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盛奎川
2023-05-18 09:10
  • 盛奎川
  • 盛奎川 - 教授 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盛奎川,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85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浙江大学公派(日本COE项目资助),北海道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9年9月至12月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发展基金资助,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高访学者;1997年9月至1998年5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埃及开罗大学、埃及农业工程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荣誉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第五完成人)及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第五完成人),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2006年),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2007年),浙江农业大学高伟梁基金青年优秀教学奖(1996年);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2012年);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2012年)。科研方面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第一完成人),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第三完成人),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8年,第二完成人),国家林草局、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2018年,第二完成人),浙江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一等奖(2018年,第二完成人),其他科研成果奖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发表学术论文14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7篇,EI收录论文19篇);主编参考书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参编著作3部。
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课程《可再生能源工程》
能源问题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地球上矿物燃料日趋枯竭,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和地热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现状、基本理论、技术工艺及相应的工程设施,介绍典型可再生能源工程基本设计方法及资料分析方法。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评价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及其资料分析方法,树立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意识,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工程的基本设计能力,为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培养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讲本科生课程《生物质材料工程》
资源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地球上化石资源过度消耗,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农产品及各种生物质资源中开发石油替代品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课程主要介绍淀粉、蛋白质、脂类和木质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的合成过程、分离工艺及工业化利用方法,重点介绍从生物高分子中加工制备环境友好生物胶粘剂、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基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和生物基化工品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主讲研究生课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本课程介绍生物资源的能源化与材料化利用的基本理论、装备技术、工艺与产品等。1)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将农林生物质资源转换为高品位生物燃料,促进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生物质燃烧及发电、生物质致密成型、生物质炭化、生物质热解与气化、厌氧发酵与生物燃气、城市固体废物的能源利用、燃料乙醇与生物柴油。2)生物质材料化利用:将农产品及其加工残余物和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产品,介绍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等天然高分子的工业化利用方法,开发生物质胶粘剂、生物可降解塑料、植物纤维板材和生物基复合材料等。
主讲博士生课程《生物质利用技术专题》
主讲全校本科生通识课程《生物质能与可持续利用》
曾主讲《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图学》和《机械制图及CAD》等本科生课程
通识课程
《生物质能源与可持续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314N004
课程中文名称:生物质能源与可持续利用
课程英文名称:Bioenerg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学分:1.5周学时1.5-0.0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要求:无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化石能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基本概念与术语简介、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发展历史、化石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储量、化石能源与全球碳循环、化石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多重影响。(2)生物质及其转化技术:生物质种类与来源、生物燃料品位,物流成本、政策引导与干涉,生物质直接燃烧、热解和气化,生物乙醇、生物丁醇和生物柴油,沼气发酵、沼气工程、生物精炼技术,热电联产、产物多样化。(3)可持续性分析: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技术经济分析法、全生命周期评估。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广泛了解生物质能源应用现状、转化技术、政策法规和分析方法,树立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和思维习惯,对能源技术发展与趋势进行理性分析。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nforms and engages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ree parts of knowledge:first,the concepts of fossil fuels/energy and the impact on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ety:basic concepts,energy,mining of fossil fuels/energy,history of fossil fuels/energy application,reserve,peak oil,carbon cycling,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second,biomass and the conversion technologies:types and sources of biomass,fuel quality,logistics,governmental policy,combustion,pyrolysis,gasification,bioethanol,biobutanol,biodiesel,biogas,anaerobic digesters,biorefinery,combined heat and power,diversity of products and byproducts,;and third,economic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techno-economic analysis,life-cycle assessment.The course will combine teaching with a sufficient amount of discussion,and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 of bioenergy,the conversion technologies,related governmental policy and related analysis methodology.
二、教学目标
能源、材料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支柱。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能源资源。当前,国内外关于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发非常活跃,政府能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影响深远,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然而,浙大本科生普遍对其基本技术原理和产品缺乏了解,对转化过程的可持续性,如能量回收率、碳排放、经济性、淡水使用量等缺少认识。如何将这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准确传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是本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通识课程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本课程通过介绍化石能源和生物质能生产和应用基本状况,阐述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及分析能源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使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同时,培养系统分析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分析和解决类似技术进展和问题时,多一个视角,多一种工具。此外,提升学生沟通表达、逻辑思辨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也是“技术创新”类别的通识课程应该带给学生的新体验。
三、教学安排
第一次:化石能源、环境与人类社会
主要内容:介绍能源的作用以及经济和民生对能源的依赖。介绍化石能源开采历史、利用现状、利用趋势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布置第六次课程的小组发言。
思考题:什么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环境造成了哪些显著影响?
第二次:生物质与生物燃料:种类、来源、品位与政策干涉
主要内容:讲解生物质物料的来源和种类、主要生物质燃料的品位和应用领域。讲解生物质能源相关政策与生物质转化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之间的相互影响。
思考题:生物质的哪些物料特性决定了对应的转化技术?政府政策干涉对生物质能源技术与应用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三次:生物质的直接热转化
主要内容:讲解生物质的直接燃烧、成型燃料制备、热裂解技术。
思考题:生物质的燃烧和热转化对空气质量有什么影响?哪些指标需要满足何种排放标准?
第四次:基于生物质的液体燃料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讲解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转化技术和应用。
思考题:基于生物质的液体燃料对空气质量有什么影响?哪些指标需要满足何种排放标准?
第五次:基于生物质的气体燃料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讲解生物甲烷和氢气的转化技术和应用。提醒学生第六次课程的小组发言。
思考题:基于生物质的气体燃料对空气质量有什么影响?哪些指标需要满足何种排放标准?
第六次:生物精炼技术:产物多样化(讨论课:小组课题发言)
主要内容:讲解生物精炼技术和产物的多样化。主持小组发言。
思考题:基于生物质的精炼技术对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提高产物价值有哪些具体作用?
第七次: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经济可持续性:技术经济分析法
主要内容:介绍技术经济分析法(Techno-economic analysis),讲解该方法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经济可持续性上的具体应用案例。
思考题:为什么经济可持续性在总体可持续性上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第八次: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环境可持续性:全生命周期评估
主要内容:介绍全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 assessment),讲解该方法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环境可持续性上的具体应用案例。
思考题:全生命周期评估给出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估结果是否符合你的直觉?
科研领域
多年来致力于农林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与装备研发,解决了农林生物质高密度热压成型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制造中的瓶颈问题,促进了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积极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工农业锅炉、粮食烘干和温室冬季加温中替代常规能源的高效洁净燃烧技术。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多年来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有效地解决了成型设备功率大、生产效率低、成型部件磨损严重、寿命短等问题。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取得成效,推动了浙江省生物质棒状燃料、颗粒燃料、成型炭(机制炭)的设备加工制造、固体燃料生产、成型燃料高效燃烧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链的形成,为企业提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加工技术咨询、燃料品质检测服务,引导一批中小型企业生产开发生物质能源走上正轨。
开展有机质厌氧消化与生物燃气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多种原料(如城市集中源餐厨垃圾、食品加工废物、畜禽养殖场粪污、农作物秸秆、生态修复植物、有害入侵植物等)产沼潜能、预处理与厌氧消化工艺优化、沼气提纯净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开发规模化养殖场沼气产储一体化技术、沼气生物脱硫一体化技术与装备。此外,开展农田修复植物的能源化利用、生物炭制备及结构表征等研究。
在国内农业工程学科中,较早开展生物质材料方向的科学研究,建立起国内农业工程学科颇具特色的生物基材料科学研究实验室,开展生物胶粘剂及环境友好植物纤维板材、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木塑/竹塑/炭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开展功能性生物炭制备及其高值化应用。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Prof.Xiuzhi Susan Sun长期合作交流。十五年来,生物基材料研究方向的学术论著发表、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中成果显著。
奖励荣誉
科研成果奖:
1.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基于PHBV/PLA的可降解竹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颁奖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学会.完成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完成人:李琴,盛奎川,陈鹏,袁少飞,王洪艳,等.2018年7月。
2.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基于PHBV/PLA的可降解竹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颁奖单位:浙江省林学会.完成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完成人:李琴,盛奎川,陈鹏,袁少飞,王洪艳,等.2018年4月。
3.第五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城市环境问题”征集作品,优秀奖.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盛奎川(第一完成人),2015年11月。
4.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设施园艺育苗生产线的研制及其产业化.颁奖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完成单位: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嘉兴市机械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人:王俊,蒋焕煜,盛奎川,叶盛,陈孝柳,祁水琴,俞建国.2009年12月。
5.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车辆底盘自动集中润滑装置.颁奖单位: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杭州万润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人:盛奎川,钱湘群,宋慧芝,项士英,余有芳.2008年12月。
6.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年度),三等奖.9JF(C)-168型孵化机的研制.颁奖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完成单位:浙江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余杭市畜禽设备厂.完成人:朱松明,项士英,童岩,盛奎川,李建平.1995年。
教学成果奖:
1.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工程图学特色平台的探索与教学基地辐射.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成单位:浙江大学.获奖者:谭建荣,陆国栋,张树有,施岳定,盛奎川.2005年9月。
2.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工程图学特色平台的探索与教学基地辐射.颁奖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完成单位:浙江大学.获奖者:谭建荣,陆国栋,张树有,施岳定,盛奎川.2005年10月。
3.浙江省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第四届),二等奖.机械制图及CAD基础.颁奖单位: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获奖者:盛奎川,陆国栋,施岳定.2005年10月。
4.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工程图学教学基地建设及其在全国的辐射.颁奖单位:浙江大学.获奖者:谭建荣,陆国栋,张树有,施岳定,盛奎川,等.2004年12月。
5.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研究型大学新能源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颁奖单位:浙江大学.获奖者:盛奎川,王永维.2012年9月。
个人荣誉:
1.宝钢优秀教师奖.颁奖单位:宝钢教育基金会.2006年11月。
2.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颁奖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2年12月。
3.浙江省农业生态与能源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专家.聘任单位:浙江省农业厅.2016年11月。
4.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颁奖单位:浙江大学.2005年9月。
5.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颁奖单位: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2005年12月。
6.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颁奖单位: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2012年12月。
7.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赛博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颁奖单位: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学生联合会.2010年6月。
8.青年优秀教学奖.颁奖单位:高伟梁基金理事会(原浙江农业大学).1996年9月。

研究领域


生物质能源(致密成型、热解炭化/气化、厌氧消化)
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木塑/竹塑复合材料)
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近期论文


1)Zenghua Xu,Ximing Zhang,Kai Li,Hongjian Lin,Xiangqun Qian,Kuichuan Sheng*.Green synthesis of Fe-decorated carbon-sphere/nanosheet derived from bamboo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Energy&Fuels,DOI:https://dx.doi.org/10.1021/
acs.energyfuels.0c03614
2)Caidi Jin,Ning Xiang,Xiao Zhu,Shuang E,Kuichuan Sheng,Ximing Zhang*.Selective 5-hydroxymethylfurfural production from cellulose formate in DMSO-H2O media.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DOI: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799.(IF>16.0)
3)Shen Zhang,Kuichuan Sheng,Wei Yan,Jianglong Liu,Shuang E,Ming Yang,Ximing Zhang*.Bamboo derived hydrochar microspheres fabricated by acid-assisted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Chemosphere,DOI: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
2020.128093
4)Zenghua Xu,†Ximing Zhang,†Yue Liang,Hongjian Lin,Shen Zhang,Jianglong Liu,Caidi Jin,Ungyong Choe,Kuichuan Sheng*.Green synthesis of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derived from rice straw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Energy&Fuels,2020,https://dx.doi.org/10.1021/acs.energyfuels.0c01346.
5)Shen Zhang,Kuichuan Sheng,Yue Liang,Jianglong Liu,Shuang E,Ximing Zhang*.Green synthesis of aluminum-hydrochar for the selective isomerization of glucose to fructos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727:138743.
6)Ahmed M.Mustafa,Xiang Chen,Hongjian Lin,Kuichuan Sheng*.Effect of ammonia concentration on hythane(H2 and CH4)production in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9,44:27297-27310.
7)Kuichuan Sheng,Shen Zhang,Jianglong Liu,Shuang E,Caidi Jin,Zenghua Xu,Ximing Zhang*.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cellulose and xylan into hydrochars and application on glucose isomerization.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37:117831.
8)Ming Yang,Caidi Jin,Shuang E,Jianglong Liu,Shen Zhang,Qingyu Liu,Kuichuan Sheng,Ximing Zhang*.Fenton reaction-modified corn stover to produce value-added chemicals by ultralow enzyme hydrolysis and maleic acid and aluminum chloride catalytic conversion.Energy&Fuels,2019,33:6429-6435.
9)Jianglong Liu,Shen Zhang,Caidi Jin,Shuang E,Kuichuan Sheng,Ximing Zhang*.Effect of swelling pretreatment on properties of cellulose-based hydrochar.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2019,7:10821-10829.
10)Ungyong Choe,Ahmed M.Mustafa,Hongjian Lin,Jie Xu,Kuichuan Sheng*.Effect of bamboo hydrochar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fish processing waste for biogas produc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9,283:340-349.
11)Kuichuan Sheng,Shen Zhang,Shaoping Qian*,Cesar A.Fontanillo Lopez.High-toughness PLA/Bamboo cellulose nanowhiskers bionanocomposite strengthened with silylated ultrafine bamboo-char.Composites Part B,2019,165:174-182.
12)Jie Xu,Ahmed M.Mustafa,Hongjian Lin,Ung Yong Choe,Kuichuan Sheng*.Effect of hydrochar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dead pig carcass after hydrothermal pretreatment.Waste Management,2018,78:849-856.
13)Ahmed M.Mustafa,Hui Li,Amira A.Radwan,Kuichuan Sheng*,Xiang Chen.Effect of hydrothermal and Ca(OH)2 pretreatments o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ugarcane bagasse for biogas produc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8,259:54-60.
14)Wei Yan,Huanhuan Zhang,Kuichuan Sheng*,Ahmed M.Mustafa,Youfang Yu.Evaluation of engineered hydrochar from KMnO4 treated bamboo residues: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hygroscopic dynamics,and morph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8,250:806-811.
15)Shaoping Qian*,Kuichuan Sheng**.PLA toughened by bamboo cellulose nanowhiskers:Role of silane compatibilization on the PLA bionanocomposite properti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148:59-69.
16)Shaoping Qian*,Huanhuan Zhang,Wenchao Yao,Kuichuan Sheng**.Effects of bamboo cellulose nanowhisker content on the morphology,crystallization,mechanical,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LA matrix biocomposites.Composites Part B,2018,133:203-209.
17)Huanhuan Zhang,Wenchao Yao,Shaoping Qian,Kuichuan Sheng*.Fabric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ternary composites based on polypropylene matrix with bamboo particle/ultrafine bamboo-char.Polymer Composites,2018,39:4364-4371.
18)Adl M,Sheng KC*,Gharibi A.Technical assessment of bioenergy recovery from cotton stalks through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and the effects of inexpensive pre-treatments.Applied Energy,2012,93:251-260.
19)Chen X,Yan W,Sheng KC*,Sanati M.Comparison of high-solids to liquid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food waste and green waste.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4,154:215-221.
20)Ahmed M.Mustafa,Tjalfe G.Poulsen,Kuichuan Sheng*.Fungal pretreatment of rice straw with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Trichoderma reesei to enhance methane production under solid-state anaerobic digestion.Applied Energy,2016,180:661-671.
21)Ahmed M.Mustafa,Tjalfe G.Poulsen,Yihua Xia,Kuichuan Sheng*.Combinations of fungal and milling pretreatments for enhancing rice straw biogas production during solid-state anaerobic diges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7,224:174-182
22)Wei Yan,Sandy Perez,Kuichuan Sheng*.Upgrading fuel quality of moso bamboo via low temperature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dry torrefaction and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Fuel,2017(196):473-480.
23)Sheng KC,Chen X,Pan JM*,Kloss R,Wei Y,Ying YB.Effect of ammonia and nitrate on biogas production from food waste via anaerobic digestion.Biosystems Engineering,2013,116:205-212.
24)Adl M,Sheng KC*,Xia YH,Gharibi A,Chen X.Examing a hybrid plug-flow pilot reactor for anaerobic digestion of farm-based biodegradable soli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2,6(1):335-344.
25)Lin YH,Yan W,Sheng KC*.Effect of pyrolysis condi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char produced from tobacco stem.Waste Management&Research,2016,34(8):793-801.
26)Jie Xu,Ahmed M.Mustafa,Kuichuan Sheng*.Effects of inoculum to substrate and co-digestion with bagasse on biogas production of fish waste.Environmental Technology,2017,38(20):2517-2522.
27)Wang H,Sheng KC*,Lan T,Adl M,Qian XQ,Zhu SM.Role of surface treatment on water absorp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particl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0(5):847-853.
28)Qian SP,Mao HL,Sheng KC*,Lu J,Luo YF,Hou CY.Effect of low-concentration alkali solution pretreatm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bamboo particles 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composite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3,130(3):1667-1674.
29)Sheng KC,Qian SP,Wang H*.Influence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pretreatm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moso bamboo particles reinforced PVC composites.Polymer Composites,2014,35:1460-1465.
30)Qian SP,Mao HL,Zarei E,Sheng KC*.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compatibilized poly(lactic acid)/bamboo particles biocomposites.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15,23(3):341-347.
31)Qian SP,Wang H,Zarei E,Sheng KC*.Effect of hydrothermal pretreatm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moso bamboo particles reinforced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es.Composites Part B,2015,82:23-29.
32)Qian SP,Sheng KC*,Yao WC,Yu H.Poly(lactic acid)bio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ultrafine bamboo-char:morphology,mechanical,thermal and water absorption propertie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6,133,43425.
33)Shaoping Qian,Huanhuan Zhang,Kuichuan Sheng*.Cellulose nanowhiskers from moso bamboo residues: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Bioresources.2017,12(1):419-433
34)姚文超,钱少平,盛奎川*,钱湘群,张欢欢.超微竹炭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复合材料学报,2017,34(12):2661-2667.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能源动力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竹产业协会竹炭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竹炭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竹炭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工程图学学会理事等。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