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刚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1972年12月生,男,山东昌乐人,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工作简历1997年7月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政教室任助教,2002年8月聘为讲师;2004年8月起在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任讲师,2006年9月聘为副教授(破格),2009年9月聘为教授(破格),同年在哲学社会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2014年10月起在哲学社会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誉获奖情况1、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年)2、吉林省政府津贴(2019年)3、吉林省“长白山学者”(2015年)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9年)6、“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2016年)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2019年)8、长春市第五(2012年)、第六批(2015年)有突出贡献专家9、吉林省第九届(2012年)、第十届(2014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11、吉林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授课情况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生)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硕士生)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硕士生)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资本论》哲学研究、辩证法理论。"项目情况1、《资本论》的古希腊思想渊源探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ZX001)2、《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ZX021)3、《〈资本论〉的政治哲学解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YJA720001)4、《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9CZX010)"近期论文
1. “抽象力”:《资本论》的“认识论”,《哲学研究》2020年第3期。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何以可能,《求索》2020年第2期。3. 作为“新大众哲学”的《哲学通论》,《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4. 历史唯物主义在什么意义上是政治哲学,《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期。5. 《资本论》:“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6. 《资本论》: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第5期。7. 从“政治革命”到“革命政治”: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革命,《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哲学原理》2020年第2期转载)。8. “塔克-伍德”命题的马克思解答,《东岳论丛》2019年第2期(《哲学原理》2019年第4期转载)。9. 正义的转向: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理论探索》2019年第6期。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年第2期。11. 劳动的张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哲学研究》2018年第7期。12. 回到《资本论》:当代政治哲学的客观主义转向,《哲学动态》2018年第3期(《哲学原理》2018年第9期、《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8期转载)。13. 数字资本主义:“证伪”了《资本论》?《上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14. 马克思的“自由三部曲”,《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5. 《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正义的“四个悖论”,《四川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16. 《资本论》哲学的三大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23期、《学术界》2018年第10期论点摘编)。17. “人民的理论”在新时代的高扬,《光明日报》2018年10月8日11版。18. 从“辩证唯物唯物主义”到“政治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态演变及内在逻辑,《求是学刊》2018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6期转载)。19. 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批判性,《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10期。20. 形而上学的历险:从康德到海德格尔,《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1期转载)。21. 《〈资本论〉如何证明了唯物史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0期转载)。22. 《自由个性的实现:〈资本论〉的自由观》,《江海学刊》2017年第3期(《哲学原理》2017年第8期转载)。23. 《辩证法的历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5期(《哲学原理》2018年第3期转载)。24. 《〈资本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四川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25.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转换》,《学术月刊》2017年第12期。26. 《〈资本论〉的辩证法“新”在哪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7年第2期。27. 《马克思的“批判正义”》,《光明日报》2016年8月31日14版。28. 《自由的历险——从“德国观念论”到〈资本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7期转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转载)。29. 《资本逻辑的三种形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3期。30. 《回到〈资本论〉——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7期。31. 《资本、革命与自由——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学术研究》2016年第5期。32. 《〈资本论〉的三重内涵》,《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33. 《“异化逻辑”还是“资本逻辑”——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福建论坛》2016年第9期。34.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哲学原理》2016年第7期转载)。35. 《作为政治哲学的〈资本论〉》,《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哲学原理》2015年第6期转载)。36. 《资本: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的概念》,《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5年第11期转载)。37. 《作为“哲学”的政治哲学》,《光明日报》2015年7月29日14版(《新华文摘》2015年第22期论点摘编)。38. 《〈资本论〉:马克思的“希望空间”》,《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39.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哲学》2015年第5期(《哲学原理》2016年第2期转载)。40. 《资本的张力——从“古典经济学”到〈资本论〉》,《理论探讨》2015年第6期。41. 《〈资本论〉的世界历史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42. 《马克思的“生产辩证法”》,《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11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5年第2期转载)。43. 《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从阿伦特到马克思》,《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4期。44. 《〈资本论〉的哲学史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45. 《作为“正义论”的〈资本论〉》,《文史哲》2014年第6期。46. 《超越现代性的两条道路:马克思与阿伦特》,《人文杂志》2013年第1期(《哲学文摘》2013年第2期,浙江省委党校的《当代社科视野》2013年第3期转载)。47.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现象学——〈资本论〉的哲学革命》,《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2期(《哲学原理》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48. 《超越资本逻辑的四条道路》,《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49. 《西方政治哲学的危机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兴起》,《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0期转载)。50. 《当代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三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51. 《辩证法的批判本性与马克思辩证法所开辟的批判道路》,《学术研究》2012年第11期(《哲学原理》2013年第3期转载)。52. 《作为资本逻辑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求是学刊》2011年第6期(《哲学原理》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53. 《劳动、革命与自由——马克思和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2期转载,《哲学原理》2012年第1期转载)。54.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转向》,《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55. 《历史唯物主义的解放意蕴》,《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56. 《作为“三大批判”的〈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哲学原理》2012年第6期)。57. 《资本现象学——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问题》,《哲学研究》2010年第4期(《哲学原理》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58. 《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哲学原理》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59.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本质》,《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60. 《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61. 《马克思与辩证法的自由批判精神》,《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哲学原理》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62. 《从“概念辩证法”到“资本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63.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哲学原理》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64. 《超越启蒙——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理论学刊》2008年第5期。65. 《当代中国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四大范式》,《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哲学原理》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66. 《哲学目光里的“哲学”》,《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67. 《制度伦理与共产主义精神》,《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68. 《如何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69. 《马克思批判的辩证法的时代回响》,《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70.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哲学原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71. 《自治的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真实意蕴》,《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哲学原理》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著作情况1、《回到<资本论>: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2、《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3、《“超越政治”还是“回归政治”: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4、《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相关热点
最新收录
- 李甯Ning 05-30
- Dota2解说YammerS(已离世) 05-29
- 渚光希 渚みつき(Mitsuki 05-29
- Nagisa魔物喵 05-29
- 谢小蒽 05-29
- 拉斐尔·纳达尔 05-29
- 安德烈·阿加西 05-29
- 罗杰·费德勒 05-29
- 樱坂凛花 (桜坂りんか R 05-27
- 优里なお(优里奈央,Yur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