南京东路)游街,一时传遍申江。汪派唱工要求嗓高气足,传人不多,最有成就的是王凤卿、郭仲衡,私淑者是汪笑侬。老旦谢宝云、花脸刘永奎亦曾学汪。此外,北京票友邓远芳和天津票友刘叔度、刘贯一(刘永奎子)等也有一定成就。后因晚年好道,常服道衣,自称“德生道士”,独居东单牌楼米市大街甘面胡同西口路北元通观内,即故于其中,年四十九岁。妻王氏,大兴人,有女二人。

出生:1860年9月28日,咸丰十年(庚申)八月十四日,酉时逝世:1908年6月10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五月十二日

标签: 京剧生行演员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