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董槐
2023-07-14 12:44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 本名:董槐
  • 所处时代:南宋
  • 出生地:安徽定远
  • 逝世日期:1262年
  • 字号:字庭植,号榘堂

  • 董槐介绍

    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字庭植,号榘堂。嘉定进士。淳祐间,为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整肃军政、训练士卒。后为广西运判兼提刑,上守御七策;又与交趾约无犯边,还侵地、通贸易等事。历签书枢密院事、同知院事、参知政事。蒙古攻四川,他率重兵扼守夔门,对朝政边备多有建明。宝祐三年(1255),进右相兼枢密使,整顿法纪,旋为丁大全所逐。

    董槐人物简介

    董槐(?~1262)字廷植,南宋大臣,理宗朝宰相。定远县城人。体魁,宽额丰腮,有美须。少时喜习兵事,爱读孙武、曹操书,有抱负,常与人说:“我若得用,将汛扫中土,以还天子。”他还要做个像诸葛亮、周瑜样的人。父董永课子严,厌其狂,训诫道:“你不努力读书,喜欢讲大话,狂妄自高,我不愿意你成为这样的人。”经父教,槐惭愧,遂乃专心求学。始就学于叶雍门下,继又从师于儒学大师朱熹的学生辅广。董槐聪颖过人,学业长进很快,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考中进士。踏进仕途之后,历任广德军录事参军、镇江观察推官、镇江府通判、常州知再祝少州、提点湖北刑狱、常德知府、江州知州兼都督府参谋、谭州知州、沿江制置使、江西安抚司公事主管、户部侍郎、江东安抚使兼建康知府、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工部侍郎兼转运使、兵部侍郎兼给事中、宝章阁直学士、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抚使、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直到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等三十多个官职。爵位由封子、封男,到封侯、封公。董槐为官,勤政清正,政绩卓著,朝野闻名。

    嘉定十四年,董槐任广德军录事参军时,有人告富人李桷私铸兵器,暗结豪杰,心图不轨。郡守不问是否事实,就将李桷逮捕入狱,准备斩首。董槐通过查访,得知情系诬告,便同郡守说明。郡守不但不听,反说:“李桷谋反,你反为他说情,当诛族。”槐据理抗辩:“执法官吏明知李桷乃是冤案,却硬把他往死处推,难道法律规定被告人不论冤枉不冤枉,都要杀头吗?”不久,郡守因办理父丧去官,董槐负责处理郡事,迅即上书为李桷辩明案情,李得释放。

    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董槐提点湖北刑狱时,常德军中发生骚乱,守尉马彦直被围,董槐得知,亲率数道坑骑赶到现场,斥问乱者为什么这样?乱者说:“将军马彦直掠夺我们岁请。”董槐呼出马彦直,训问情实,立斩于马前;第二天,又捕斩乱者为首分子以戒。

    嘉熙三年,董槐知江州时,秋天有十几万灾民渡江流来。他召集官吏商量用储备军粮赈灾,吏员都说不能把储备军粮发给灾民吃。他说:“人民是我们的人民,用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何不可?”说服了吏员,于是,灾民得粮,重返家园。

    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董槐为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时,邕州地区经常发生少数民族扰边事件,槐上奏守御七策,对他们谕之以理,待之以诚,约定互不侵犯。并订立五项条约:“一无犯边,二归还侵地,三归还虏掠生口,四奉正朔,五通贸易。”从而改善了与边境少数民族的关系,安定了边陲。

    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董槐任右丞相时,为了利国安邦,任人唯贤是举。他向皇帝说,臣认为当下对朝政有害者有三点:一是皇亲国戚不能执行法律;二是执法大吏久居其官,作威作福;三是京城里的官吏,不约束部下,任其胡作非为。皇上不听,嫉之更甚,加上奸邪屡谗,董槐的耿耿忠言、赤诚心胆却落得个被罢免丞相的结果。

    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五月,滂沱大雨不止,年迈的董槐彻夜难眠,坐立不安,国难民灾,系于一心,终于在不住的叹息中默默忧逝。逝后,赠太子少傅,兆请浆道谥号文清。董槐葬于定远古城西北角(今为建设小学境内)。其墓大邀嚷多约三十米方圆,呈圆墩形;原有石碑,文曰:“宋许国公董槐之墓”。

    董槐人物生平

    南宋时期,定远县出了一位重要人物——董槐。董槐(?一1262)字廷植,定远县城人。他身体魁梧;宽额丰腮,留有美须;幼时就学于叶雍门下,继而又师从于儒学大师朱熹的学生庆源辅氏,后又学于国子监,嘉定六年(1213)考中进士。历任广德军录参军、镇江府通判、户部侍郎、宝章阁直学士、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抚使、参知政事,直至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等30多个官职;爵位由封子、封男到封侯、封公。他的身世在史书《宋史·董槐传》、《续资治通鉴》和许多地方志中都有重要记载。董槐为官勤政清正,政绩卓迎捉协著,朝野闻名。

    江西武宁泉溪董氏族谱有董槐所撰序如下:

    《宋·泉溪董氏原谱序》

    董氏之世素,出自唐德宗时,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讳晋,字混成之后裔也。公子四:长全道,为秘书省著作郎;次全溪为秘书省秘书郎;三全素,为大理评事;幼全澥,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学行。素则吾派祖,生子二:长曰完、次曰宥。完子三:达、逊、逵也。逊生戬,戬子五:浚、淮、涣、溥、淏。淮生子四:伯经朵狱汽辨、仲纬、叔系、季纶。经子二:廷杰、廷秀焉。秀生子二:椿与梓也。椿生子三:曰旭、曰旦、曰晃其幼也。晃生子五:羽、翦、翼、翚、羿,翚行四,生子二,谦与让也。让见唐国事日非,隐居堡道立抚州扩原。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谦仰天叹曰:“我自拜爵以来,屡受国恩,欲与国同休戚。今势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璋、佩、琨、瑗。时珪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然虽家自珪公,实由熹之令武宁始也,故曰肇迁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广。嵩之子姓守旧业,崇之子姓居同乡四都、尚漳,山广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择其地之胜者而居焉。夫自肇迁祖卜居于此,贵而不矜,富而不骄,贫而不滥,世惟礼义之是尚。呜呼,泉之源深者流必长,木之根固者叶必茂,吾族宜其流长而叶茂也。顾吾窍思之,祖宗之所爱者,子孙也,以吾叨积德于祖宗,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如吾祖宗何?因而有志辑谱,商诸族众,而众皆有难色,谓此固义举也,亦难事也。盖谱必聚族而居,春秋时会拜于墓,祭于祠,序长幼,别尊卑,得以合而序之,始可溯流而知源。今吾族属之盛,有出仕者,有居别墅者,分适四方,一时莫能遍访。且工程浩大,约费多金,恐难遂子之愿也。予曰:“否否”,从来修谱以叙世系,盖使人不忘其本,古者虽立宗子法,人究有不知其来踪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焉。至谱牒又废,而人愈不知其来踪,不过百年之久而骨肉无关,虽至亲恩谊亦薄矣,如之何不谱!至费无可虑焉,余既志存岂惜费哉!族众闻而羡之曰:“善”。由是各出支系以从事,而予亦废乎先大夫之贻产,以成金谱一帙,散诸各宗。区区此举,聊体祖宗遗爱耳。故述此以俟之后达者,特有感于斯焉。

    赐进士第累官右丞相兼签书枢密院事

    熹公八世孙槐谨撰

    董槐少年轶事

    董槐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小时候,经常与人谈兵论武,讨论事情慷慨激昂,自比诸葛亮、周瑜。他11岁那年,朝中太傅顺长江游览,来到无为县的刘家渡,正好董槐到刘家渡探亲。这一天,他盘腿坐在渡口埋头读书。太傅一行上岸至近前,董槐尚未察觉。太傅的随从喝道:“太傅至此,子还不让路?”“太傅?皇帝家的老师来啦?”董槐故作惊讶道,“我正有一事要请教呢!”太傅笑着说:“噢,遇着什么难题了?”

    董槐立起,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太傅一怔,这小童问得古怪,江湖河海,有水就有鱼;柴草灯烛,有火便有烟;高楼百木,称树得有叶;四季百花,花花有枝。口中还是回答:“烧开的水没有鱼,生气的人发火没有烟,光杆的树没有叶,江水泛花没有枝。”

    董槐点点头又摇摇头:“你不愧是皇宫中的老师,‘鱼’和‘枝’算您答对了,不过,‘烟’和‘叶’可没答对。”

    太傅只好请董槐对答。董槐一捋衣袖答道:“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围观之人闻听后个个叫好。太傅也略一拱手赞道:“小小少年,才学不浅。”

    董槐爱国爱民

    董槐为官一生,有理想有抱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爱民。淳祐六年(1246),他被朝中推荐镇守邕州(今广西南宁)。在这之前,与我临近的交趾、符奴、月乌、流鳞等少数民族经常犯边入侵,造成边塞战乱连绵,民不聊生。他到任后,采取七条措施拒敌安边,痛击来犯者后,与交趾达成五点协议:迫使对方停止犯边、归还侵地、归还掠去人口、向中国进贡、通商贸易。有理有节,交趾臣服。

    于是,烽火四起的南方平定。董槐一向勤于政事,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他都当作重要事情来办,其拳拳报国之心。

    董槐出任左司郎时回定远探亲,还为乡邻调解过一起民事纠纷。那天,何家有一少女到县衙上告算命先生污辱无辜之罪:三月十五赶庙会,何小姐在赶庙会中请算命的方先生为她算命。方先生为她算命时,所拈的一首诗是:“风流之女水边站,杨柳身子桃花面。先生算定她没子,儿子死时娘不见。”县官闻言,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坐在一旁喝茶的董槐解说道:“他这是称赞你为荷花呀!虽然语言不雅,却是一番好意。”何小姐仔细一想,董槐所言确实在理,破颜一笑就走了。

    董槐爱民广为人知。嘉熙三年(1239),他任江州兼都督府参军。这年,旱蝗交加,庄稼歉收,哀鸿遍野。秋季,十几万难民渡江来求活路,董槐的部下都认为粮食不多,不能接纳,有人甚至提出拦江拒民,董槐坚决不同意,他理直气壮地说:“百姓是我们自己的百姓,用我们的粮食接济他们,有什么不应该呢?”

    景定三年(1262)五月二十八日夜里,天降大雷雨,并伴有大风。年迈的董槐忧虑民间疾苦,风雨声中不能入睡,穿衣戴帽坐起,与诸生问卦(古代有些思想家以卦说明万物的矛盾对立转化。包含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并亲自问“兑”卦。“兑”代表沼泽。他还关心着湖泽区百姓是否在大雨中遇到灾难,不时询问夜雨如何。可是,骤雨不止,董槐在叹息声中逝去 。

    董槐死后,被赠为太子少傅,谥号文清。董槐葬于定远县城西北角(今为建设小学境内)。其墓30米方圆,呈圆墩形。墓碑文曰“宋许国公董槐之墓”。墓前栽有一片槐树林。远近居民世代怀念董槐生前一片爱民之心,经常主动来墓前管理槐林;伐旧植新。直到文化大革命前才墓毁林尽。如今,定远县一些老辈中还传诵着“爱民槐”的故事。

    董槐史书记载

    《宋史》

    宋史 卷四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而曰:“使吾得用,将汛扫中土以还天子。”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益自摧折,学于永嘉叶师雍。闻辅广者,朱熹之门人,复往从广,广叹其善学。嘉定六年,登进士第,调靖安主簿。丁父忧去官。

    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繇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二年,迁镇江观察推官。绍定三年春,入为主管刑部架阁文字。秋,兼权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特差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五年,丁母忧。端平三年,差通判蕲州,辞。

    嘉熙元年,召赴都堂,迁宗正寺簿、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守尉闯不出。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明日,乃捕首乱者七人戮诸市,而赙彦直之家。差充归、峡、岳察访使。二年,兼权知常德府,寻兼军器少监,依旧提点刑狱。

    三年,以直宝谟阁知江州兼都督府参谋。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当是时,宋与金为邻国,而襄、汉、扬、楚之间,豪杰皆自相结以保其族,无赖者往往去为群盗。浮光人翟全寓黄陂,有众三千余,稍出卤掠。

    槐令客说下全,徙之阳乌洲,使杂耕蕲春间,又享赐之,用为裨将。于是曹聪、刘清之属皆来自归。

    董槐知潭州

    四年,进直华文阁、知潭州、主管湖南安抚司公事。方三边急于守御,督府日夜征发,民且困,槐为画策应之,令民不伤而军须亦不匮。淳祐二年,迁左司郎官,进直龙图阁、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凡利有宜,弛以利民,惟恐不尽弛。大计军实,常若敌且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

    三年,进秘阁修撰。四年,召入奏事,迁权户部侍即,赐紫,进集英殿修撰、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军政弛弗治,乃为赏三等以教射,春秋教肄士卒坐作进退击刺之技,岁余尽为精兵。六年,召至阙,辞。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又辞。权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宰相移书槐曰:“国家方用兵,人臣不辞急难,公幸毋固辞。”槐即日就道,至邕州,上守御七策。邕州之地西通诸蛮夷,南引交址及符奴、月乌、流鳞之属,数寇边,槐与约无相侵,推赤心遇之,皆伏不动。又与交址约五事:一无犯边,二归我侵地,三还卤掠生口,四奉正朔,五通贸易。于是遣使来献方物、大象南方悉定。

    董槐入章宝阁

    七年,进宝章阁待制。八年,迁工部侍郎,职事依旧,兼转运使。九年,召赴阙,封定远县男。迁兵部侍郎兼权给事中兼侍读,升给事中,上疏请抑损戚里恩泽以慰天下士大夫。群臣奏事少与法违,惮槐不敢上。兼侍读,进宝章阁直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辞。进封子。是年冬,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侯。十二年,为同知枢密院事。宝祐元年,权参知政事。二年,进参知政事。四川制置使余晦以战败夺官,诏荆襄制置使李曾伯往视师,曾伯辞,槐曰:“事如此,尚可坐而睨乎?”上疏请行,顿重兵夔门以固荆、蜀辅车之势,诏报曰:“腹心之臣,所与共理天下者也,宜在朝廷,不宜在四方。”复上疏曰:“天下之事,不进则退,人臣无敢为歧意者,苟以臣为可任,宜少听臣自效,即臣不足与军旅之事,愿上官爵。”不许,进封濠梁郡公。

    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籴民粟积边,则对曰:“吴民困甚,有司急籴不复省。夫民惟邦本,愿先垂意根本。”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荐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又言:“敌国在前,宜拔材能用之。士大夫有过失,为执法吏所刺劾,终身摈弗用,深为朝廷惜此。苟非奸邪,皆愿为昭洗,勿废其他善。又迁谪之臣,久堕遐方,稍稍内徙,今得生还,顾弗用可矣。”槐每奏,帝辄称善。

    董槐拜右丞相

    三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槐自以为人主所振拔,苟可以利安国家无不为,然务先大体,任人先取故旧之在疏远者,在官者率满岁而迁。嗜进者始不说矣。槐又言于帝曰:“臣为政而有害政者三。”帝曰:“胡为害政者三?”对曰:“戚里不奉法,一矣;执法大吏久于其官而擅威福,二矣;皇城司不检士,三矣。将率不检下故士卒横,士卒横则变生于无时;执法威福擅故贤不肖混淆,贤不肖混淆则奸邪肆,贤人伏而不出;亲戚不奉法故法令轻,法令轻故朝廷卑。三者弗去,政且废,愿自上除之。”于是嫉之者滋甚。

    帝年浸高,操柄独断,群臣无当意者,渐喜狎佞人。丁大全善为佞,帝躐贵之,窃弄威权而帝弗觉悟。大全已为侍御史,遣客私自结于槐,槐曰:“吾闻人臣无私交,吾惟事上,不敢私结约,幸为谢丁君。”大全度槐弗善己,衔甚,乃日夜刻求槐短。槐入见,极言大全邪佞不可近。帝曰:“大全未尝短卿,卿勿疑。”槐曰:“臣与大全何怨?顾陛下拔臣至此,臣知大全邪而噤不言,是负陛下也。且陛下谓大全忠而臣以为奸,不可与俱事陛下矣。”既罢出,即上书乞骸骨,不报。四年,策免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时大全亦论劾槐,书未下,自发省兵迫遣之。于是太学诸生陈宜中等上书争之,语见《大全传》。

    五年及景定元年,俱用祀明堂恩加食邑。二年,特授判福州、福建路安抚大使,固辞。进封吉国,又进封许国公。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遗表上,赠太子少师,谥文清。帝使使致金六十斤、帛千匹以赙。

    董槐历史评价

    董槐为官,清正廉明,政绩显著,朝野闻名。 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槐自以为人主所振拔,苟可以利安国家无不为,然务先大体。--《宋史》

    标签: 南宋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