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今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
门荫入仕,补任太庙斋郎、太子校书。后汉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世宗时期,出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建立后,担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知衡州。宋太宗时,担任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李昉去世,时年七十二,获赠司徒,谥号“文正”。
李昉工诗,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撰写诰命共三十余年,参与编写《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著有文集五十卷,如今已佚。
李昉人物生平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
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后周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欣喜,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柴荣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后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知衡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宋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奉命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同乡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之后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升任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被改授为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位列执政。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改授中书侍郎。雍熙北伐失利时,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赵光义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发生战事时,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赵光义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应对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出现严重的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丧事,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卧疾数日后,李昉逝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
李昉主要影响
李昉政治
李昉为人宽厚温和,不计旧恶,在相位时小心谨慎,没有显赫的名望。他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
李昉文化
李昉家聚书多汉唐故事,进《开宝通义》200卷。宋太宗时,一度兼修国史,参加修纂《旧五代史》《太祖实录》等书。一生多在三馆就职,对图籍藏储和文献掌故较为熟悉了解。利用三馆丰富藏书,参与纂辑有宋代四大类书中的《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因征引材料宏富,多古籍佚文,自汉代到宋初,多有失传之书,赖此得考见其原文。对保存古代文献资料有贡献。又开辟学馆,以延学士大夫,阅书不必见馆主,而下马入直读书。所居有园亭别墅之胜,书室坟籍环列四周,召故友名儒寓乐其中。
李昉历史评价
周世宗柴荣:吾久知有此人矣。李谷:子他日官禄当如我。
宋太宗赵光义:①李昉事朕,两入中书,未尝有伤人害物之事,宜其所享如此,可谓善人君子矣。②昉本以文章进用,及居相位,自知才微任重,无所弥纶,但忧愧而已。
宋真宗赵恒:国朝将相家能以声名自立,不坠门阀,唯昉与曹彬家尔。
欧阳修: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
王称: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较(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嗟乎!君子哉!非甚盛德蔑以加,此三人者,俱名宰相,又能引年谢事,优游林泉,以佚其老,其处进退之际,绰然有馀裕矣。
脱脱:宋太宗励精庶政,注意辅相,以昉旧德,亟加进用,继擢蒙正、齐贤,迭居相位;复进黄中,俾参大政。而四臣者将顺德美,修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可谓君臣各尽其道者矣。君子谓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校,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黄中多所荐引而不有其功,此固人之所难也。而况四臣者皆贤宰辅,又能进退有礼,皆以善终,非盛德君子,其孰能与于斯?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王夫之:①若李昉者,吾不知其何以出后于人,而致青云、依白日,极人世之通显。或怀呴呴之惠,忘覆载之恩,曾不念位晋三公之身为谁氏之身也,其忍也乎哉?非以世禄而受荣名,非以宗祧故而为养子,前之失也,补过未晚也。且夫古非尽人而有为之后者也,故礼有无后之祭焉。苟非宗子与有世禄,庙祀不因己而存亡,从子可资以继祖,则子之有无,天也;人不可以其伪干天而强为骈拇枝指者也。僭立后者非法,觊觎以忘亲为人后者非人,古所不敢不忍者也,奚容假古礼以薄于所生也哉?今之后,非古之后也。李昉之请,天禧之制,变之正也。②(宋太宗待赵普)酬赏虽隆,而终寄腹心于崛起之李昉、吕端,罢普以使死于牖下,故宗社以安。③宋自雍熙以后,为平章、为参知、为密院、总百揆、掌六师者,乍登乍降,如拙棋之置子,颠倒而屡迁。夷考其人,若宋琪、李昉、李穆、张齐贤、李至、王沔、陈恕、张士逊、寇准、吕端、柴禹锡、苏易简、向敏中、张洎、李昌龄者,虽其闲不乏侥幸之士,而可尽所长以图治安者,亦多有之。
李昉主要作品
李昉作诗沿袭中晚唐诗风余韵,效法白居易诗风,追求浅近易晓,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他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李昉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全宋文》辑有其文两卷,《全宋诗》录其有诗。《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李昉出版图书
太平广记作者名称李昉
《崇文国学经典文库: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王克贞、赵邻几、徐铉、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太平御览
作者名称李昉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据说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文苑英华
作者名称李昉
《文苑英华》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为古代诗文总集,属文学类书。宋太宗赵炅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馀人共同编纂。全书上起萧梁,下迄唐五代,选录作家近2200人,文章近20000篇,所收唐代作品最多,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九。可谓卷帙浩繁。2020年10月30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李昉轶事典故
李昉太平盛事
李昉随宋太宗出征北汉时,太宗曾驻师常山,因常山是李昉的故乡,太宗便赐他羊、酒,召群臣与李昉宴饮尽欢,乡中百姓及曾与他相交的人都参与此宴。宴会持续七天才结束,时人以此为荣。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亲自为其斟酒赐食。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李昉公正无偏
李昉喜欢结交宾客,北宋灭南唐后,南唐士人归附朝廷的人多与李昉交游。李昉向来厚待张洎而薄待张佖,李昉被罢相时,由张洎起草诏令,他在诏书中刻骨地攻击诋毁李昉,而张佖每到初一、十五却一定去拜访李昉。有人对张佖说:“李公素来待你不好,你为什么还数次拜访他呢?”张佖说:“我任廷尉时,李公刚刚执政,未曾有一事请托,这是我之所以敬重他的原因啊。”
李昉在中书省任职时,有人请求李昉选用自己,李昉虽然知道此人才能可取,但一定正色加以拒绝,之后再任用;如果此人才能不足,也一定和颜悦色地对待。李昉的子弟向他询问原因,李昉说:“任用贤能之人,是皇上的事情;如果接受他的请求,是卖私人的恩惠,所以要坚拒他,使他感恩皇上。如果不加以任用,既让他感到失望,又没有好的言辞,这是结怨的做法啊。”
宋太祖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向李昉询问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李昉不疑故友
李昉向来与卢多逊交好,对他从不怀疑。卢多逊数次向太宗诬告李昉,有人将此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等到李昉为相时,与太宗谈及卢多逊谋反案,李昉为他多作解脱。太宗说:“卢多逊经常毁谤你一钱不值。”李昉才开始相信,太宗因此越发看重李昉。
李昉思劳成疾
李昉主管诰命三十余年,因积劳思虑过度而患有心脏病,每隔数年便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后一定要过一年才痊愈。等到任宰相时,他愈是忧愁顾虑。
李昉为叔辩冤
后晋的侍中李崧,是李昉的族叔,时人称李崧为东李家、李昉为西李家。后汉隐帝时,李崧被冤杀。至宋太宗时,李崧的儿子李璨从苏州常熟县令之职赴朝待调,李昉代他为李崧辩冤,并且说:“周太祖已经替他昭雪赠官,追还他家的田宅,录取李璨为官。然而李璨年近五十岁,还任州县之职,臣从前与他同难,难道只有臣应该蒙圣明君主之恩。如果陛下能一视同仁施恩于衰微的人,那过去的冤屈就得以伸张,而继绝之恩将永远光耀史册啊。”太宗下令任命李璨为著作佐郎,李璨后来官至右赞善大夫。
李昉三世同命
李昉致仕后,在陪同祭祀南郊时扑倒,因伤寒病去世;他的儿子李宗谔任玉清昭应宫副使时,从斋戒场所得病去世;李宗谔的儿子尚书右丞李昭述,在祫祭奏告景灵宫时突然发病去世。祖孙三代都死于祭祀之事。
李昉至道九老会
李昉的居宅有园亭别墅之美,他曾召来很多朋友亲戚在家里宴饮欢乐。李昉致仕后,想仿照洛中九老旧事,当时吏部尚书宋琪七十九岁、右谏议大夫杨徽之七十五岁、郢州刺史魏丕七十六岁、太常少卿(已致仕)李运八十岁、水部郎中朱昂七十一岁、庐州节度副使武允成七十九岁、太子中允(已致仕)张好问年八十五岁、吴地的僧人赞宁七十八岁,众人商议准备集会,因遇到王小波、李顺在成都起义而中止。
李昉千叶牡丹
淳化年间,李昉家中牡丹花开,“一岁中有千叶者五苞”,格外繁盛艳丽,李昉于是置办酒席,宴请宾客,作乐赏花。这年过后,第二年内,长幼“凡五丧”。文学家杨亿认为:大概是地物反常的一种验证。
李昉人际关系
父亲:李超儿子:李宗讷、李宗诲、李宗谔、李宗谅
孙子:李昭回、李昭逊、李昭遹、李昭述、李昭适
李昉史料索引
《隆平集·第四卷·宰臣》《东都事略·卷三十二》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李昉后世纪念
李昉墓位于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标签: 五代→北宋
- 彩乃圣罗(彩乃せいら) 07-24
- 心阳希美(心陽のぞ美) 07-24
- 七绪绯美佳(七緒ひみか 07-24
- 阳野爱实(陽野めぐみ) 07-24
- 1818黄金眼郑女士 07-24
- 发际线男孩小吴 07-24
- 乔瓦尼·多梅尼科·马拉迪 07-24
- 夏尔-欧仁·德洛奈 07-23
- 板垣公一 07-23
- 平山清次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