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郭鹏
2023-05-11 03:25
  • 郭鹏
  • 郭鹏 -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200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2008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分别在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2011年获国家首届“香江学者”称号。主讲过多门课程:《通信原理》、《移动通信》、《锁相技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语音处理》等。2013年获香港资讯科技奖之“最佳创新与研究”奖,2016年获全国首届工业4.0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18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科研工作涉及无线自组网、传感信号处理、及电子工程等方面知识,擅长各类物联网系统及感知方案设计。
研究方向
1.科学(知):分布式感知一致性(物联大数据处理)
有线/无线网络工程的全面发展,使得人们期望能认知和驾驭宏大事物及工程。然而,物理世界的尺度不因网络带来的时空感的改变而改变。面对大空间尺度的认知,感知的分布式化和片面化成为必然。这种各自观测、各自认知,必然存在多种差异(时钟、灵敏度、感知粒度、测量维度、测量错误等)。而人工逐一校正和完全集中式处理,在一些场景中将存在较高代价,甚至难以为继。为此,我们提出“分布式感知一致性”这一研究概念。
这类应用包括:大气状态感知、空气污染监测、土木结构健康检测、飞行目标协同探测、电网状态感知、以及大规模时空数据挖掘等。
2.技术(感):感知新技术新方式探索
知道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一个人(物)、他(它)的具体位置、以及基本状态,是信息化生活中的一项核心需求。尽管当前视觉计算在感知领域日益智能,涵盖极广,但其感知方式存在着一些先天限制,体现在光照、环境参照、障碍遮挡、以及隐私保护等。无线电、毫米波、超声、红外、微振动等感知手段,可从不同角度上提供有力补充、甚至巧妙替代。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感知需求(如功耗、成本、非视距、非接触),将决定这些感知手段的灵活运用与设计。
代表性的感知应用包括:基于单基站的亚米级定位;复杂地形下人体位置及行为感知;隐秘性人机交互方法;可穿戴手语识别等。
3.工程(传):极端物联系统设计与开发
物联网系统涉及:感知方案论证、感知硬件设计及实现、高效(低功耗、低时延、高吞吐量、抗干扰、安全)接入协议、后台服务、数据分析、终端用户交互等诸多环节。系统一体化开发模式,有利于高效的定制各种新型物联网服务。我们挑战实际工程中各种严格条件下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这些严格条件包括:极低功耗控制、无线精准同步、强实时抗干扰、远距自组织/自愈、高速异构交换等。
涉及的应用场景包括:地下物联网;隧道宽带物联网;远程协同监测网;野外广域采集网等。
科研项目
纵向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人员社交关系挖掘”,2019-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61872410),“协同特征感知的传感器网络网内优化计算研究”,2019 – 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61572217),“同频并行无线充电中的群广播调度问题研究”,2016 – 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61272053),“WiFi干扰下传感器节点新型信道接入方式研究”,2013 – 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60903171),“随机部署下传感器节点初始组网技术研究”,2010 - 2012.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 (NSTMP-2010ZX03006-002),“电磁频谱监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2010 – 2012.
香江学者计划,“面向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网络通用平台”,2011 – 2013.
博士后科学基金 (PSFC-2012M511617),“链式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2012 – 2013.
自主课题:
基于被动红外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识别.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行为识别.
基于WiFi的精确测向测距.

研究领域


1.科学(知):分布式感知一致性(物联大数据处理)2.技术(感):感知新技术新方式探索3.工程(传):极端物联系统设计与开发""

近期论文


Tianye Yang, Xuefeng Liu, Shaojie Tang, Peng Guo and Jianwei Niu, “From Relative Azimuth to Absolute Location: Pushing the Limit of PIR Sensor based Localization”,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MobiCom), 2020.
Peng Guo, Jiannong Cao, Kui Zhang and Xuefeng Liu. \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