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陈 玲
2023-05-12 11:30
  • 陈 玲
  • 陈 玲 - 副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r
2001.9-2005.6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 管理学博士\r
1998.9-2001.6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法学硕士\r
1994.9-1998.6 清华大学 中文系(新闻传播方向) 文学士\r
\r
工作经历\r
2017.11-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长聘副教授、博导\r
2010.12-2017.10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研究员/副教授\r
2008.10-2010.1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助理研究员\r
2005.7-2008.9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后\r
\r
学术兼职\r
2005.7-2017.7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r
2005.7-2017.7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r
2011.5-2012.4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 访问学者\r
2009.7 法国格勒诺贝尔经济管理学院 访问教授

研究领域


"决策理论与政策过程,科技与产业创新政策"

近期论文


英文论文\r
\r
Chen, Ling; Yang, Wenhui(2019),R&D tax credits and fir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年2019,卷146,页233-241\r
\r
Chen, L.,Naughton, B. (2017). A Dynamic China Model: The Co-Evolution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6 (103): 18-34.\r
\r
Chen, L., Naughton, B. (2016). An Institutionalized Policy-making Mechanism: China’s Return to Techno-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Policy, 45 (10): 2138-2152.\r
\r
Yang, W.H., Chen, L. (2016). Political Capital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Evidence from Elite College Admission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 (2): 194-213.\r
\r
Xue, L., Chen, L. (2014). “China”, Currie-Alder, B., Kanbur, R., Malone, D. M., & Medhora, R. (Ed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deas, experience, and prospec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551-666.\r
\r
Chi, Cheryl S.F., Chen, L. (2012). The Sources of Divergent Practices in China's Nuclear Power Sector, Energy Policy, 48(9): 348-357.\r
\r
Chen, L., Xue, L. (2010).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18(6): 109-126.\r
\r
Chen, L., Zhang, G. (2008). China: How One Child Was Deemed Enough. Nature, Vol. 454: pp403-404.\r
\r
Chen, L.(2008).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Negotiation Network: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at 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icy: CHINA. Paris: OECD Press, pp595-611.\r
\r
Ferrantino, Michael J., Koopman, Robert, Wang, Zhi, Yinug, Falan, Chen, L., Qu, Fengjie and Wang, Haifeng,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al Reconciliation of Trade in 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s: The Cas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y 2008).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rn.com/abstract=1132748\r
\r
中文论文\r
\r
陈玲:《产业政策决策如何迎面“深度不确定性”》,《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2期,第70-76页。\r
\r
陈玲,杨文辉:《研发税收抵扣的分配机制和政策效果》,《科研管理》,2017年第38卷第7期,第37-43页。\r
\r
蒋凌飞,罗婧,陈玲:《地方政府决策的社会合法性建构——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案例研究》,《公共管理评论》,2016年第23卷第三期,第51-68页。\r
\r
薛澜, 陈玲, 王刚波,蒋凌飞:《中美产业创新能力比较:基于对IC产业的专家调查》,《科研管理》,2016年第37卷第4期,第1-8页。\r
\r
陈玲,杨文辉:《政府研发补贴会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34卷第3期,第470-479页。\r
\r
陈玲,李利利:《政府决策与邻避运动:公共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触发机制与改进方向》,《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第1期,第26-38页。\r
\r
陈玲:《中国高层领导小组的运作机制及其演化》, 俞可平等 主编,《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9月,第20-47页。\r
\r
陈玲,杨文辉:《制度化、分权化和适应性治理:中国政策过程研究的三大流派及其理论创新》,郑永年、莫道明、刘骥主编,《改革:困境与出路》,东方出版社,2015年9月,第229-261页。\r
\r
杨文辉,陈玲:《社区自治的信任关系和制度基础:以北京YF小区为例》,《公共管理评论》,2015年5月,第18卷,第3-16页。\r
\r
薛澜,林泽梁,梁正,陈玲,周源,王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5期,18-26页.\r
\r
赵静,陈玲*,薛澜:《地方政府的角色原型、利益选择和行为差异:一项基于政策过程研究的地方政府理论》,《管理世界》,2013年第2期,第90-106页。 【通讯作者】\r
\r
陈玲,薛澜:《“执行软约束”是如何产生的?——揭开中国核电迷局背后的政策博弈》,《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34-147页。\r
\r
陈玲,林泽梁,薛澜:《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动机与策略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9月,第50-56页。\r
\r
陈玲,薛澜,赵静,林泽梁:《后常态科学下的公共政策决策:以转基因水稻审批过程为例》,《科学学研究》,第28卷第9期,第1282-1289页。【此文被《新华文摘》2010年23期(总第467期)转载,第139-141页。】\r
\r
陈玲,赵静,薛澜:《择优还是折衷?——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和共识决策模型》,《管理世界》,2010年第8期,第59-72页。【此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12月号转载,题为《如何达成共识:中国政策形成的过程与方式》,第106-107页。】\r
\r
薛澜,陈玲:《制度惯性与政策扭曲:实践科学发展观面临的制度转轨挑战》,《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8期,第7-9页。\r
\r
陈玲,王晓丹,赵静:《发展型政府:地方政府转型的过渡态——基于沪、苏、锡的海归创业政策案例调研》,《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七卷,第3期,第47-51页。\r
\r
陈玲,薛澜:《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产业升级: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6期,第36-46页。\r
\r
陈玲:《集成电路产业与相关服务业研究》(书章),见:李善同,高传胜 编著.《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 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11月,上海.\r
\r
陈玲:《官僚体系与协商网络:中国政策过程的理论建构与案例研究》,《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第5卷,第46-62页。\r
\r
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第99-103页。\r
\r
陈玲:《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模型与实证》,《公共管理学报》,第2卷第2期,2005年5月,第87-91页。\r
\r
陈玲,苏竣,茅炫:《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研究》,《科学学研究》, 2004年第6期,第583-588页。\r
\r
薛澜,陈玲,董秀海,喻彤钰,王本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AAU提供的参照与借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4卷第3期,2003年6月,第18-32页。\r
\r
苏竣,陈玲:《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44期, 2002年12月,第114-118页。\r
\r
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科学学研究》,第19卷第四期, 2001年12月, 第28-31页。\r
\r
冯彩莉,陈玲:《WTO与绿色贸易壁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21卷,2000年第11期,第31-33页。\r
\r
专著\r
\r
陈玲 著. 《制度、精英与共识:寻求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北京.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