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897-04-24)1897年4月24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温思罗普(英语:Winthrop, Massachusetts)
逝世:1941年7月26日(1941岁—07—26)(44岁) 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
国籍: 美国
母校:麻省理工学院
知名于:语言相对论、纳瓦特尔语语言学、同位异音、隐性类型(英语:cryptotype)、玛雅文字
配偶:西莉·伊内兹·佩卡姆(1920年结婚)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语言学、人类学、火灾预防(英语:fire prevention)
机构:哈特福火险公司(英语:Hartford Fire Insurance Company)、耶鲁大学
受影响自:威廉·冯·洪堡、安托万·法布尔·多利维(英语:Fabre d'Olivet)、爱德华·萨丕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伯特兰·罗素、查尔斯·凯·奥格登、海伦娜·布拉瓦茨基
施影响于:乔治·莱考夫、约翰·A·露西(英语:John A. Lucy)、迈克尔·希尔弗斯坦、语言人类学、韩礼德
本杰明·李·沃夫(英语:Benjamin Lee Whorf(/wɔːrf/),1897年4月24日—1941年7月26日),美国语言学家、火灾预防(英语:fire prevention)工程师。在知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概念的影响下,沃夫提出各语言结构之间的形状差异影响说话者对世界的感知及概念化的概念(即语言相对论)。因该理论由其本人与导师爱德华·萨丕尔共同提出,又称“萨丕尔–沃夫假说”。尽管如此,语言相对论概念还是有19世纪后黑格尔时代(英语:Hegelianism)哲学思想的影子,尤其吸收了威廉·冯·洪堡和威廉·冯特《民族心理学(英语:Völkerpsychologie)的影子。虽然毕生以化学工程师为业,沃夫年轻时就对语言学产生浓厚兴趣。一开始,这种兴趣吸引他研究圣经希伯来语,随后转而自行研究中部美洲的土著语言。其对土著语言的研究影响到学界,其本人则于1930年获得亲自前往墨西哥研究纳瓦特尔语的机会,回国后在几场语言学大会上展示多份影响深远的论文。从这时候开始,沃夫在耶鲁大学教授爱德华·萨丕尔的带领踏入了语言学的领域,同时兼顾在哈特福火险公司(英语:Hartford Fire Insurance Company)的工作。在耶鲁期间,沃夫负责研究霍皮语(英语:Hopi language)及犹他-阿兹特克语系的历史语言学,在专业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1938年,沃夫有幸接任因病休假的萨丕尔,在自己主持的研讨会上介绍“美洲印第安语言学问题”。除了语言相对论的知名理论,沃夫还起草了霍皮语语法草图、研究纳瓦特尔语的方言、尝试破译玛雅象形文字、发表史上首次尝试重构犹他-阿兹特克语系的结果。
1941年沃夫癌症病逝后,语言学家好友策划展览他的手稿,以此推广沃夫在语言、文化及感知方面的思想。沃夫的许多研究在他死后十年内才发表。到1960年代,沃夫的观点不再受宠,其本人成为学界严厉抨击的对象,认为语言结构主要反映认知普遍性而非文化差异。批评人士认为沃夫的思想是由糟糕的分析或被误解的数据得来的,不仅无法验证,而且表述也不当。
直到20世纪末,学界才重新关注沃夫的思想。新一代学者开始重读沃夫的著作,最终发现之前的批评声音只是流于表面地观察了沃夫思想,或是把他从未发表过的思想算到他的头上。此外,沃夫的语言相对性已经是心理语言学及语言人类学的研究重点,并继续成为相对主义派及普遍主义派持续争论的话题。相比之下,沃夫在语言学领域的其他贡献则获得广泛认可,包括同位异音、隐性类型(英语:cryptotype)及犹他-阿兹特克语系历史学的“沃夫法则(英语:Whorf's law)”。
标签: 化学家
- 彩乃圣罗(彩乃せいら) 07-24
- 心阳希美(心陽のぞ美) 07-24
- 七绪绯美佳(七緒ひみか 07-24
- 阳野爱实(陽野めぐみ) 07-24
- 1818黄金眼郑女士 07-24
- 发际线男孩小吴 07-24
- 乔瓦尼·多梅尼科·马拉迪 07-24
- 夏尔-欧仁·德洛奈 07-23
- 板垣公一 07-23
- 平山清次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