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海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主要从事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1998年09月-2002年06月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09月-2005年06月于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外国哲学专业学习,师从刘开会教授,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09月-2013年06月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学习,师从陈亚军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07月至今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本科生《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硕士研究生《现代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和《元伦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学术成果一、科研项目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隐喻哲学研究的流变、论争及趋向(16BZX073);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I.A.理查兹的意义理论研究(13YJC720004);3.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问题研究(2015BZX008);4.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辅助技术的社会伦理建构及保障机制研究;5. 河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索尔蒂斯后分析教育哲学研究(([2012]一JKGHAD 0178))。二、荣誉和奖励1. 第一批“河南省青年文化英才”(2015年);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2016年);3.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7年);4.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3年);5. 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2013年);6.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3年8月);7.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4年4月);8. 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3年12月)。三、译著1. 现代哲学简史(与王增福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研究领域
""近期论文
1. 古典隐喻理论的复兴——论弗格林的比喻性比较理论,《哲学动态》2013年第6期;2. 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知性的论辩,《哲学动态》 2015年第5期;3. 自然和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麦克道威尔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疏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2期;5. I.A.理查兹的意义语境准则疏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2期;6. 论I.A.理查兹的隐喻相互作用观,《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7. 布莱克和戴维森关于隐喻意义的论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3期;8. 认知隐喻视野中的亚里士多德隐喻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9. 尼采和罗蒂的隐喻真理观之比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 罗蒂非认知性隐喻观及其政治哲学意蕴,《北方论丛》2013年第3期;11. 确定性的寻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2. 从实证主义走向日常语言哲学:美国哲学在二十世纪中期的转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3. 认知隐喻视野下的中世纪隐喻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4. 论古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的范式转变,《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5. 布莱克的模型理论与科学研究,《山西师大学报》2013年第5期;16. 信任与确定性的寻求,《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7. 维特根斯坦和鲍斯玛的会谈:1949—1951,《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05月14日B01版;18. 当代分析哲学激辩“隐喻的认知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1日A06版;19. 信任的悖论及消解路径,《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1期;20. 马克斯•布莱克论分析悖论,《东方论坛》2012年第2期;21.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的雄辩与事实,《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22. 詹姆斯对上帝存在的实用主义证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3. 语言的偶然与无根基的民主,《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4. 论詹姆斯关于宗教的家族相似说,《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相关热点
最新收录
- 拉斐尔·纳达尔 05-29
- 安德烈·阿加西 05-29
- 罗杰·费德勒 05-29
- 樱坂凛花 (桜坂りんか R 05-27
- 优里なお(优里奈央,Yur 05-27
- 夕美紫苑(夕美しおん Sh 05-27
- 椎名美优(椎名みゆ) 05-27
- 就是阿朱啊 05-27
- 樱若菜(さくらわかな) 05-27
- 河西圣奈(河西聖奈)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