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张建军
2023-05-11 15:32
  • 张建军
  • 张建军 - 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1963年1月生,河北沧州市人,回族。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8-)、博士生导师(2001-),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所长(2003-),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分委员会委员(2019-),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委员(2012-)。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2004-),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2000-2014),全国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2014-),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2008-)。1993年被评为“为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迄今;2000年、2015年两度获“金岳霖学术奖”;2009年入选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逻辑学课题组);2018年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首席专家。先后入选南京大学“先进工作者”(2005)、“教学名师”(2007)、“人文研究贡献奖”(2017)等。
代表著作:
《科学的难题——悖论》(学术专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台湾淑馨出版社1994年修订版,2019年更名为《悖论:人类理性之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修订增补版);
《逻辑悖论研究引论》(学术专著,入选“南京大学学术文库”,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人民出版社2014年修订版,2012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遴选为“对我国哲学最有影响的国内学术著作”之一);《在逻辑与哲学之间》(论文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当代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主编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2015年获“金岳霖学术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迄今共指导博士生45人,已毕业34人(含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7人、香港留学生1人);指导硕士生28人,已毕业26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指导博士后出站9人(获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7项、特别资助项目2项);指导进修教师2人。
学习与工作简历:
1978-1982、1983-1984、1985、1987年先后在河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南京大学数学系数理逻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学习、进修哲学和逻辑学。曾在河北大学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逻辑学及西方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5年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任教授,2000-2012年任南京大学文科基础课首席教授,2001年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3年转任逻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所长。1997-2002年任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主任,1999-2010年任哲学系副主任兼哲学学科学位委员会副主席,2010-2015年任哲学系党委书记,2011-2016年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2012年迄今任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委员,2019年迄今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分委员会委员。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有文科公共基础课(首席教授课程)“逻辑学”、通识课“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哲学专业核心课程“现代逻辑”、哲学专业平台课“逻辑学导论”、人文大类平台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选修课“逻辑学前沿问题”、DIY课程“走近‘逻先生’:逻辑的社会功能”“逻辑悖论:人类理性之谜”等;硕士生课程有“现代逻辑基础理论”、“逻辑与哲学”、“逻辑、语言与认知”、“西方逻辑史暨原著选读”、“中国逻辑思想史”、“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等;博士生课程有“当代逻辑科学前沿问题”、“当代逻辑哲学专题”、“数理逻辑专题”、“逻辑与辩证法” 等。
主持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悖论研究”(1996);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道义逻辑与道义悖论研究”(199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认知逻辑与认知悖论研究”(199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200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哲学重大问题研究”(2005);中央“马工程”项目逻辑学教材编写(2009,首席专家之一,同时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逻辑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悖论的系统性研究”(2017,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2018,在研)等。
主要著作:
(1)专著:《科学的难题——悖论》(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台湾淑馨出版社修订版1994),《矛盾与悖论研究》(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与黄展骥合著),《矛盾与悖论新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与黄展骥合著),《逻辑悖论研究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人民出版社修订版2014),《分析的宗教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与张力锋合著),《逻辑的社会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与王习胜合著),《在逻辑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当代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悖论:人类理性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走近“逻先生”:逻辑、社会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与王习胜合著);参著《自然观的使命》(香港联华出版社1992),《辩证思维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等。(2)教材:《普通逻辑指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与沙青等合编),《普通逻辑学习指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与郁慕镛等合编),《科学思维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初版,2018年第5版,与王习胜合作主编)及其《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初版,2014第4版,与吴格明合作主编);《逻辑学》(“马工程”重点教材)(担任首席专家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初版,2018年第2版),《逻辑与思维》(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与王习胜合作主编)及其《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与王习胜合作主编)。(3)译著:《逻辑学导论(柯匹等原著)》(与潘天群、顿新国等合译,第11版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13版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逻辑与哲学:现代逻辑导论(卡哈尼等原著)》(与张燕京等合译,第9版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当代逻辑理论与应用研究系列》(主译,首批书目含《指称与意向性(阿斯海姆原著)》(2014,张建军、万林译),《重塑实在论:关于因果、目的和心智的精密理论(孔斯原著)》(2014,顿新国、张建军译),《情境与态度(巴威斯、佩里原著)》(2015,贾国恒译、张建军审订),《逻辑与社会(埃尔斯特原著)》(2015,贾国恒、张建军译));《信念悖论与策略合理性(孔斯原著)》(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编辑文献:
《逻辑研究与应用(文集)》(《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社1994,合作主编),《中国哲学年鉴·逻辑学研究状况与进展》(《哲学研究》杂志社2003,主持人),《逻辑学大辞典·悖论分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特约主持人),《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文集》(《哲学研究》杂志社2007,与张家龙合作统编),《殷海光哲学与文化思想论集》(列入“南雍学术经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与从丛合编),《两岸逻辑学交流情况》(载《改革开放以来的逻辑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南京大学逻辑学文丛(两批共8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19年版,主编),《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1949-2009)·逻辑哲学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与胡泽洪合编),《湖南科技大学学报》“逻辑今探”栏目特约主持人(2013迄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逻辑学编委,主持传统逻辑与逻辑哲学编撰(2016-),台湾《哲学与文化》杂志“悖论研究专题”(与王习胜合作主编,2019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悖论研究译丛》(与陈波合作主编,至2021年已出版四部)。
教学科研奖励:
教学方面曾先后获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1998),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南京大学“精品课程”(2005),南京大学“先进工作者”(教学科研类,2005),南京大学“教学名师”(2007)、“石林教学奖”(2012)、“百层次”优质课程(2018)等。所指导学位论文曾获“金岳霖学术奖”优秀博士论文奖3篇、优秀硕士论文奖2篇,获江苏省、南京大学及哲学系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奖12篇。
科研方面曾获金岳霖学术奖两项,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一项,中国图书奖一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两项,河北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五项(一等奖两项),中国逻辑学会优秀成果奖四项,国家社科工作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表彰一项。2017年获南京大学“人文研究贡献奖”。
社会服务:
作为海峡两岸逻辑交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曾在南京大学主持召开“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2006)、“第一届、第二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2012、2019)等。
积极推动国民教育各层面的逻辑教育工作,合作主编《科学思维常识》(2005)和《逻辑与思维》(2020)教材被列入教育部统编高中教材,标志着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教育正式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
另曾担任教育部哲学战略规划课题组成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逻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主考;《逻辑学研究》、《逻辑》(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编委;《中国社会科学》、《哲学与文化》、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等刊物审稿人;长期承担各级各类项目评审与鉴定、科研成果奖励、人才选拔、学位论文评阅、学科与学位点评估等评审专家工作。
已出站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张力锋(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2008年出站):《若干重要模态哲学问题的逻辑分析》
张立娜(清华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2012年出站):《个体词的哲学研究》
崔晓红(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2013年出站):《决策和博弈问题中的意图研究》
王 艳(安徽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2015年出站):《当代西方道德悖论研究》
武庆荣(西南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2016年出站):《基于推理主义的知识论重建》
郝旭东(南开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2017年出站):《弗协调和弗完全逻辑研究》
宋 荣(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2017年出站):《指称与心灵——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指称理论研究》
袁永锋(中山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2017年出站):《信念修正中的代谢修正理论》
谢阳斌(南京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2018年出站)《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论与方法论研究》
教学心得:
在授业解惑中传道育人,是为师者亘古不变的首要职责。在现时代历史情境与文化空间之中,如果说中小学教师的基本使命是培育合格的公民,那么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教师的基本使命,是培育合格的知识分子,即应致力于造就既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又拥有真善美、智仁勇相谐之人生诉求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拥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事业兴味、求真激情与道义担当,善于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志为推动社会进步之中坚。
大学生活提供了师生共同锤炼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睿智、胸襟、胆识与风骨的难得机缘。教师在教学与研究实践中所呈现的治学与为人之道,对学生有最深刻的影响。

研究领域


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认识论与辩证逻辑、逻辑应用研究,特别是在以上诸方向的交叉研究领域——逻辑悖论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近年在学界倡导开展“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及逻辑社会学与逻辑文化学研究,并致力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系统建构""

近期论文


《集合论悖论的辩证分析》(1984),《充足理由律问题讨论评述与新论》(1986),《论条件命题的实质——兼谈蕴涵怪论》(1987),《也谈传统演绎逻辑与经典逻辑演算的关系》(1988),《关于韩非“矛盾之说”的两个问题》(1988),《逻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谈关系命题》(1989),《不相容逻辑与“矛盾”理论》(1989),《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1990),《悖论研究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和作用》(1990),《再谈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1990),《辩证矛盾并不导致悖论》(1991),《关于正确区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几个问题》(1991),《等级性系统论悖论与科学发展》(1992),《论关系命题的逻辑菱阵与逻辑方阵》(1992),《数理逻辑、元数学与辩证法》(1993),《认知悖论研究的兴起》(1994),《类说谎者认知悖论》(1994),《论对立互补思维的逻辑行程》(1994),《对立互补思维的几种重要类型探析》(1994),《论金岳霖先生关于“思维三律”的思想》(1995),《两类新型逻辑悖论的提出及其意义》(1996),《对角线方法、对角线引理与悖论研究》(1997),《回归自然语言的语义学悖论》(1997),《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1997),《“强化的排中律”与多值逻辑——从强化的说谎者悖论谈起》(1997),《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之辨——兼评黄马邓桂之争》(1997),《评波普尔和邦格对辩证法矛盾观的批判》(1998),《关于悖论实质的几个问题》(1998),《再论悖论并非辩证矛盾》(1998),《中国古代典籍中为什么没有严格悖论》(1998),《当代西方悖论研究新进展》(1998),《简论殷海光的逻辑观》(1999),《逻辑全能问题与动态认知逻辑》(2000),《论作为语用学概念的“逻辑悖论”》(2001), 《共创中华逻辑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2002),《真正重视“逻先生”: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2002),《深入开掘逻辑学的方法论价值》(2003),《从“逻先生”看“德先生”与“赛先生”——关于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对话》(2004),《论<费尔巴哈论>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为恩格斯辩护》(2004),《广义逻辑悖论研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论纲》(2005),《深入把握逻辑思想发展的历史脉动》(2005),《论后期金岳霖的逻辑真理观》(2005),《论金岳霖哲学思想历程中的四次重大转折》(2005),《逻辑与宗教对话》(2006),《当代逻辑科学“应用转向”探纲》(2007),“A Sketch of Methodology of Logical Actionism”(2007),《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构图》(2008),《系统把握“五四之子”的思想建构:<殷海光集>导言》(2008),“A Study of the Definition of ‘Logical Paradox’”(2009),“From the Logical Point of View:The Chain Store Paradox Revisited”(2009),《评普特南和塞尔关于意义理论的论争》(2009),《关于逻辑基础教学(通识课程)的几个问题——从南京大学实践看》(2009),《“矛盾”的多重定义与“真矛盾论”的理论困境》(2010),《关于“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几个问题》(2010),《论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2011),《走向一种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逻辑观两大论争的回顾与反思》(2011),《我国科学逻辑研究的开拓与创新之路》(2011),《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怪论定理之“反例”化解路径新探》(2012),《关于“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2012),《关于分析哲学与辩证哲学的对话》(2013),《逻辑行动主义视域下的量词解释》(2013),《一个析取等值式及其相关逻辑问题的学术对话》(2014),《弗完全逻辑P1及其容忍悖论的逻辑机制》(2014),《再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2015),《循环的“真”概念与真理修正理论探析》(2015),《高阶认知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2015),《逻辑悖论、高阶认知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张建军教授学术访谈录》(2015),《摹状、规范与半描述论——“金岳霖-冯契论题”与当代指称理论的“第三条道路”》(2016),《罗素的形式蕴涵思想辨析——三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2016),《康德首次区分形式逻辑与范畴逻辑》(2016),《蕴涵层级论:“实质蕴涵怪论”迷雾之廓清》(2016),《动态语境敏感真理论探析》(2017),《正规模态集合论悖论及相关问题》(2017),《论当代悖论研究的基本群落及其整体性发展趋势》(2017),《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逻辑根基》(2017),《再论“广义逻辑悖论”的基本构成要素》(2018),《关于paraconsistent logic的几个问题》(2018),《行动悖境的形成机制与化解路径:基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分析)》(2018),《南京大学逻辑教学的回顾与展望》(2018),《信念修正视域下的悖论研究初探》(2019),《子结构逻辑视域下的语义悖论研究》(2019),《“偶然同一性”论争的困境与出路》(2019),《受限量化域与实质蕴涵“严峻反例”的化解——四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2020),《动态量化解悖方案及其争议》(2020),《学会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逻辑与思维>编写述要》(2021),《条件句的语义排歧与假设性思考的量化机制——五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2021)。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社科界别,1995-2000);中国逻辑学会理事(1992)、常务理事(2000)、副会长(2004-今);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96)、主任(2000-2014);全国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1)、主任(2014-今)。江苏省逻辑学会副会长(1996)、常务副会长(2002)、会长(2008-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1999-2020)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