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博士,北京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主任吴必虎博士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研究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与营销以及更广泛的旅游与游憩研究领域。他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以下简称“北大旅研”)主任。在1997年1月到北大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前,吴必虎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求学、任教前后计达17年。前七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得地理学学士和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0年,其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旅游规划方向)博士学位。1997年1月进入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陈传康、王恩涌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1月受到侯仁之院士推荐留校北大任教至今。从1984年学士学位论文研究起,31年来吴必虎博士在旅游研究、教育和咨询领域有广泛涉猎并有重大建树。他曾担任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涉及国内旅游者流动模式、旅游地域结构与资源持续利用、旅游业持续发展与布局、环城游憩带、环城市旅游综合体等研究。吴必虎教授是中国在旅游地理和旅游研究领域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最多的学者之一,已经正式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在国际顶级旅游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等处发表论文10余篇;其作为第一作者的3篇中文论文是国内30多年间学术论文影响力排名第一、第三和第四位的学术成果;他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地理学报》的两篇论文荣获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中文版)创刊80年高被引频次论文奖第四、第十五名;由他基于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研究提出的市场分布规律(吴曲线)、由他首先定义和研究的环城游憩带(ReBAC)理论,以及由他倡议和深入实践研究的历史地段活化、古村镇活化及规划理论,是他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吴必虎教授也是多种学术专著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其中《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位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经济学论文引用国内学术著作第8名,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名著,英文顶级旅游学术刊物《Tourism Management》发表书评称其是该领域最好的著作之一,“With its unique features, the book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other texts on tourism planning. These texts include Clare Gunn's; Edward Inskeep's and C. Michael Hall's books on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Morrison and Cai,2002)。其他专著包括《观光规划原理》(台北: Cengage Learning,2012);《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与实施评估》(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04);《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非星级饭店管理》(中信出版社,1997)等。由他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包括《旅游学100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旅游规划设计法规标准手册》(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旅游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红色旅游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Urban Tourism in China》(Routledge,2013);《多途径城市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云南度假目的地省建设研究报告》(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智慧景区管理与九寨沟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旅游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海洋出版社,1998);《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Mega Events and Urban Touris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中国名泉》(文汇出版社,1993)等。他在引进西方学术著作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他独立翻译、主译或审校的学术著作包括:《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旅游研究方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旅游解说总体规划》(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旅游服务营销(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等。基于其获得的科研成果,他曾获得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旅游地理学杰出贡献奖”(2013)、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旅游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地理科技奖”(1993)、《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地理学报优秀青年论文”(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最佳论文奖(2004)、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3)、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1997)、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99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6)、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2)、北京大学通用电气奖(2002)、北京大学第一批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2004)等荣誉。在旅游教育领域,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创建人之一,也是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的主要奠基者与建设者。所指导的北大人文地理博士点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研究方向,吸引了来自大陆、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全球研究生学子。他受国家旅游局和许多省市旅游局之邀担任旅游管理干部培训专家,门生遍布海内外。他受全球多家大学邀请,前往讲授旅游研究课程或作专题学术报告,其中包括美国Purdue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德克萨斯A&M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拉姆大学、意大利Nuorese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东洋大学,马来西亚MARA理工大学,以及大中华地区的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多所大学。2000年和2005年他两度访学美国普渡大学,并被该校授予杰出访问教授头衔。他还受国内多所大学之邀,担任其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包括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2000年以来的15年中,他应邀到国内外各大学、国内外学术会议、政府机构培训计划进行的学术演讲近300次。以平均每场听众60人计,听众近2万人次。在旅游规划研究与咨询领域,他堪称中外知名的专家。他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咨询专家、世界银行旅游咨询专家、国家旅游局《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实施细则》中方专家组组长。他曾经中标担任全国最重要国际旅游城市旅游总体规划的专家组长,包括北京、杭州、西安、成都、郑州、洛阳、咸阳、敦煌、延安、井冈山等,以及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规划(主要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规划研究小组完成的旅游规划多数已经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实施,并获得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认可。吴必虎博士不仅在自身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颇多建树,同时也非常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2006年他成功承担了由北京大学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新亚洲改变国际旅游”的组织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全球第一个基于中国的旅游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旅游学会(ITSA,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并被来自全球各洲的代表选举为秘书长。以他为主任的北大旅研中心也是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研究或教育组织的活跃会员单位,包括国际旅游研究院(IAST)、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国际旅游教育学会(ISTTE)、国际社会学会(ISA)和亚太旅游学会(APTA)。为了建立广泛的旅游研究学术交流网络平台,他创建了海内外华人旅游研究圈International China Tourism Academy (国际中国旅游学会,ICTA)微信群,为海内外中国旅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他在旅游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及所得认可,还表现在其应邀担任全球多种学术期刊的通讯编委,以及多套教材、学术著作丛书的主编。其中国际期刊联席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主编于上海);国际编委包括:《Tourism Management》(主编于新西兰);《Tourism,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主编于澳大利亚);《China Tourism Research》(主编于香港);《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主编于印度)。他主编国内唯一一种旅游规划期刊《旅游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覆盖旅游规划、景观建筑与景区管理三大领域;也担任国内多家旅游和地理刊物的编委,如《人文地理》(西安);《旅游科学》(上海)、《地域研究与开发》(郑州)、《旅游研究》(昆明)等。他从1999年起,组织“旅游学术文库”丛书,在中国旅游出版社支持下,迄今为止已经顺利组织出版了近10种旅游专著。2002年他担任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旅游译丛”主编,侧重于旅游会展领域学术著作的引进。2006年起,受国家旅游局委托,担任国家“十一五”旅游管理规划教材执行主编,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2015年起受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旅游出版社委托,在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博士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的“世界著名游记丛书”中担任副主任职务,负责著名游记的推荐、选编工作。学 历1980年9月—1984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理学学士;1984年9月—1987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专业,理学硕士;1992年9月—1996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1997年1月-1998年12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主讲课程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旅游规划原理》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课程《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旅游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旅游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人文地理学》专著译作杨小兰、赵永忠、吴必虎、胥波等(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中国旅游报社编著),201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与管理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黄潇婷、吴必虎、朱树未主编, 2014, 旅游学100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吴必虎、董双兵主编,2014,旅游规划设计法规标准手册(法规卷),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吴必虎、董双兵主编,2014,旅游规划设计法规标准手册(标准卷),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吴必虎、黄潇婷等编著, 2013,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吴必虎、余青主编,2013, 红色旅游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imi Li and Bihu Wu, 2013. Urban Tourism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吴必虎、丛丽等(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2013,多途径城市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吴必虎、董双兵主编,2013,云南度假目的地省建设研究报告。云南人民出版社。章小平、吴必虎主编,2013,智慧景区管理与九寨沟案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必虎、尹骏,2012,观光规划原理。台北:新加坡商圣智学习亚洲私人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Cengage Learning)出版,华泰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吴必虎、俞曦,2010,旅游规划原理(第二版)。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俞曦、严琳,2010,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与实施评估。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黄潇婷,2010,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Wu Bihu and Dang Ning, (eds.), 2009, Mega Events and Urban Tourism.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TSA Bi-Annual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 吴必虎、党宁主编,会展节事与城市旅游(国际旅游学会第二届双年会论文集)。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2009,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吴必虎、宋子千,2009,旅游学概论。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汪芳、吴惠良、朱震峻、吴必虎,2009,城市园林规划理念与管理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吴必虎、于海波等译(B.W.里切、P.伯恩斯、C.帕尔默原著),2008,旅游研究方法:管理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结合,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郭毓洁、吴必虎、于萍译(约翰·A·维佛卡原著),2008,旅游解说总体规划,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宋子千主编,2008,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余青主编,2006,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Wu Bihu and William Feighery (ed.). 2006.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克莱尔·冈恩、特格特·瓦尔原著),2005,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第4版)。中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吴必虎、刘筱娟,2004,中国景观史。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唐子颖、吴必虎等译校(曼纽尔·鲍德-博拉、弗雷德·劳森原著),2004,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朱虹、党宁、吴冬青等译,吴必虎、朱虹审校(阿拉斯特·莫里森原著),2004,旅游服务营销(第3版)。中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籍琰译,吴必虎审校(世界旅游组织原著),2004,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中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吴必虎,2001,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著,2000,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吴必虎主编(北京市旅游局),2000.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吴必虎、徐斌、邱扶东等著,1999,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铮等主编、吴必虎等副主编,1999,走向县域可持续发展:陆良21世纪议程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科学出版社。吴必虎、柴彦威主编,1998,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学术论文集第1集)。中国北京:海洋出版社。吴必虎、刘筱娟,1998,景观志。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吴必虎、丁季华、楼嘉军等,1997,非星级饭店管理。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龙胜平、吴必虎、单正林等译(盖伦·E·格里尔、迈克尔·D·法雷尔原著),1997,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吴必虎等(S·史密斯原著),1996,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吴必虎,1996,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柴田文明,日本人のルーツ:汙国,引用苏北海岸的变迁图,129)戴光全、马聪玲主编,吴必虎审校,1996,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王铮主编、吴必虎等副主编,1994,地球表层科学进展。中国北京:测绘出版社。王铮、吴必虎、丁金宏、孙胤社、周清波,1993,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仰松、吴必虎主编,1993,中国名泉。中国上海:文汇出版社。吴必虎等译(加拿大:S.史密斯原著)、保继刚校,1992,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铮主编、吴必虎副主编,1990,理论地理学进展。中国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会议演讲201620160128 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吉林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讨会20160101 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伊朗总统府伊朗文化遗产、工艺与旅游部组织的旅游品牌国际会议:伊朗国家旅游品牌设计的指标与指南建设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Brand Conference:Defining Indicators and Guidelines to Design Iran Tourism National Brand)201520151226 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暨首届中国(国际)冰雪旅游峰会,发表题为《中产阶级引领全域旅游》主题演讲20151220 吴必虎 应邀参加中美旅游研究峰会(美国,佛罗里达),被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聘为会士。20151128 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及省旅游局组织的河北省旅游十三五规划研讨会20151120吴必虎 联合发起中国古村大会,并发表《古村保护与活化的十一个不能》主题演讲20151115吴必虎 应邀参加第八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发表《互联网+与旅游+背景下的全域目的地建设的系统变化》主题演讲20151102 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新疆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的新疆旅游产业研讨会,发表《互联网+与旅游+:新疆全域目的地建设的道与术》主题演讲20151024 吴必虎 应邀出席2015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20151014 吴必虎 应邀出席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的2015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并发表《创新与活化——促进无景区化目的地建设》20150922 吴必虎 应邀参加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2015拉巴特菲斯香山旅游峰会20150913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中国旅游报主办中国智慧旅游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智慧旅游建设培训班,并发表《互联网+与旅游+背景下的全域目的地建设的系统变化》主题演讲20150828 吴必虎 受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邀请,发表《大进大出:中国旅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主题演讲20150811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山东省旅游局组织的山东省旅游十三五规划研讨20150630 吴必虎 受华中师范大学邀请,讲授《地理学支持下的旅游研究:一种学术路径透视》20150622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国家公园体制研讨会暨《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专家咨询会20150619 吴必虎 应邀参加桂林市旅游局及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的旅游人才培训班,讲授《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与桂林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20150619 吴必虎 受桂林旅游学院邀请,讲授《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旅游管理与营销》20150527吴必虎 应邀参加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大会(希腊,罗德岛),发表《旅游城市研究:空间结构与遗产活化角度的亚洲范式》学术报告,并当选院士20150515 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中国旅游报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旅游景区创A培训班,讲授《大数据与景区管理》20150507 吴必虎 应邀参加意大利t-Forum全球旅游论坛(意大利,那不勒斯),主持“在线预订/评价/数据”第八分论坛20150418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与旅游规划响应专家座谈会20150330吴必虎 应邀参加由海南省人民政府组织的海南省“建设中国旅游特区”专家座谈会201420140105 吴必虎 参加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年会 《深化改革新语境下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在哪里》 北京20140528 吴必虎 受中国商业联合会之邀出席第四届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旅游服务业专题论坛,演讲《服务业驱动城镇化与艺术旅游目的地》20140613 吴必虎 受邀为北京大学中国房地产总裁高级研修班授课,授课主题为“城镇化与旅游地产”20140621 吴必虎 受邀第四届国际薰衣草文化旅游节20140708 吴必虎 应邀出席盐城市旅游发展大会并演讲 《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201320130227 吴必虎 参加超旅游”观念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吴必虎教授建言西安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20130530 吴必虎 为广东省“旅游城市规划与建设”专题研讨班讲课20130520 吴必虎 参加中国经济网《旅游经济观察》访谈20130827 吴必虎 出席搜狐焦点旅游地产WIWO融旅荟高端对话201220120327 吴必虎 参加云南省旅游峰会20120424 吴必虎 参加都市环境的可持续旅游研讨会20120815吴必虎 参加搜狐网主办的“寻美中国城市行”在钓鱼台举行发布会20120915 吴必虎 参加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成立大会并主持香山峰会专题论坛201120110118 吴必虎,远程旅游目的地对现代游客移动性的响应。2010年01月18日。第二届九寨沟智慧景区国际论坛,四川九寨沟201020101219 吴必虎,旅游研究知识域。2010年12月19日。第六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北京20101218 吴必虎,社会媒体与旅游目的地营销。2010年12月18日。第二届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论坛,北京20101211 吴必虎,现代会展与旅游目的地建设。2010年12月10日-11日。首届中国会展年会暨北京国际会展产业高峰论坛,北京昌平温都水城20101130吴必虎,亚洲内外的跨文化旅游。2010年11月30日-12月3日。国际旅游学会ITSA第三届双年会,马来西亚20101127 吴必虎,旅游知识域与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2010年11月27日。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北京密云20101126 吴必虎,泛旅游、学科树、知识域。2010年11月26日。东南大学研究生院讲座,南京20101125 吴必虎,旅游标准化与苏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2010年11月25日。苏州旅游标准化培训,江苏.苏州饭店20101106 吴必虎,大明均州古城,世界武当道场---丹江口市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与行动计划建议。2010年11月6日。丹江口库区(武当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研讨会,丹江口市20101028 吴必虎,张家口“十二五”旅游规划和环首都旅游目的地建设。2010年10月28日。张家口市旅游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北京20101023 吴必虎,区域协作推进淮海旅游目的地建设。2010年10月23日。淮海经济区经济联合会旅游分会首届年会,徐州市政府会议中心20100918吴必虎,旅游地学与中国旅游业。2010年9月18日。中国旅游地学25周年纪念会议,北京20100920 吴必虎,休闲度假时代的中国主题公园发展。2010年9月20日。中国主题公园峰会, 江苏常州20100909 吴必虎,北京旅游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 2010年9月9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专家座谈会。北京20100828吴必虎,河南:文化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商业模式。2010年8月28日。第五届豫商大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河南开封20100825 吴必虎,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产品更新:打造全球唯一全季候度假目的地省。2010年8月25日。云南省旅游局长研讨班,云南红河州石屏20100817 吴必虎,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发展(TOLD):中国的理论与实践。2010年8月17日。旅游导向型土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100809 吴必虎,喜马拉雅:国际圣洁和平之旅高地。2010年8月9日。2010中国城市市长拉萨雪顿高峰论坛,西藏拉萨20100806 吴必虎,从韩城到汉城:韩城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模式选择。2010年8月6日。“解码韩城 司马索骥”陕西韩城古城 —司马迁祠大型文化项目研讨会,陕西韩城20100714 吴必虎,基于关键词分析的旅游研究域研究。2010年7月14日。国际社会学协会(ISA)第十七届世界大会, 瑞典哥特堡20100630吴必虎,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of Mainland China: A Survey and Value-based Review。2010年6月30日-7月2日。首届中法旅游论坛,华东师范大学20100627 吴必虎,消夏旅游之本质: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2010年6月26日-27日。2010中国长春消夏旅游论坛,长春20100627 吴必虎,旅游教育的价值观---中国旅游教育价值观建设。2010年6月27日。应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邀请发表演讲,长春市20100623 吴必虎,新城市.新旅游.大产业---建设中国城市开发区旅游目的地示范区。2010年6月23日。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0618 吴必虎,赣家源.客家情---石城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政策、产品与营销。2010年6月18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赣江源讲坛” ,江西赣州20100522 吴必虎,基于价值观的旅游教育框架---《旅游教育未来学会(TEFI)白皮书》与中国旅游教育价值观建设。2010年5月22日-23日。2010旅游教育高峰论坛:学科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广东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100518 吴必虎,黄河旅游的产品与品牌---一个多区域合作的领域。2010年5月16日-1日。“黄河之旅”品牌提升高端论坛,河南三门峡20100516吴必虎,黄河旅游的产品与品牌:一个多区域合作的领域。2010年5月16日-19日。黄河之旅”品牌提升高端论坛,河南省三门峡市20100507 吴必虎,内蒙古中国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与行动。2010年5月5日-10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规划业务培训班,北京20100430 吴必虎,九寨沟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2010年4月28日-5月3日。九寨沟管理局培训班,四川九寨沟20100416吴必虎,中国大陆地区的旅游教育(调查报告)。2010年4月15日-17日。第四届旅游教育未来学会峰会,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20100321吴必虎,3G时代的信息服务与旅游传播。2010年3月20日-21日。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信息化与旅游分论坛,海南三亚20100319 吴必虎,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发展(TOLD)模式研究。2010年3月19日。北京联大旅游学院20100312吴必虎,走向融合的游乐业与旅游业。2010年3月12日。第三届中国游乐业发展高峰论坛,北京展览馆20100223 吴必虎,中国主题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分析。2010年2月23日。宁波东钱湖中国森林博览城规划研讨会,浙江宁波20100129吴必虎,目的地国家建设与旅游公共管理科研需求。2010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旅游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0110吴必虎,目的地国家建设的政策框架---“国务院意见”的旅游系统解读。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高端研讨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920091216吴必虎,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2009年12月16日,九寨沟管理局培训班,四川九寨沟。20091210吴必虎,二线城市旅游发展---铜山现代服务业中之旅游格局。2009年12月10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旅游发展研讨会,江苏省徐州市。20091120吴必虎,中国式的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设想。2009年11月20日,海南省海口市。20091017吴必虎,旅游研究树。2009年10月17日-19日。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暨学术年会,北京。20090513吴必虎,旅游产品树。2009年5月13日。第六届中国旅游论坛结束后受西南财经大学邀请做上述演讲,成都。200820080106 吴必虎,城市遗产资源转化为城市旅游产品:有限的创意空间。2008年1月6日。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北京大学。20080225 吴必虎,《口述旅游研究》的基本思想。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研究生报告会,2008年2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20080226 吴必虎,旅游公共管理与目的地营销。2008年2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学术报告会。20080305 吴必虎,旅游公共管理、 孔子与山东目的地营销。2008年3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报告会。20080408 Wu Bihu, Measuring Cities as Best Tourism Destination: A Framework from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Sino-WTO-CED Cooperation Meeting as Chinese Expert for BTC project of CNTA and UNWTO, April 8, 2008, World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Destinations, Montreal, Canada.20080507 吴必虎,第二届中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高峰论坛,大会主席,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搜狐网、山东省旅游局主办,2008年5月7日,济南。20080831 吴必虎,县域旅游产业打造与三都水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2008年8月31日,贵州省三都县政府报告会。20081020 吴必虎,大青岛的乡村休闲,东北亚的海滨度假:胶南旅游定位分析。2008年10月20日,山东省胶南市政府报告会。20081105 吴必虎,江苏省国际旅游目的地省建设。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旅游发展论坛主旨演讲,2008年11月5日,南京。20081107 吴必虎,第二届国际旅游学会双年会: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国际研讨会(Mega Events and Urban Tourism: Second ITSA Bi-Annual Conference),大会主席。国际旅游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2008年11月7-9日,上海。20081214 吴必虎、姜明、党宁,环城自然游:新假期制度下的战略与对策。第五届中国旅游论坛,2008年12月14日,安徽黄山。20081219 吴必虎、钟栎娜,旅游危机管理与汶川地震灾后目的地营销。四川民族地区及灾后重建旅游管理干部培训班,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12月19日。200720070206 Wu Bihu, Tourism Planning in China: Sino-African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and Prospect. A presentation to Conference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in Sudan. Ministry of Tourism and wildlife, 6-11 February, 2007. Khartoum, Sudan.20070214 Wu Bihu, Tourism Planning in China: Sino-Arab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and Prospect, A presentation to Conference on Yemen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14 February, 2007. Ministry of Tourism, Sana'a, Yemen.20070317 Wu Bihu, Crossing the Himalayas: China-India Tourism Collaborations. A presentation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tting Edge Research in Tourism, 17 March, 2007, Shimla, India.20070329 吴必虎,最佳旅游城市标准与都市旅游质量测定。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2007年3月29日。上海。20070525 吴必虎,创佳之后的城市旅游发展之路:国际化视野下的成都市旅游发展战略。成都市人民政府旅游发展报告会,2007年5月25日。20070605 Deng Bing and Wu Bihu,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PA Affected by Interference Opportunities: Case of Jisha Village, Shangri-la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5th Bi-Annual Symposium of Consumer Psychology of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Leisure, 5 June, 2007.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USA.20070616 吴必虎、李霞,泰安:孔子看天下的地方(Tai’an: From where Confucius Viewing the Horizons),泰安旅游形象策划与营销策略座谈会,2007年6月16日,泰安。20070702 吴必虎,桂林旅游发展与桂林旅专的发展,2007年7月2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70810 吴必虎,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2007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主题论坛主旨演讲,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2007年8月10日。20070812 吴必虎,地方旅游规划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旅游规划研讨会,2007年8月12日·吕梁国际宾馆。20070814 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与实务。云南省建设系统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2007年8月14日,北京·北京大学培训中心。20070828 吴必虎,扬大汉旗,走创新路:打造咸阳遗产国际旅游目的地。咸阳旅游发展论坛主旨演讲,2007年8月28日,陕西咸阳。20070905 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与实务,四川省眉山市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2007年9月5日,北京·清华大学。20070915 吴必虎,城市旅游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中国节约型宜居城市建设研讨会,北京大学人居环境中心,2007年9月15日。20070919 吴必虎,解读《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陕西省西安市政府报告会,2007年9月19日。20070926 吴必虎,旅游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学院,2007年9月26日。20071010 吴必虎,地方现代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考:兼论崂山旅游业的定位、转型与提升,2007年10月10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政府报告会。20071010 吴必虎,旅游公共管理:中国式旅游学科之构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2007年10月10日下午。20071031 Wu Bihu, China’s International Tourism Product and Multi-destination Brand Strategy. A presentation to Tourism Future and Development: China Forum 2007. 31 October, 2007, in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China.20071103 吴必虎,中国国际旅游产品及分区域品牌战略,第三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2007年11月3日,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20071204 Wu Bihu and Yan Lin,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us and Trend. A keynote speech to Spain-China Symposium on Cultural Tourism Strategies. 4 December, 2007, Instituto Cervantes de Pekín, Beijing, China.20071208 吴必虎,中日旅游交流:从单向流到双向流。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旅游交流演讲会主旨演讲,2007年12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71210 吴必虎,秦岭山地旅游与商洛旅游发展。陕西省商洛市政府报告会,2007年12月10日。20071217 Wu Bihu, Branding China as a Multi-destination Country. A presentation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Marketing: New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for Practice. 17-19 December, 2007. Institute for Tourism Studies, Macao SAR, China.200620060000 李云鹏、胡运权、吴必虎,基于EUCS模型和ISS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2006中国科协年会。20060000 李云鹏、胡运权、吴必虎,基于EUCS模型和ISS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2006。20060108 吴必虎,遗产旅游:国家政策、政府管理与市场角色。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主旨演讲,2006年1月8日,北京大学。20060214 吴必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远景、战略与近期行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全县科级以上干部讲座,2006年2月14日下午。20060315 吴必虎,科学发展观与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北京市旅游局组织北京市区县旅游局长培训班,2006年3月15日下午,北京稻香·湖畔酒店。20060317 吴必虎、俞曦,从旅游景区产品特征谈中部旅游崛起。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2006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主旨演讲,郑州,2006年3月17日。20060403 吴必虎,旅游目的地的国际营销。四川省旅游系统领导干部旅游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2006年4月3日,北京·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60430 吴必虎、王妍,中国海洋旅游发展:从产品角度的透视。海洋旅游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浙江温州,2006年4月30日。20060517 吴必虎,红色旅游景区、产品与目的地营销。国家旅游局第二期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骨干管理人员培训班,江西南昌,2006年5月17日。20060519 吴必虎、党宁,2020中国作为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旅游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06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论坛主旨演讲,2006年5月19日,江苏无锡。20060531 吴必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产品开发与目的地营销。国家旅游局人教司、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第12 期西部地区旅游局长培训班,2006年5月31日,天津帝城大酒店。20060713 吴必虎,县域旅游经济开发的路径选择,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报告会,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政府,2006年7月13日。20060809 吴必虎,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locy and Practice),大会主席,国家旅游局、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2006年8月9-11日。20060823 吴必虎,区域与城市娱乐业发展:社会需求、产业结构与政策响应。云南省文化产业研讨班,2006年8月23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20060923 吴必虎、齐莉娜,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第11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沈阳棋盘山,2006年9月23日-25日。20060928 吴必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标准与品牌建设,第二届中国宜昌三峡旅游财富论坛主旨演讲,2006年9月28日。20061019 吴必虎,红色旅游产品、市场与目的地营销,2006中国延安红色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论坛主旨演讲,陕西延安,2006年10月19日。20061025 Wu Bihu,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ty vs. China’s Best Tourism City. A keynote speech to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ty, October 25-27, 2006, Shenzhen, China. 大会学术主席。20061116 吴必虎,旅游规划的编制、项目策划与招商引资。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旅游局首届全省旅游主管领导、旅游局长研讨班,2006年11月16日,西北大学。20061117 吴必虎、张歆梅,2006,城市主题街区初探:基于多学科研究思索。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主办,都市旅游国际会议论文集,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11月17-18日,中国上海,434~442。200520050115 Wu Bihu and Yu Qing,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Festivals and Events in China: A Survey and Analysis. A presentation to International Forum of Festival and Events. 15 January, 2005. in Yanqing, Beijing China.20050120 吴必虎,以打造“中国假日之都”为中心,实现昆明旅游发展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关于《昆明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探讨。2005年1月20日,昆明市旅游局。20050122 Wu Bihu and Ma Xiaolong, Protection, Re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 Historic Street: Case Study of Dashilan Historical District in Beijing,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January 22, 2005 in Toyo University, Japan. 吴 必虎,中国における持続可能な観光計画について,日本東洋大学国際共生社会研究センター ワークショップ2,持続可能な社会開発~観光の観点から。2005年1月22日(土)。於東洋大学板倉キャンパス2号館2205教室。20050122 Wu Bihu, Sustainable Tourism Planning in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Society Development, sponsor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esearch Center at Toyo University, 22 January, 2005, Toyo University, Japan.20050330 Wu Bihu and Xing Juejue, BEST (Beijing, Seoul, Tokyo) Spatial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 Tourism Driven by Nodal Cities. A presentation to International Forum of North East Asia Tourism, March 30 – April 1, 2005 in Daegu, Korea.20050610 吴必虎,红色旅游产品与目的地营销。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主办,2005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与管理高峰论坛,2005年6月10日,北京大学。20050615 Wu Bihu and Yu Xi, Themed Attractions Development in China: 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A keynote speech to China Themed Attractions Summit 2005. June 15, 2005 in Shanghai, China.上海金茂大厦。20050617 吴必虎,环城型观光农业:市场与区位。北京市农业委员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中韩观光休闲农业开发与管理研讨会,2005年6月17日,北京大学。20050628 吴必虎,世界温州:商务山水间,温州市旅游发展战略。浙江温州,温州市委宣传部,2005年6月28日。20050707 Wu Bihu and Dang Ning, Tourism Redevelopment: A 4 Res Model in Hangzhou,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the 11th APTA Annual Conference: New Tourism for Asia-Pacific. July 7-10, 2005 in Goyang, Korea.20050716 吴必虎,学术文献中的旅游研究与大学的旅游学科建设。山西省旅游局教育处,山西省旅游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2005年7月16日。20050720 Wu Bihu and Wu Dongqing, Tourism Oriented Urban Renewal in China: A Case Study on Dashilan Historical Areas (DHA) in Beijing. A presentation to the IGU Commission on Monitoring Cities of Tomorrow, Annual Conference 2005. July 20-24, 2005 in Tokyo, Japan.20050724 吴必虎,中国主题旅游度假区开发与管理,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旅游管理干部培训班,杭州市委党校。2005年7月24日。20050811 吴必虎,青岛世界旅游论坛论证会意见,山东省旅游局、青岛市人民政府,2005年8月11日,中国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20050813 吴必虎、余曦,中国山地旅游区的休闲度假功能及其演变:基于国家 A 级旅游区(点)的统计分析。湖北省旅游学会,山地休闲旅游地与九宫山旅游发展论坛主旨演讲。2005年8月1314日,湖北,九宫山。20050816 吴必虎、党宁,环城游憩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地理学会2005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 旅游地理学分会“环城市旅游与休闲度假的地理学透视”主旨演讲,2005年8月16日,北京大学。20050915 Wu Bihu,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a keynote speech to Public Forum on Organizing Major Events: Community Support and Involvement. 15 September, 2005. Macau.20050927 吴必虎教、邢珏珏、吴冬青,2005。城市传统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保留与阅读, 2005-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国际学术年会。2005年9月27日,浙江江山。 20051007 Wu Bihu, Cai Liping and Dang Ning, ReBAM Model: A Theoretical & Empirical Examination, a presentation at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Park and Tourism Sciences, Texas A&M University, 7 October, 2005. College Station, Texas, USA.20051011 Wu Bihu, Tourism Planning: Models and Cases in China. a presentation at School of Hotel, Restaurant and Tourism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1 October, 2005. 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SA.20051017 Wu Bihu, New Realiti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earch, a presentation at 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Purdue University, 17 October, 2005. West Lafayette, Indiana, USA.20051020 Wu Bihu and Cai Liping, Branding Ancient Destinations through Master Tourism Planning: Cases of Four Cities. Workshop at The 2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and Tourism Educators, ISTTE. 20-22, October, 2005, Chicago, IL, USA.20051101 吴必虎,世界旅游研究主流?—— 休闲社会、西方轨迹、世界潮流的透视。百年暨大旅游论坛之五,2005年11月1日,广州,暨南大学旅游系。20051105 吴必虎,2005,旅游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与评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旅游学会共同主办,“2005 旅游研究北京论坛 —— 旅游研究方法主旨演讲,2005年 11 月 5 日,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20051116 Wu Bihu & Zhong Lina, Wetland-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Research Roundtable on Wetland Conservation, Nature-Based Tourism,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nference of China-U.S. Relations: Trade, Diplomacy, and Research. November 16-17, 2005,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20051122吴必虎,人类的休闲时代与旅游研究的今天和明天。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学生会专家讲座,2005年11月22日,北大。20051126 吴必虎,节事活动与城市旅游目的地营销,2005泛珠三角城市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主旨演讲,2005 年 11 月 26 日- 27 日,广州。20051202 吴必虎、余曦等,中国资源型景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十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广州)研讨会,2005 年 12 月 2 日,广州大学。20051204 Wu Bihu and Li Tingting,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A keynote speech to the 2nd Tourism Outlook Conference: Tourism Edge and Beyond, sponsored by Ministry of Tourism Malaysia and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 UiTA. 4-6, December 2005, Shah Alam, Selangor, MALAYSIA.20051209 Wu Bihu and Xing Juejue, 3P-3I MODEL: An Application to Tourism City Marketing Plan in Hangzhou. A present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Marketing for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9 Dec. 2005, Macau. China.20051212 吴必虎、黄晓辉,主题街区与城市旅游。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共同主办,未来十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上海)研讨会,2005 年 12 月 12 日,华东师范大学。20051224 吴必虎、谢志华,旅游导向的乡村景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第五届“景观与旅游”论坛主旨演讲, 2005 年 12 月 24 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420040527 吴必虎,城市作為旅遊目的地與景觀設計的響應(City as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海峽兩岸旅遊(景觀)學術交流,台湾高雄樹德科技大學设计学院建築與古蹟維護系,2004年5月27日。20040531 吴必虎,大陸地區旅遊高等教育之現狀,海峽兩岸旅遊(觀光)學術交流,臺中師範學院,2004年5月31日。20040602 吴必虎,大陸地區旅遊規劃的理論與實踐(Tourism Planning in Mainland China),海峽兩岸旅遊(觀光)學術交流,花莲師範學院,2004年6月2日。20040707 Wu Bihu, Planning the City as a Tourism Destination. A lecturing to AILU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in Tourism Management, sponsored by Associazione Istituzione Libera Universita Nuorese, 7 July, 2004. Sardinia, Italy.20040707 Wu Bihu, Planning World Heritage for Today and Tomorrow, AILU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in Tourism Management, Sardinia, Italy. July 7, 200420040811 吴必虎,地方旅游产品开发与目的地营销: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旅游局,湖南旅游经济发展高级研讨班,2004年8月11日,长沙。20040906 吴必虎,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营销,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高级研修项目旅游开发与营销课程海口班,2004年9月6日,清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040920 殷柏慧、吴必虎,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2004年9月20日,河南大学,开封。20040922 Dang Ning and Wu Bihu, Study on the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ew Three Gorges Region. A Presentation to the 3rd 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 22-23 September, 2004,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20040922 Deng Bing and Wu Bihu,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hina: Eco-emigration or Eco-tourism: A Case Study of Sanjiangyuan in Tibetan Plateau. A Presentation to the 3rd 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 22-23 September, 2004,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20040922 Li Mimi, Geoffrey Wall & Wu Bihu, Use Pattern and User Perception on Recreational Squares: A Case Study In Dalian,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the 3rd 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 22-23 September, 2004,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20040922 Wu Bihu, Xing Juejue & Li Yejin, Disciplinary Tree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Studies: An Analysis on Subject Index of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Best Paper awarded). A Presentation to the 3rd 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 22-23 September, 2004,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20040922 Wu Dongqing, Wu Bihu & Dang Ning, A New Perspective: 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rban Planning. A Presentation to the 3rd Asia-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 22-23 September, 2004,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20041004 吴必虎、马晓龙、谌莉,中国游轮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选取与建设研究。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洋休闲论坛主旨演讲,2004年10月4日,舟山朱家尖旅游度假区。20041020 Wu Bihu,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in China: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for Japanese Businesses. 日本立教大學觀光學部,日中觀光學術交流。2004年10月20日。20041022 吴必虎,中国における観光地開発の実態と今後の動向。日本東洋大學國際地域學部日本、日光観光協会,日中觀光學術交流。2004年10月22日。20041023 吴必虎,變化中の日中観光開発と流動。日本枥木县日光市日光観光交流センタ-,日中観光學術交流,日本の外国人観光客け入れを考慮した観光地開発·整備の実態について,特に日中間の観光交流について日光を事例として。2004年10月23日下午,日光市政府日光市交流促进中心。20041029 吴必虎,“西方罗马 东方西安”:以体验大唐文化为核心打造西安城市旅游精品。西安市委中心组系列学习讲座,2004年10月29日上午,西安市委。20041029 吴必虎、邢珏珏、李业锦,从 Annals 学科术语统计分析全球旅游研究发展态势:兼论中国的高等旅游教育。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学术报告会。2004年10月29日下午,西安。20040000 邢珏珏、李业锦、吴必虎、齐莉娜,旅游学分支学科相关性及其进展态势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发表时间:2004。20041216 吴必虎,中国的遗产旅游与历史遗产城市(地段)旅游发展:西安案例。2004年12月16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的演讲。上海。20040000 吴必虎、苏平、马晓龙, 中国大城市周边地区自然观光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发表时间:2004。20041225 吴必虎、张歆梅、马晓龙,公共滨水游憩(旅游)空间规划的WAVE模式:大运河杭州段国际旅游区规划案例。2004年12月25日,景观·旅游 多边论坛主旨演讲,北京林业大学。200320030313 吴必虎,北京市旅游发展促进战略与区县案例分析。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区县旅游规划工作会。北京昌平。2003年3月13日。20030314 吴必虎,云南旅游发展透视。北京大学旅游协会主题演讲。2003年3月14日。北京大学。20030411 吴必虎,广安市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理论与案例分析。四川省广安市委、市政府。四川广安,2003年4月11日。20030412 吴必虎,地方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理论、程序与政府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吉林省旅游局主办吉林省旅游规划管理人员培训班,吉林省长春,2003年4月12日。20030629 吴必虎,小康时代、度假产品与闽东假期。太姥山文化旅游节,中国·福建·福鼎。2003年6月29日。20030714 Wu Bihu, CHINA: The Most SARS-Affected Country both as a Destination and Origin,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A keynote speech to Revitalizing Asian Touris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a New Paradigm, Sponsored by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and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14-15 July, 2003. Hong Kong.20030729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驻马店案例。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博士生服务团。河南驻马店。2003年7月29日。20030803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洛阳案例。洛阳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博士生服务团。河南洛阳。2003年8月3日。20030804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登封案例。登封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博士生服务团。河南登封。2003年8月4日。20030817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吉林省市、县分管旅游工作领导培训班。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旅游局主办。吉林长春。2003年8月17日。20030907 吴必虎,城市土地旅游开发的理论与方法。曲江新区管委会。陕西西安。2003年9月7日。20030915 吴必虎,提高认识,理清思路 描绘顺义旅游宏伟蓝图。北京顺义区委、区政府。北京顺义,2003年9月15日。20030930 吴必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理论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上海,2003年9月30日。20031021 吴必虎,城市传统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保留与阅读。2003年10月21日。“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北京大学。20031105 吴必虎,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国市长协会、今日中国杂志社、贵州铜仁地区行署主办首届“中国城市节庆研讨会”。2003年11月5日。贵州铜仁。20031129 吴必虎,杭州市旅游发展提升战略与产品国际化:一种面向解决问题的战略行动。《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内专家培训计划,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2003年11月29日。20031222 吴必虎,从单向开发到开营并举:地方旅游发展新思维。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邵武市委、邵武市政府主办 “2003走进中国·邵武:南武夷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福州西湖大酒店。2003年12月22日。20031226 吴必虎,旅游导向型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 北京大栅栏地区案例。第三届北大、清华、北林三校旅游·景观学术交流讨论会。北京大学。2003年12月26日。200220020425 吴必虎,神秘 · 阳光 · 挑战:拉萨旅游中心城市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旅游局 · 拉萨市人民政府。西藏拉萨。2002年4月25日。20020522 Wu Bihu, Zhu Hong and Zong Xiaolian,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The Fif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ourism in Asia: Development, Marketing and Sustainability, hosted by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2 May, 2002. Hong Kong SAR.20020522 Zhang Wei and Bihu Wu, Integrated Tourism Management in a Host City of a World Heritage Site(s): Case of Lesha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sia Pacific Forum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in Tourism, 22 May 2002, Macau SAR. 416-427.20020629 Wu Bihu,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A Perspective on Theory, Situation and Trends. A Presentation to Seminar on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Culture Industry Institute of PKU AOL Time Warner Company. Beijing. 29 June 2002.20020703 吴必虎,经营海淀: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管理,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海淀。2002年7月3日。20020905 吴必虎,中国城市周边旅游发展空间模式研究。日本旅游学会、中国旅游协会举办,首届中日旅游协会学者交流研讨会,北京,2002年9月5-6日。20020906 吴必虎、黄琢玮、殷柏慧,中国城郊型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研究。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理学会与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北京怀柔。2002年9月6日。20020907 吴必虎,市场距离与旅游经营管理。21世纪旅游经营与管理实战高峰论坛。中国山东济南。2002年9月7-8日。20020916 吴必虎,历史街区的保留、阅读与体验,月湖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研讨会。浙江宁波。2002年9月16-17日。20021009 吴必虎,距离在旅游发展中的理论与应用,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2002年10月9日。20021010 Zhang Wei and Wu Bihu.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Managing World Heritage Tourism. A presentation to 2002 Tianjin International Service Management Forum. 10-12 October, 2002. Tian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trict, Tianjin, China.20021108 吴必虎,中国地方旅游形象建设与保护,北京大学旅游协会,2002年11月8日。20021117 Wu Bihu,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in China: An Epoch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A keynote speech to Boao Forum for Asia: The Prospects of Asian Tourism Sector and Measures Conductive Thereof. 17-20 November, 2002, Guilin, China.20021119 Wu Bihu, 2002.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Resource Exploitation to Destination Marketing. A presentation to Boao Forum for Asia (博鳌亚洲旅游论坛): The Prospects of Asian Tourism Sector and Measures Conductive Thereof. Guilin, China. 19 November, 2002.20021123 吴必虎, PROGRESS IN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STUDIES :A Perspective on Background, Theory and Trends,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学术文化周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专场报告,2002年11月23日。20021124 吴必虎、马岳、宋治清:《学术文献中的中国旅游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专题会议,2002年11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20021207 吴必虎,中国各地旅游形象策划分析:理论与案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主办,中国地方旅游规划与旅游项目营销高级研讨会。2002年12月7日。20021220 吴必虎,建设整合的顺义潮白河滨水旅游度假地带,北京市顺义区外事旅游局主办,顺义潮白河度假旅游研讨会,2002年12月20日。20021229 吴必虎,距离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北大-清华旅游景观双边论坛,北京,清华大学,2002年12月29日。20020000 杨小兰、吴必虎、刘耕年, 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发表时间:2002。20020000 高向平、吴必虎、戈岳, 拉萨城市旅游吸引物再开发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发表时间:2002。20020000 唐子颖、吴必虎,旅游城市公共游憩地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 发表时间:2002。20020000 朱虹、吴必虎,旅游规划SWOT分析技术的改进:北京市丰台区案例。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发表时间:2002。20020000 殷柏慧、吴必虎,旅游目的地依赖型景区开发研究:以河北秦皇岛市祖山风景区旅游开发为例。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发表时间:2002。20020000 吴必虎、马岳、杨小兰,学术文献中的中国旅游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发表时间:2002。200120010317 Wu Bihu, Huang Jianjun, Shi Hongshuai and Yang Xiaolan.2001. Cityscape Changes in China 1840-2000. A Standup Presentation to Asian Modernization in Maps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Symposium. Sponsored b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 17-24 March, 2001. Kyoto, Japan.20010327 吴必虎,大旅游研究与大学的旅游研究。北京大学旅游协会主题讲座。北京大学三教,2001年3月27日。20010618 吴必虎,环城游憩带(ReBAM)的理论与应用。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发展研讨会。2001年6月18-19日,四川省乐山市。20010620 吴必虎,宏系旅游学:中外旅游研究与教育主流分析,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旅游系。2001年6月20日。20010621 吴必虎,三星堆博物馆作为旅游产品的价值及其营销案例分析。2001年6月21日。成都,中国旅游论坛。国家旅游局·成都市人民政府。20010818 吴必虎,莫氏目的地营销理论及其在湖北的应用。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市场营销研讨会。湖北宜昌市三峡工程大酒店。2001年8月18日。20011019 吴必虎,徽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管理。世界旅游组织安徽两山一湖规划组举办。安徽合肥。2001年10月19日。20011105 Wu Bihu,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t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Asia-Europe Seminar on Cultural Heritage, Man and Tourism. Appointed by China Ministry of Culture. Sponsored by Asia-Europe Foundation and Ministry of Culture, Viet Nam. 5-7 November, 2001. Hanoi, Viet Nam.20011112 Wu Bihu, Tourist Developing Countr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China. A presentation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urism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ponsored by Commiss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of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and Guilin City People’s Government. Guilin, China, November 12-14, 2001.20011116 Wu Bihu, 2001. Twenty Years of Tourism Studies in China: An Analysis on Published Papers in Refereed Journals, a presentation to Symposium on Tourism and New Geography, Sponsored by the Center f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 Research, PKU and Tourism, Leisure and Global Change Group, IGU. Beijing, China. 16 November, 2001.20011130 吴必虎,新疆的旅游研究领域
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区规划设计遗产保护与活化旅游研究学科体系环城市旅游开发与空间结构目的地品牌与网络营销环境教育与旅游解说""近期论文
Zhong, L., Wu, B., & Morrison, A. M. (2015). Research on China's Tourism: A 35‐Year Review and Authorship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7(1), 25-34.Wu, B. (2015). Planning for Ethnic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52), 180-181.Tseng, C., Wu, B., Morrison, A. M., Zhang, J., & Chen, Y. C. (2015). Travel blogs on China as a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gen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using Leximancer. Tourism Management, 46, 347-358.Wu, B., Liu, L., Shao, J., & Morrison, A. M. (2015). The evolution and space patterns of hutongtels in Beijing historic districts.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ahead-of-print), 1-22.朴志娜、吴必虎、Morrison、沈晔、李梦娇,2015,全球旅游研究格局的综合分析(2003—2012)。旅游学刊,30(7):108-118.刘社军、吴必虎,20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差异及旅游发展转型。地域研究与开发,34(1):76-80.张静儒、陈映臻、曾祺、吴必虎、Alastair M.MORRISON,(2015). 国家视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模型——基于来华国际游客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 30(3):13-22.2014Cong, Li, Wu, Bihu, Morrison, Alastair M., Shu, Hua & Wang, Mu, 2014. Analysis of Wildlife Tourism Experiences with Endangered Spec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ncounters with Giant Pandas in Chengdu,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 40(2): 300-310.Leung, X. Y., Wang, F., Wu, B., Bai, B., Stahura, K. A., & Xie, Z. (2012).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overseas tourist movement patterns in Beijing: 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4(5), 469-484.Li, Jing and Wu, Bihu. Disaster triggered travel motivations of young people: A case study of Yingxiu town [online]. In: Chien, P.Monica. CAUTHE 2014: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rends, Changes and Complexity. Brisbane: School of Tourism,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14: 988-995. Availability: < http://search.informit.com.au/documentSummary;dn=408202317959253;res=IELBUS> ISBN: 9780987050755.Li, M., Wu, B., and Li, B., (2014). Branding city destinations: experience of two metropolises in China: Hangzhou and Xi’an. In Berg, P. O., & Björner, E. (Eds.). Branding Chinese Mega-cities: Policies, Practices and Positioning.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45-154.Shen, Han; Niu, Zenghai and Wu, Bihu. A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model for theme parks: The role of consumption emotions in the Chines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online]. In: Chien, P.Monica. CAUTHE 2014: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rends, Changes and Complexity. Brisbane: School of Tourism,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14: 559-569. Availability: < http://search.informit.com.au/documentSummary;dn=394208956544345;res=IELBUS> ISBN: 9780987050755.丛丽、吴必虎, 2014,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野生动物旅游体验研究——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潘立新、吴必虎、晋秀龙, 2014,基于“核心—边缘”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南京滁州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14(3):178-185.舒华、吴必虎, 201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公示制度优化策略。规划师, 2014(4):21-27.王菲、宋萌、信心、李晓丹、 吴必虎, 2014, 基于网络内容分析的中国市场蜜月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吴必虎, 2014,旅游是什么?----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旅游学刊, 29(2):121-124.吴必虎,2014, 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驱动且行且珍惜。中国国情国力, 2014(5).吴必虎,2014,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旅游业发展。中国旅游报,2014 年/5 月/7 日/第011 版。吴必虎,2014,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要弱行政化。中国房地产报,2014 年/4 月/21 日/第A05 版。吴必虎,2014,停止春游是“懒”政。中国旅游报,2014 年/4 月/18 日/第002 版。吴必虎,2014,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探析2014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4):39-41。吴必虎,2014,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探析2014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中国旅游报,2014 年2月12日第11 版。吴必虎,2014,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驱动且行且珍惜。中国国情国力,(5):卷首语。吴必虎,2014,研究深化改革新语境下旅游竞争力。中国旅游报,2014年1月6日第4版。吴必虎,2014,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一体化。经济研究参考,2014(36).吴必虎、朴志娜、莫里森、李梦娇,2014,近十年(2003-2012)全球旅游研究基本格局。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编,2014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中国旅游出版社。175-191.吴必虎. (2014). 弱行政化, 强市场化与环北京旅游一体化. 旅游学刊, 29(11), 15-16.2013Zhong, Lina, Leung, Daniel, Law, Rob, and Wu, Bihu , 2013. e-Tourism in China: A Review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8(5):464-482.LINA ZHONG, BIHU WU and ALASTAIR M. MORRISON, 2013, Research on China's Tourism: A 35-Year Review and Authorship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7(1):25-34.Rosalind Sia Juo Ling, Bihu Wu, Jinah Park, Hua Shu, and Alastair M. Morrison, 2013, WOMEN’S ROLE IN SUSTAINING VILLAGES AND RURAL TOURISM IN CHI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43, pp. 634–638.LINA ZHONG, DANIEL LEUNG, ROB LAW, BIHU WU and JUN SHAO, 2013, An Application of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Evaluating Attraction Websites in Mainlan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elibrary.com) DOI: 10.1002/jtr.1937.LU LIU,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and ROSALIND SIA JUO LING, 2013, Why Dwell in a Hutongtel? Tourist Accommodation Preferences and Guest Segmentation for Beijing Hutongt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elibrary.com) DOI: 10.1002/jtr.1975.Li Cong,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 Kou Xi, 201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lustering of Convention Facilities in Beijing, China.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 http://dx.doi.org/10.1080/10941665.2013.838179Li Cong,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Hua Shu & Mu Wang, 2013. Analysis of Wildlife Tourism Experiences with Endangered Spec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ncounters with Giant Pandas in Chengdu,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 40 (2014): 300-310.吴必虎、李文洁(特邀编辑),2013,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与营销(一、二)(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学刊,28(1):3-20;28(2):3-22.钟栎娜、吴必虎、徐小波、许译文,2013,国外旅游地感知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8(2):13-19.丛丽、吴必虎、寇昕,2013,北京市会议产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地理,33(5):77-83.张毅、曹晶晶、齐莉娜、吴必虎,2013,旅游目的地虚拟网络结构特征研究——以黄山市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9(6):1098-1104.高明捷、吴必虎,2013,基于结合分析法的大学生休闲活动选择研究———以北京市高校为例。特区经济,2013年第2期:195-199.吴思、孔祥智、叶裕民、吴必虎,2013,土地制度改革的余地有多大?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2期:99-104.吴必虎,2013,旅游地产,不能只造房子。中国房地产报/2013 年/3 月/11 日/第C07 版.吴必虎,2013,确保规划间的协调与衔接。中国旅游报/2013 年/5 月/10 日/第002 版.吴必虎,2013,旅游型城市化:多途径城市化的一条新路。中华建筑报/2013 年/5 月/7 日/第011 版.吴必虎、舒华,2013,节事活动规划与城市转型。城乡规划06:城市重大活动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31.吴必虎,2013,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体系及其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科研立项成果汇编(2009-2010),中国旅游出版社,180-184.沈晔、朴志娜、吴必虎,2013,国际会议选址因素重要性的感知差异分析。旅游学刊,28(5):63-71.吴必虎、王颖莹、乔莹,2013,旅游地学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陈安泽主编,中国旅游地学25周年纪念文集,地质出版社。13-30.李铁、吴必虎、何刚,2013,旅游型城市如何发展。载李铁、冯奎、郑明媚编著,会客厅里谈城市,中国发展出版社。55-77.赵宏杰、吴必虎,2013,台资企业台籍人员职业倦怠、休闲调适策略与休闲知觉自由关系之研究。人文地理,28(5):129-138.潘立新、吴必虎,2013,基于南京都市圈视角的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13(10):58-63.曾祺、吴必虎, 2013, 跨国访学旅游中的异文化体验与旅游经济。旅游科学,27(6):73-82.吴必虎,2013, 旅游规划的自由与约束。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笔谈,2013(10).祝春敏、张衔春、单卓然、吴必虎, 2013,新时期我国协调规划的理论体系构建。规划师,2013(12)5-11.赵宏杰、吴必虎,2013,大陆赴台自由行旅客地方认同与休闲效益关系研究。旅游学刊, 28(12):54-63.谢若龄、吴必虎,2013,日本风景道路的构成体系与特征分析及启示。交通企业管理,2013(10):72-73.徐小波、吴必虎,2013,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研究---以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为例。人文地理, 2013(6):133-141.熊伟、林琳、卿前龙、吴必虎,2013,剥夺或重构:网络休闲对非网络休闲行为空间的影响---基于“开心农场“游戏用户的案例研究。人文地理,2013(6):154-160.丛丽、吴必虎、寇昕, 2013,北京市会议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空间耦合形态与机制研究。经济地理,33(11):84-91.2012Huang Xiao-Ting & Wu Bi-Hu, 2012. Intra-attraction Tourist Spatial-Temporal Behaviour Patterns. Tourism Geographies, 14(4): 625-645.Bihu Wu, Honggen Xiao, Xiaoli Dong, Mu Wang & Lan Xue, 2012, Tourism Knowledge Domains: A Keyword Analysi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7(4): 355-380.Bihu Wu, Lan Xue, Alastair M. Morrison, and Xi Y. Leung, 2012, Frame Analysis on Golden Week Policy Reform in Chi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9(2): 842–862.Leung, Xi Yu; Wang, Fang; Wu, Bihu; Bai, Billy; Stahura, Kurt A.; Xie, Zhihua. 2012.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Overseas Tourist Movement Patterns in Beijing: 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4(5), pp 469-484.吴必虎,2012,遗产活化是重建古城的关键。中国建设报,2012年10月17日第002版.吴必虎,2012,古城重建不如古城活化。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第11期.吴必虎,2012,首都发展应致力于缓解三大矛盾。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1期.丛丽、吴必虎、李炯华,2012,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7(5):57-65.高军,马耀峰,吴必虎,2012,结构方程模型之旅游研究近况——理性回顾、审视与反思。旅游学刊,27(7):98-111.马世罕、戴林琳、吴必虎,2012,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地理科学进展,31(6):817-824.汪芳,严琳,熊忻恺,吴必虎,2012,基于游客认知的历史地段城市记忆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地段为例。地理学报,67(4):545-556.旺姆、吴必虎,2012,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居民感知研究。人文地理,27(2):128-133.吴必虎,2012,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应相互协调而非单向服从。旅游学刊,27(12):8-9.吴必虎,2012,泛旅游需要更加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旅游学刊,27(3):3-4.吴必虎、肖金玉,2012,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经济地理,32(7):6-11.吴必虎、聂淼,2012,环城市乡村休闲:适合乡村的现代化途径。刘德谦、唐兵、宋瑞主编,2012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61-172.吴必虎、徐婉倩、徐小波,2012,旅游综合体探索性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8(6):96-100,111.熊伟,高阳,吴必虎,2012,中外国际高星级连锁酒店服务质量对比研究——基于网络评价的内容分析。经济地理,32(2):160-165.张毅,高一钊,蒋孝融,齐莉娜,吴必虎,2012,旅游景区链接动机分析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8(2):325-330.张毅,蒋孝融,高一钊,齐莉娜,邬伦,吴必虎,2012,基于链接测度旅游景区吸引力。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8(1).赵宏杰、吴必虎,2012,长城攀登者游憩专业化与地方依恋关系之研究。人文地理,27(1):127-135.钟栎娜,吴必虎,邵隽,2012,中国5A级旅游区门户网站的成熟度评估。旅游学刊,26(12):30-36.2011董晓莉、 吴必虎, 2011, 旅游网站用户体验研究综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7(增刊):104-107。董晓莉、吴必虎、钟栎娜,2011,基于《旅游学刊》关键词分析的中国旅游研究知识体系解析。旅游学刊,26(8):26-31.董晓莉、张捷、吴必虎、蒋志杰、乌铁红、董雪旺,2011,灾害事件对旅游地意象影响的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30(3):102-107.高军、 吴必虎、 马耀峰, 2011, 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学刊,26(2):35-40。高军、马耀峰、 吴必虎、 亢雄,2011,国内外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差异研究——以西安市为例。人文地理,26(4):132-139.高军、马耀峰、 吴必虎、 亢雄、 李创新, 2011, 旅游系统演变趋势模型的构建及其科学意义。华东经济管理,25(2):151-154。郭来喜、王兴中、刘晓霞、保继刚、吴必虎、马勇、冯德显、杨永春、张述林、艾南山, 2011,关于建立“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省际合作试验区”并将其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开发战略的倡议。地域研究与开发,30(1)。刘旗、吴必虎、周采、罗兹柏、陈乾康,2011,重庆非去不可:圆桌对话。中国西部,杂志特别策划:60-65.卿前龙、吴必虎,2011,发展国民休闲,促进经济景气。载刘德谦、高舜礼、宋瑞主编,2011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322-331.吴必虎,2011,旅游地产需走专业化道路。城市住宅,2011(10):46.吴必虎、徐小波,2011,休闲与社会治理:一个理论解析。载刘德谦、高舜礼、宋瑞主编,2011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332-341.于海波、吴必虎, 2011,国外自驾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6(3):55-61。钟栎娜、吴必虎、邵隽,2011,中国5A级旅游区门户网站成熟度评估。旅游学刊,26(12):30-36.吴必虎,2011,《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ReBACRTR)研究》序。党宁,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ReBACRTR)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序1-5.黎筱筱、吴必虎,201,1,泛旅游时代与旅游综合体建设。中国旅游报/2011 年/3 月/21 日/第007 版.吴必虎,2011,响应泛旅游时代城市管理,推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中国旅游报/2011 年/4 月/11 日/第016 版.吴必虎,2011,城市化与旅游立法。中国旅游报/2011 年/6 月/3 日/第003 版.2010Wu Bihu, 2010. The way to and from Shanghai: A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er’s story. In Smith, S.L.J. (ed.) The Discovery of Tourism (Tourism Social Science Series, Vol 13).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163-177.汪芳; 严琳; 吴必虎,2010,城市记忆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宣武区为例。国际城市规划,25(1):71-76。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郑鹏,2010,外国游客对华旅游城市感知差异——以11个热点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旅游学刊,25(5):38-43。薛岚; 吴必虎; 齐莉娜,2010,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转变和传播理念的引出。经济地理,30(5):844-848。赵明; 吴必虎; 袁书琪, 2010,城市周边度假地空间区位研究——基于北京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的思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7(1):74-78吕君; 吴必虎,2010,中国草原旅游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9(4):403-410。邵隽; 吴必虎,2010,国外旅游研究领域Web点击流分析研究进展。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6(2):97-102。吕君; 吴必虎,2010,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层次演进与判读。未来与发展,2010(6):108-112。赵明; 吴必虎,2010,北京市周边度假接待设施开发模式演变分析。安徽农业科学,38(2):1018-1020。吴必虎; 徐小波,2010,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一种旅游—房地产模式。旅游学刊,25(8):34-38。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2010,外国游客感知视角的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的分析。旅游科学,24(5):49-55。吴必虎; 马世罕, 2010, 减少旅游研究中的重复研究。旅游学刊,25(12):6-7。2009赵明、吴必虎,2009,北京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世界地理研究,18(4):134-140.齐莉娜、张毅、吴必虎、宋丽丽,2009,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景区知名度影响测量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6):1061-1067。齐莉娜; 张毅; 吴必虎; 宋丽丽,2009,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景区知名度影响测量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卿前龙、吴必虎,2009,闲暇时间约束下的休闲消费及其增长:兼论休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89-91,99.熊伟、吴必虎,2009,论大型展会期间高星级酒店房价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广交会为例。旅游研究,1(1):88-94.吴必虎,2009,中国作为多目的地的国际营销战略。旅游学刊,24(5):5-6. 转载于李铁、冯奎、郑明媚编著,会客厅里谈城市,中国发展出版社。84-86.党宁、周钧、吴必虎,2009,奥运后、世博前, 共话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国际旅游学会第二届双年会综述。旅游学刊, 24(1): 93-96。Timothy, D.J., Wu, B., and Luvsandavaajav, O., 2009.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East Asia’s developing nations: communist-socialist legacies and diverse cultural landscapes. In Timothy, D.J., and Nyaupane, G.P. (eds.). Cutl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 Regional Persp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93-108.熊伟、邵瀛、吴必虎,2009,酒店与媒体的利益关系辨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5):39-45.齐莉娜、吴必虎、俞曦,2009,基于中部崛起背景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8(8):732-737.熊伟、黄思芹、吴必虎,2009,基于顾客需求的星级酒店网站功能评价:以广州市60家星级酒店为例。旅游学刊,24(9):61-66.2008Li Mimi, Wu Bihu and Cai Liping, 2008,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Tourism Management, 29 (2): 308-319. 【has been cited in: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Guttentag, D.A., 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31, issue 5, year 2010, pp. 637 - 651】程占红、牛莉芹、吴必虎,2008,基于DCCA方法的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排序。地理研究。27(3):715-720.李云鹏、吴必虎,200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 61-70.苏国良、吴必虎、党宁,2008,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相关性,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40-49.吴必虎、蔡利平,2008,上海郊区休闲活动的空间结构模型,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16-232.吴必虎、黄晓辉,2008,中国环大都市观光农业发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33-242.吴必虎、张歆梅,2008,城市主题街区初探:基于多学科研究思索,载于高峻主编,都市旅游: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4月版,467-479.伍佳、党宁、吴必虎,2008,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的环城游憩偏好,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30-39.谢志华、吴必虎,2008,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地理科学 ,28(6):748-753.熊伟、吴必虎,2008,大型展会对高星级酒店房价影响的空间分析:以第100届广交会为例。旅游学刊,23(2):80-86.熊伟、吴必虎,2008,广州星级酒店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 260-269.于海波、吴必虎、卿前龙,2008,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研究:以奥运会对北京的影响为例,中国园林,(11):22-25。余青、吴必虎、于健,2008,节事品牌形象营建的3P-3I模式,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303-313.余晓娟、吴必虎,2008,旅游者网络社区的功能与市场意义研究,载吴必虎、宋子千主编,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 50-60.2007Dang Ning, Wu Bihu and Su Guoliang, 2007. Family Recreation and Family Size: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in China. In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 of 12th Annual Graduate Education and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Conference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1037-1047. Houston, USA.Wu Bihu and WU Dongqing, 2007. Tourism Oriented Urban Renewal in China: A Case Study on Dashilan Historical Areas in Beijing. In Guoqing Du (ed.), Tourism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Rikkyo University Press, Japan. 161-179.程占红、吴必虎、牛莉芹,2007,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测量。地理研究,26(1):141-148.李云鹏、吴必虎,2007,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6(4):589~594。苏国良、吴必虎、党宁,2007,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研究. 旅游学刊, 22(6): 53-58.苏国良、吴必虎、张歆梅,2007,旅游土地开发价值与风险分析,《商场现代化》,(507):192-193。吴必虎,2007,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旅游学刊,22(1):6~7。吴必虎、伍佳,2007,杭州市本地居民休闲游憩行为与偏好研究。载宁则群、王兵主编,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36~247。吴必虎、伍佳,2007,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旅游科学,21(3):11-13。吴必虎、伍佳、党宁,2007,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旅游管理,2007年第7期:47~51。(二次转载)吴必虎、伍佳、党宁,2007,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人文地理,22(2):27~31。吴必虎、严琳,2007,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体育科研》,28(5):1-4。熊伟、吴必虎,2007,星级酒店利益相关者结构及其影响分析:以广州市为例。旅游学刊,22(4):92~96。余青、吴必虎、刘志敏、胡晓冉、陈琳琳,2007, 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地理研究,26(6):1274-1284。钟栎娜、吴必虎,2007,中外国际旅游城市网络旅游信息国家友好度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2(9):12-17。2006Wu Bihu and Liping Cai, 2006. Spatial modeling suburban leisure in Shanghai.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3(1): 179-198.Wu Bihu, 2006.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 In Nor’ Ain Othman (ed.), 2006, Conference Proceeding The 2nd Tourism Outlook Conference: Tourism edge and Beyond, University Publication Center,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 Shah Alam, Malaysia. 49-64.Li Yunpeng, Gong Zhaoli, Wu Bihu, 2006.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ravel reservation websites in China. In Wu and Feighery (ed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345-351.Xiong Wei, Wu Bihu, Dang Ning and Cai Xiaomei, 2006. Study on the stakeholder’s structure of star-rated hotels in Guangzhou and it’s effect analysis. In Wu and Feighery (ed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and the New Asia: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666-672.陈丹丹、吴必虎,2006,旅游发展对目的地景观的影响。中国园林,22(7):78~81。程占红、吴必虎,2006,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模糊排序,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6):126~129。程占红、吴必虎,2006,五台山南台旅游活动对山地草甸的影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5):125-127.程占红、张金屯、吴必虎、牛莉芹,2006,芦牙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关系:植被景观的类型及其排序。生态学报,26(6):1940~1946。邓冰、吴必虎,2006,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1(4):84~88。胡晓苒、吴必虎、余青、刘志敏、党宁,2006,“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古镇为例。 经济地理,26(S2):10-13。黎筱筱、马晓龙、吴必虎,2006,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5):120~124.李云鹏、胡运权、吴必虎,2006,基于EUCS模型和ISS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的比较研究,中国管理科学. (14):551-555。宋子千、吴必虎、党宁,2006,世界关注新亚洲,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旅游学刊,21(9):92~96。吴必虎,2006,休闲社会、公共产品与深度旅游,载潘立勇、傅建祥主编,人文旅游,第二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88~92页。吴必虎,2006,一部填补旅游史空缺的专著:评《世界旅游发展史》,旅游学刊,21(6):96。吴必虎、黎筱筱,2006,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旅游学刊,21(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9~15。吴必虎、邢珏珏,2006,以枢纽城市为动力的东北亚旅游发展BEST空间结构,Northeast Asia Tourism Research, 2(1): 1-13. Korea.吴必虎、余曦、党宁,2006,中国主题景区发展态势分析:基于国家A级旅游区(点)的统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2(1):89~93。邢珏珏、李业锦、吴必虎、齐莉娜,2006,旅游学分支学科相关性及其进展态势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人文地理》,21(1):51~55。余青、 吴必虎,2006,风景道的规划设计。中国旅游报,发表时间:2006。2005Cheng Zhanhong, Zhang Jintun, Wu Bihu, and Niu Liqin, 2005,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Vegetated Landscapes in Luya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Shanxi, Chin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36 (3): 374–381.Wu Bihu, Guo Yujie, Song Zhiqing and Deng Lihua, 2005, Fourteen Years’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on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Tourism Tribune. I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ourism Tribune (ed.),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Annual 2005,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China). 10-22.黄金火、吴必虎,2005,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4(1):116~126。马晓龙、吴必虎,2005,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以北京大栅栏为例。城市规划,29(9):49~54。吴必虎,2005,节事活动的运作原则及模式,中国会展,(3):48~51。吴必虎,2005,商务旅游 前景无限。温州日报,发表时间:2005。吴必虎,2005,整合与分化:旅游研究的学术观察,旅游学刊,20(3):5。吴必虎,2005,以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推动力实现西安城市国际化发展目标。西安日报,发表时间:2005。吴必虎,2005, 中国节事活动的出路在于“三方”联动。中国经营报,发表时间:2005。吴必虎、黎筱筱,2005,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旅游学刊,20(S1):9-15。吴必虎、马晓龙、邓冰,2005,面向实施主体的旅游犯罪危机管理,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16(1):54~58。吴必虎、苏平、马晓龙,2005,中国大城市周边地区自然观光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载郑健雄、郭焕成、陈田主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213~220页。吴必虎、邢珏珏,2005,旅游学学科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旅游学刊,20(4):73~79。吴必虎、余青,2005,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态势。旅游管理,(4):22~24。吴必虎、余青,2005,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态势。中国旅游报, 发表时间:2005。余青、吴必虎、廉华、童碧沙、殷平,2005,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0(6):56~59。2004Cai Liping, Wu Bihu and Bai Xiucheng.2004. Destination Image and Loyalty. Tourism Review International, 7(3/4): 153-162.邓冰、吴必虎、蔡利平,2004,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旅游科学,18(1):1~8转57。邓冰、吴必虎、高向平、李轩逸,2004, 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浅析。比较教育研究,第12期:67~70。邓冰、余曦、吴必虎,2004,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5(6):53~57。李燕琴、吴必虎,2004,旅游形象口号的作用机理与创意模式初探,旅游学刊,19(1):82~86。马晓龙、吴必虎,2004,西安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5):95~97。马晓龙、吴必虎、贾媛媛,2004,西安城市旅游产品组合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3(5):77~80。苏平、党宁、吴必虎,2004,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地理研究,23(3):403~410。吴必虎、党宁,2004,中国滑雪旅游市场需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3(6):78~82。吴必虎、党宁、吴冬青,2004,传统商业街区旅游景观整治研究:以安徽屯溪老街为例。规划师,20(11):17~20。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2004,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地理科学,24(6):757~763。吴必虎、黄琢玮、殷柏慧,2004,中国城郊型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研究。载郭焕成、郑健雄主编,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第37~43页.吴必虎、齐莉娜,2004,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发展,科技与企业,2004年5月号,51~53页。吴必虎、余青,2004,城市节庆活动的开发与管理,中国旅游通讯,2004年第1期,第37~40页。吴必虎、张伟,2004,《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析。载张广瑞主编,《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04~315页。杨小兰、吴必虎、刘耕年、张伟,2004,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00~104。殷柏慧、吴必虎,2004,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旅游学刊,19(6):33~37。余青、吴必虎、殷平、童碧沙、廉华,2004,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地理研究,23(6):845~855。2003吴必虎,2003,我与《旅游学刊》。旅游学刊,18(6):6~7.吴必虎,2003, 怎样理解景区特许经营权问题。中国旅游报,发表时间:2003。吴必虎、董莉娜、唐子颖. 2003,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中国园林,19(5):48~50。吴必虎、冯学钢、李咪咪,2003.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理论与实施。旅游学刊,18(6):40~44。吴必虎、高向平、邓冰. 2003,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2(3):326~334。吴必虎、唐子颖,2003,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旅游管理,(4):42~47。(二次转载)吴必虎、唐子颖,2003,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人文地理,18(1):1~5,28。吴必虎、余青,2003,西部旅游发展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问题。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4卷第7~8页。吴必虎、张伟,2003,《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析,人文地理,18(4):26~31。余青、吴必虎、张伟,2003,近年来中国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研究。旅游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1期,23~26。(二次转载)余青、吴必虎、张伟,2003,近年来中国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研究。人文地理,18(5):80~83,93。2002戴光全、吴必虎,2002,TPC及DLC理论在旅游产品再开发中的应用:昆明市案例研究。地理科学,22(1):123128。唐海平、吴必虎,2002,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资源科学,24(5):81~87。吴必虎、贾佳,2002,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8(2):99~102。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2002,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地理研究,21(5):617~626。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2002,中国旅游研究14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态势。中国旅游年鉴2002。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6。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2002,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旅游学刊,17(5):76~79。吴必虎、余青,2002,2001年我国旅游景区(点)现状。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2002,中国旅游出版社,89~93。张伟、吴必虎,2002,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旅游学刊,17(4):6368。2001苏平、吴必虎、朱虹,2001,旅游区引景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人文地理,16(5):58~61。魏遐、吴必虎,2001,峰值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关系研究:以1999年国庆假日旅游潮为例,旅游管理,(2):17~21。(二次转载)吴必虎,2001,《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述评。城市规划,(4):21~25。吴必虎,2001,陈传康的学术生命路径和学术树。地理学报,56(5):622~630。吴必虎,2001,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地理科学,21(4):354~359。吴必虎,2001,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地理研究,20(1):103~110。吴必虎、蔡利平,2001,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旅游研究向名牌大学的渗透。旅游管理,(5):72~77。(二次转载)吴必虎、蔡利平,2001,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旅游研究向名牌大学的渗透。旅游学刊,16(4):73~77。吴必虎、李咪咪,2001,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研究,地理学报,56(2):214~222。吴必虎、李咪咪,2001,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研究。中国地理学会编,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177~186。吴必虎、宋治清,2001,湖北省旅游形象初探:新天下之中,旅游管理,(2):59~62。(二次转载)吴必虎、宋治清,2001,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经济地理,21(4):496~499,512。吴必虎、宋治清,2001,以滨水旅游区建设为中心,推动武汉城市旅游开发进程。学习与实践,2001年增刊《大武汉大旅游大产业:建设华中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笔谈专辑》,22~25。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2001,中国旅游研究14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态势。旅游学刊,16(1):17~21。吴必虎、王晓、李咪咪,2001,中国大学生对旅游安全的感知评价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2(3):62~68。吴必虎、张伟,2001,2000年中国旅游景区(点)现状。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2001,中国旅游出版社,44~48。吴必虎、张伟,2001,商务旅游的概念及其营销管理策略。高爱民主编,中国商务旅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7月版。7~12。余青、吴必虎,2001,1999年中国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研究,经济地理,21(增刊):269~273。余青、吴必虎,2001,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人文地理,16(6):40~43。2000Wu Bihu, Feng Ruomei, Cai Liping and Morrison, A.M. 2000. Tourism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China: Contributions of Geography.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Education, 12 (2): 6-10.Wu Bihu, Feng Ruomei, Cai Liping and Morrison, A.M. 2000. Tourism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China: Contributions of Geography. In Connie C.B. Mok and Agnes L. DeFranco (ed.) Advances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V: Proceedings of Fifth Annual Graduate Education and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Confre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57-67.Wu Bihu, Zhu Hong, and Xu Xiaohuan, 2000. Trends in China’s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2(5): 296-299.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2000,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地理学报,地理学报: 294-301。苏平、吴必虎,2000,国外城市旅游规划研究述评,国外城市规划,(3): 10-12。魏遐、吴必虎,2000,峰值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关系研究:以1999年国庆假日旅游潮为例,人文地理,15(6):29~33。吴必虎,2000,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4(1): 131-134。吴必虎,2000,区域旅游开发的昂谱(RMP)分析。孙文昌主编,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地质出版社,2000年8月。50-60。吴必虎,2000,提高文化含量与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时间:2000。吴必虎,2000,我国旅游景区(点)的现状。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2000,中国旅游出版社,69~73。吴必虎、冯若梅、张丽。2000,90年代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展研究。经济地理,20(3):91~95转128。吴必虎、宋治清,2000,湖北省旅游形象初探:新天下之中,人文地理,15(5):14。吴必虎、余青,2000,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民族研究,(4): 85-94。杨新军、牛栋、吴必虎,2000,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经济地理,20(4):105-108, 117。1999保继刚、吴必虎、陆林。中国旅游地理学20年(1978~1998)。载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393420页。吴必虎,1999,陈传康教授学术生涯的时间地理学研究(纲要),载王恩涌等主编,陈传康教授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41142。吴必虎,1999,区域(省市)旅游发展规划的1231工程,国家旅游局《旅游调研》,(10):1922。吴必虎、黄韬、岳升阳。1999,城市地方性研究与旅游形象设计:以北京市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都市旅游研究专辑,8487。吴必虎、金华、张丽。1999,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旅游学刊,14(1):44-46。吴必虎、金华、张丽。1999,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人文地理,14(2):27-29转64。1998Wu Bihu, Feng Ruomei, and Zhang Li, 1998. Progress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 in 1990’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graphy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21 Century, Honkong Chinese University. 23.吴必虎,1998,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持续旅游规划问题。载江苏省旅游局主编,江苏环太湖旅游带规划研讨会论文集,36-38; 142-143.吴必虎,1998,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旅游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3):12~16。(二次转载)吴必虎,1998,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旅游学刊,13(1):2125。吴必虎,1998,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中国地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8):123~128。(二次转载)吴必虎,1998,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51-156。吴必虎,1998,徐霞客的生命路径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徐霞客研究第3辑,学苑出版社, 8293。吴必虎、胡晓芬、张丽,1998,中国旅游教育体系的结构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论坛。(3):6571。吴必虎、孙晓鸿,1998,上海郊县(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载吴必虎、柴彦威主编。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海洋出版社,第74 78页。杨开忠、吴必虎,1998,区域旅游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吴必虎、柴彦威主编。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海洋出版社,第25页。1997黄安民、吴必虎,1997,长春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经济地理,第17卷(1997)专辑。第119127页。吴必虎,1997,持续文化与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国地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经济地理增刊。吴必虎,1997,论旅游区的历史地理研究。载高等学校旅游地理教学研究会编,《旅游地理纵横谈》(西安社会科学院:《西京论苑》1997年增刊),第6367页。吴必虎,1997,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四种规律。城市规划,21(4):58。吴必虎、方芳、殷文娣、刘波,1997,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人文地理,12(1):1723。吴必虎、彭加亮、王铮、刘家明,1997,中国城市灾害地学背景研究。灾害学。12(1):2833。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赵荣、邱扶东、方芳,1997,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地理学报,52(2):97103页。张丽、吴必虎,1997,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石家庄市正定人造景观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3(4):5659。1996Wu Bihu, 1996. A Research on Urban Recreationists’ Traveling Behaviors in Shanghai.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6 (1): 26-35.Wu Bihu, Fang Fang and Yin Wendi.1996. Emissiveness and Destination Choice Behavior of Shanghainese in Their Weekend Recreatio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6 (3): 259-271.吴必虎,1996,旅游区管理模式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编: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5355。吴必虎,1996,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杂志,15(2):3743,54。吴必虎,1996,全国应用旅游地理学旅游开发研讨会在广西资源县举行。地理学报,11(1):91.吴必虎,1996,上海率先提出发展都市旅游业促进走向国际化都市:’95中国·上海黄浦旅游节“都市旅游”国际研讨会纪实。人文地理,11(1):80.吴必虎,1996,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学术月刊。(3):1015。吴必虎、黄安民、孔强,1996,长春市城市游憩者行为特征研究。旅游学刊。11(2):2629。吴必虎、刘小玲、赵荣,1996,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4):4045。吴必虎、王俊云,1996,陆良县域城镇体系发展行动计划。科学对社会的影响。(3):1928。许世远、王铮、吴必虎、丁金宏,1996,长江三角洲高强度开发中的PRED协调。管理世界。(3):202208。1995黄仰松、吴必虎,1995,国家级山地风景名胜区分类的初步研究,风景科学,(2):1418。吴必虎,1995,九华山佛教景观特色研究,风景科学,(2):3437。吴必虎,1995,浦东新区旅游系统规划及其对城市资源、环境结构的影响。沿海新潮,(6):5457。吴必虎、胡平、李桦、冯钺,1995,廿一世纪上海浦东新区旅游项目规划与组织。上海市国内旅行社协会编:走向廿一世纪的上海国内旅游业论文集。中国上海:百家出版社,5872页。吴必虎、刘筱娟,1995,中国山地旅游区的文化沉积问题:试论文化地貌学,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编:《地貌·环境·发展》,中国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60263.1994吴必虎,1994,论旅游区的历史地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7375。吴必虎,1994,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地理学报。49(2):117127。1993吴必虎,1993,楚雄彝族自治州志历史沿革,载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第一卷)。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99214页。吴必虎,1993,旅游地理学,载谢希德主编:当代科技新学科,中国重庆:重庆出版社,179180。吴必虎,1993,中国地貌景观的旅游感应评价,载宋林华、丁怀元主编:喀斯特景观与洞穴旅游,中国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42147页。1992王铮、吴必虎,1992,PRED问题与地理工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2):4547。吴必虎,1992,苏联东欧旅游地理学发展综述。载庞规荃主编: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中国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27133。张建民、吴必虎,1992,历史移民对苏北地区方言景观形成的影响。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中国北京:语文出版社,147160页。1991王铮、丁金宏、章可奇、沈建法、吴必虎。1991,论现代地理学对象、内容、结构和基本方法。地理研究。10(3):68 77。王铮、吴必虎,1991,“地理学公理”质疑:与楚义芳同志商榷。地理学报,46(1):103106。王铮、吴必虎,1991,地理学分析中的历史主义观。青年地理学家(理工版)。4(2):6769。1990钱今昔、宁越敏、吴必虎、孙捷,1990,皖南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业规划建设问题探讨。载孙仲明主编:《旅游开发研究论集》,中国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34168。孙大文、吴必虎,1990,中国旅游区划初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科学专辑),207217页。王铮、丁金宏、吴必虎、沈建法、章可奇、王远飞,1990,理论地理学纲要。载王铮主编、吴必虎副主编:《理论地理学进展》,中国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1136。吴必虎,1990,苏北平原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84197。吴必虎,1990,苏联及东欧旅游地理学发展综述。青年地理学家(国土版/旅游地理专辑),6(1):611。1989吴必虎,1989,云南楚雄州彝语地名区研究。青年地理学家(理工版),5(2):4045。吴必虎,1989, 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地图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2):87-89.1988邓地(吴必虎)译(S.史密斯原著),1988,旅游地理学:过程、成果与展望,《旅游经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2224。(二次转载)吴必虎,1988,分析聚落地名研究地理环境,地名知识,(5)34,44。吴必虎,1988,黄河夺淮后里下河平原河湖地貌的变迁。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8(1,2):132138。吴必虎,1988,台湾的历史移民及其对台湾文化的影响。科学。40(4):291294。吴必虎、张建民,1988,人口迁移对苏北平原历时语言景观的塑造。青年地理学家(国土版)。4(1):2731。吴必虎、张晶,1988,乡村聚落社会的形成、扩展与整合:苏北一个自然村的分析。农村经济与社会。(5):1018,42。1987邓地(吴必虎)译(S.史密斯原著),1987,旅游地理学:过程、成果与展望,地理译报,(4):5860。吴必虎,1987,论旅游景观,《旅游经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5):3740。(二次转载)吴必虎,1987,论旅游景观,社会科学家,(4):7376。吴必虎,1987,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及其影响。东南文化。(2):4752。吴必虎、张建民,1987,语言地理学的新体系:语言景观论。地理新论,2(2):48 56。1986吴必虎,1986,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条件初析,旅游学刊,1(3):51 57。1985邓地(吴必虎),1985,半坡人时期的人地关系初探。青年地理学家,1(1):61~68。国际旅游研究院 院士国际旅游学会 秘书长盘古智库 创会会员/学术委员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 会士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 专家中国旅游协会第六届理事会 理事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古村镇大会 主席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 会长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顾问国土资源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 副会长新疆旅游研究院 资深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理事会 理事美国普渡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杰出访问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 访问教授国际学术团体ITSA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 国际旅游学会,创会会员,秘书长IAST-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ies of Tourism 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PATA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亚太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委员会理事ISTTE -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and Tourism Educators 国际旅游教育学会,会员ATLAS - Association for Tourism and Leisure Education 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会员APTA –Asian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亚太旅游学会,会员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hina 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学术期刊(丛书)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上海),联席主编Tourism Management (新西兰), 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ino Business (美国),编委Tourism,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澳大利亚),编委China Tourism Research (香港),编委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印度),编委旅游规划与设计(北京),主编旅游学刊 (北京),编委人文地理 (西安),编委旅游科学 (上海),编委地域研究与开发 (郑州),编委旅游论坛 (桂林),编委旅游研究(昆明)编委会,编委商务印书馆、中国旅游出版社“世界著名游记丛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政府经济顾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咨询专家世界银行,旅游规划咨询专家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专家,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专家组组长江苏省旅游经济顾问山东省旅游经济顾问四川省旅游重建规划顾问吉林省旅游发展专家顾问山东泰安市旅游发展顾问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经济顾问江苏无锡市城市规划顾问四川广安市旅游发展顾问福建南平市旅游发展顾问广西南宁市旅游发展顾问广东潮州市旅游发展顾问山西忻州市重点产业(旅游产业)专家工作站专家 相关热点
最新收录
- 杉本愛莉鈴(杉本爱莉铃 06-04
- 天野花乃(Kano Amano) 06-04
- 椛岛光 06-01
- 星乃梦奈(ほしの ゆな 06-01
- 沖田奈奈 沖田奈々(Nana 06-01
- 藤仁依那 藤にいな(Niina 06-01
- 矢田步美 矢田あゆみ(Ay 06-01
- 妹岳夏目 妹岳なつめ(Na 06-01
- 麻仓香穗里 麻仓かほり 06-01
- 立花广美 (立花ひろみ H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