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薛富兴
2023-05-11 21:44
  • 薛富兴
  • 薛富兴 - 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薛富兴(1963-),男,山西朔州人。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美学与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美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天津市美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长。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访问学者(2007-2008)、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环境哲学中心访问学者(2015)。
长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美学理论、中国美学、环境美学、中国哲学及环境哲学。
在审美观念方面提倡审美是人类最基本、世俗的感性精神生活;在审美研究方法方面,提倡走出纯观念研究,在具体的审美材料研究基础上提升观念成果;在中国美学史研究方面提倡以中华审美特殊性材料研究人类审美普遍性问题;在环境美学研究方面提倡以科学知识与环境美德为基础欣赏与创造环境之美。
教学情况
(一)本科生课程:
(二)研究生课程:
硕士课程:
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原著选读、环境美学
博士课程:
美学理论、中国美学专题、环境美学
学术专著:
《东方神韵:意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画桥流虹——大学美学多媒体教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分化与突围:中国美学1949-2000》(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山水精神——中国美学史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学术翻译:
《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译著,艾伦.卡尔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功能之美——以善立美:环境美学新视野》(译著,格林.帕森斯、艾伦.卡尔松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科研项目:
“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研究”(2010-2013,项目号:10BZX077,结项。)
获奖情况:
专著《分化与突围:中国美学1949-2000》(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于200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研究领域


"美学理论、中国美学、环境美学、中国哲学、环境伦理学"

近期论文


《文与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起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思想战线》1998年第6期。
《自治与他治:中国现代美学的现实运动》,《文艺研究》1999年第2期。
《理与气——程朱理学悲命运的个案透视》,《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心与理——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知行之间——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学术季刊》2000年第3期。
《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东方美学的当代反思》,《东方丛刊》2001年第4期。
《从心理美学到哲学美学》,《南开学报》2002年第3期。
《蔡仪美学再认识》,《思想战线》2002年第3期。
《新世纪中国美学深化与拓展的三个方向》,《思想战线》2003年第1期。
《生活美学》,《文艺研究》2003年第3 期。
《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途径》,《光明日报》2003年12月23日。
《走向科学美学》,《中国美学》2004年第1辑。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3期。
《再论以美育代宗教》,《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先秦美学的历史进程》,《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普遍意识:中国美学研究自我超越的关键环节》,《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汉魏美学概观》,《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真善美统一论献疑》,《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1期。
《汉魏自然审美概观》,《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先秦中华天人关系的五种形式》,《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唐宋美学概观》,《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元明清美学主潮》,《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格物致知——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西方的丑学》,《文艺研究》2007年第10 期。
《月令:农耕民族的人生模型》,《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的普遍意义》,《南开学报》2008年第2期。
《中国美学深化的三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 3期。
《先秦玉观念》,《美学》2008年第2卷。
《环境哲学的基本理念》(《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肯定美学的论证》,《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儒家比德观的审美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与中国 “借景抒情”传统》,《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自然审美的两种客观性原则》,《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艺术评论》2010年第10期。
《美以润生,学以养德——我的美学之路》,《美与时代》2011年11月下。
《自然审美特性论》,《美育学刊》2012年第1期。
《孔子“仁义”观的内在结构、普遍价值及现代补充》,《孔子研究》2012第1期。
《文与质:一对具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 《学术研究》2012年第7期。
《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之建构》,《郑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对书画一律论的反思》,《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第1期。
《环境美学的基本理念》,《美育学刊》2014年第4期。
《审美判断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发展》,《学术研究》2014年第7期。
《阳明格竹》,《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自然审美方法论》,《贵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丑的四种历史形态》,《美育学刊》2015年第2期。
中华美学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天津市美学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