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俞祝良
2023-05-11 00:25
  • 俞祝良
  • 俞祝良 - 教授 博导 硕导-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俞祝良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6年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8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中心从事科研工作,任研究组组长。2008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主要从事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及在脑信号处理、智能机器人、医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在国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约11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0余篇, EI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章节)6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类人才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
工作经历
2017年8月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副主任
2010年9月 -2017年8月,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之杰出青年教师)
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副主任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2008年5月 -2010年8月,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百人计划之杰出青年教师)
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副主任
2000年7月 – 2008年5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中心
2000年7月 -2001年4月 研究工程师(Research Engineer)
2001年4月 -2008年5月 研究组长 (Group Leader)
1998年3月 – 2000 年4月,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师
教育经历
博士,2006 年 6月,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硕士,1998年3月,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电子工程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士,1995 年6月,电子工程专业,电子工程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获奖、荣誉称号
•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脑信号分析算法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排名第七,2017年。(李远清,吴畏,龙锦益,高小榕,潘家辉,余天佑,俞祝良,顾正晖)
• 2014年教育部主办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视频处理挑战技术,第二名,杜倩云,张润初,张文桂,指导老师俞祝良
• 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王永康,庄晓滨,张文桂,指导老师俞祝良
• 2013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大型公共设施行人交通机理及客流组织关键技术”,主要完成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水木路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浩、陈艳艳、张可、张海林、蔚晓丹、张广厚、胡小兵、俞祝良、李静、汪林、冷甦鹏、杨赛霓、张晓亮、王扬、牛树云
• 2011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二等奖,“多模态脑机接口轮椅控制系统”,余天佑 龙锦益 李道礼 邹鹤良 张瑞, 指导老师李远清、俞祝良
• 2010年获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字符输入”项目第一名,获奖人:余天佑,潘家辉,龙锦益,张瑞,俞祝良,顾正晖,李远清。(该比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
• 2010年获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自动车控制”项目第一名,获奖人:龙锦益,余天佑,李道礼,王洪涛,俞祝良,李远清。
• 2009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
• 2009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大洋电机奖教基金专项奖
• 2008-2009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 200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之“杰出青年教师”
• 2001年获新加坡程嘉庚青年发明家奖银奖(本年度金奖空缺)
• 2001 年获得南洋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中心最优秀研究员(The Best Researcher)称号
• 1994年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次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科研项目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在线学习与评估的智能脑机共享控制技术与康复应用研究”, 2019/01/01-2023/12/31,项目编号61836003,直接经费250万元
• 参与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金融智能服务系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编号201604016113, 2016-05-01到2018-06-30,经费140/60万元
• 参与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面向未来银行的智慧金融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604046018, 2016-05-01到2019-04-30,经费800/120万元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多模态脑机接口的高维脑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2016/01/01-2019/12/31,项目编号61573150,经费75.6万元
• 参与2014年度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面向航运业的节能大数据分析及示范应用”,2014B010117003,经费500万
• 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多维多功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经费25万元
• 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多维多功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2月,项目号2013KJCX0009,经费7万元
• 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多功能脑机接口算法与系统研究”,2013年-2016年,项目编号S2012020010945,经费30万
•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滚动项目(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SCUT)“基于凸分析与优化的脑功能定位技术研究”, 2012年-2013年, 项目编号2012ZG0008,经费10万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凸分析与优化的fMRI脑功能定位与神经解码研究”, 2012年-2015年,项目编号61175114,经费60万元
•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于凸优化和幅度响应约束的现代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2011年-2013年,经费4万元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凸优化的现代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2009年-2011年,项目编号60802068,经费22万元
• 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2009年-2010年,项目编号8451064101000498,经费3万元
•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 2010年-2012年,项目编号NCET-10-0370,经费50万
•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SCUT)“基于功能成像的脑功能定位与神经解码研究”, 2010年-2011年, 项目编号2009ZZ0055,经费30万
• 主持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之“杰出青年教师”项目,2009年-2011年,总经费40万(985资助)+25万(211资助)”
出版专著和教材
1. Z. L. Yu, M. H. Er, W. Ser, and H. Chen, Handbook on Advancements in Smart Antenna Technologies for Wiresless Networks.Hershet, New York: IGI Group Inc., 2008, ch.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pp. 33–59. (PDF)
2. Z. Gu, G. Erry, and Z. L. Yu, Radiolo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Accuracy Improvement. VDM Publishing House Ltd., 2009.
3. L. Cen, W. Ser, Z. L. Yu and W. Cen,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nt Advances. In-Tech, 2010, ISBN 978-953-7619-90-9 , ch.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States from Human Speeches (PDF)
4. L. Cen, M. H. Dong, H. Z. Li, Z. L. Yu, P. Chan,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In-Tech, 2010, ISBN 978-953-307-035-3, ch.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PDF)
5. Cen L, Wu F, Yu Z L, et al. Chapter 2 – A Real-Time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nline Learning[J]. Emotions Technology Design & Learning, 2016:27-46.
科研创新
1. M. Zhang, Z. L. Yu, and H. Lan, “Post-processing scheme for adaptive directional microphone system with noise/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U.S. 7181026B2, PCT/SG01/00163, Dec. 2004. (PDF)
2. Z. L. Yu, M. Zhang, H. Lan, and S. Rahardja,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for noise cancellation,” U.S. 7092529B2, May 2004. (PDF)
3. Z. L. Yu and W. Ser, “Adaptive noise cancelling microphone system,” U.S. Patent 6917688B2, Mar. 2004. (PDF)
4. W. Ser, Z. L. Yu, and F. Yang, “Wireless heartbeat and respiratory rate monitoring system,” PCT/SG2008000349.
5. W. Ser, Z. L. Yu, and F. Yang,” A Method for Detecting Hearbeat and/or Respiration”, 欧洲专利 EP2323546B1 (PDF)
教学活动
• 主讲留学生全英文课程“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主讲研究生课程“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前沿技术研讨”
• 主讲本科生双语课程“现代信号处理”
• 主讲本科生双语课程“信号与系统”
• 曾主讲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 辅讲研究生学位课“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辅讲研究生课程“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
• 曾主讲本科生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
• 曾主讲本科生双语课程“高级算法语言C++”
我的团队
团队名称“混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智能技术及人机智能混合技术

研究领域


"数字信号处理及多媒体应用;
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脑机接口及脑信号处理及应用;
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近期论文


1. Ke Liu, Zhu Liang Yu, Wei Wu, Zhenghui Gu, Yuanqing Li and Srikantan Nagarajan, “Bayesian Inference with Variation Sparseness for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of Extended Source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Neurocomputing,Available online 26 June 2018. https://doi.org/10.1016/j.neucom.2018.06.004
2. R. Zhang, S. He, X. Yang, X. Wang, K. Li, Q. Huang, Z. Gu, Z. L. Yu, X. Zhang, D. Tang and Y. Li ,“An EOG-based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to Control a Smart Home Environ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Spinal Cord Injuries”, IEEE Tra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OI: 10.1109/TBME.2018.2834555
3. Y. Zhu, R. Chen, Y.-H. Juan, H. Li, J. Wang, Z. L. Yu*, H. Liu*,“Clinical valid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ortic hemodynamics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DOI : 10.1186/s12938-018-0485-5
4. J. Qu, F. Wang, Z. Xia, T. Yu, J. Xiao, Z.L. Yu, Z. Gu, Y. Li*,“A Novel 3D P300 Speller Based on Stereo Visual Stimuli” , 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vol. 48, no. 4, Aug., 2018, pp. 392-399, DOI: vol. 26, no. 3, March, 2018, pp. 698-708, DOI: 10.1109/TNSRE.2018.2794415
5. J. Li, Z. L. Yu (*), Z. Gu, W. Wu, Y. Li and L. Jin,“A Hybrid Network for ERP Detec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 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vol. 26, no. 3, March 2018, pp. 563-572, DOI: 10.1109/TNSRE.2018.2803066.(PDF)
6. Z. Zhang, T. Fu, Z. Yan, L. Jin, L. Xiao, Y. Sun, Z.L. Yu, and Y. Li,“A Varying-Parameter Convergent-Differential Neural Network for Solving Joint-Angular-Drift Problems of Redundant Robot Manipulators”, IEEE Trans. Mechatronics,2018, DOI: 10.1109/TMECH.2018.2799724
7. J. Zhang, Z. L. Yu (*) , Z. Gu, Y. Li and Z. Lin, “Multichannel Electrocardiogram Reconstruction in Wireless Body Sensor Networks through Weighted ℓ1,2 Minimization”, IEEE Trans.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s, vol. 67, no. 9, Sept. 2018, pp. 2024-2034. (PDF)
8. Z. Zhang, Y. Lu, L. Zheng, S. Li, Z. L. Yu, Y. Li, “A New Varying-Parameter Convergent-Differential Neural-Network for Solving Time-varying Convex QP Problem Constrained by Linear-Equality”, 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 DOI:10.1109/TAC.2018.2810039
9. X. Xie, Z.L. Yu (*), Z. Gu, J. Zhang, L. Cen, and Y. Li, “Bilinear Regularized Locality Preserving Learning on Riemannian Graph for Motor Imagery BCI”, IEEE Trans. Neural Systems &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vol. 26, no. 3, March, 2018, pp. 698-708, DOI: 10.1109/TNSRE.2018.2794415 (PDF)
10. Jiajun Xie(*), Yu-Hsiang Juan(*), Qiushi Wang(*), Jimei Chen, Jian Zhuang, Zhaofeng Xie,Changhong Liang, Yulei Zhu, Z. L. Yu, Jinglei Li, Sachin S. Saboo and Hui Liu,” Evaluation of left pulmonary artery sling,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 and surgical outcomes using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ientific Reports, 7(2017) (PDF)
11. J. Zhang, Z.L. Yu (*), L. Cen, Z. Gu, Z. Lin, Y. Li, “Deterministic Construction of Sparse Binary Matrices via Incremental Integer Optimiz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 2017, DOI: 10.1016/j.ins.2017.11.056.
12. J. Huang, Z.L. Yu (*), Z. Gu, J. Zhang and L. Cen, “Sparse and Heuristic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Classifier and Regressor F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13. M. Liu, W. Wu, Z. Gu, Z. L. Yu, F. Qi, Y. Li,“Deep learning based on Batch Normalization for P300 signal detection”, Neurocomputing,DOI: 10.1016/j.neucom.2017.08.039 (PDF)
14. J. Wang, Z. Gu, Z. Yu and Y. Li,“An online semi-supervised P300 speller based o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Neurocomputing, https://doi.org/10.1016/j.neucom.2016.12.098(PDF)
15. Y. Qin, Z. L. Yu (*), C.-D. Wang, Z. Gu and Y. Li, “A Novel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Hybrid K-Nearest-Neighbor Graph”, Pattern Recognition, https://doi.org/10.1016/j.patcog.2017.09.008
16. R. Zhang,Q. Wang, K. Li, S. He, S. Qin, Z. Feng,Y. Chen, P. Song, T. Yang, Y. Zhang, Z. L. Yu, Y. Hu, M. Shao,Y. Li, “A BCI-Bas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Spinal Cord Injuries”, IEEE Tra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vol. 64, no. 8, pp 1959-1971, Aug. 2017 (PDF)
17. Z. Zhang, Y. Lin, S. Li, Y. Li, Z. L. Yu and Y. Luo, “Tri-Criteria Optimization-Coordination-Motion of Dual Redundant Robot Manipulators for Complex Path Planning”, IEEE Trans. Control Syst. Tech., 2017, DOI: 10.1109/TCST.2017.2709276
18. X. Lin, Z. L. Yu, Z. Gu, J. Zhang and Z. Cai, \
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编委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机器人协会副会长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认知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SCI期刊,Multidimension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副主编
国际SCI期刊,Frontier in Neuroscience, review editor
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奖(2013)专业组评委
广东省视频监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95)委员
国际会议IEEE ICIEA 2010程序委员会委员
国际会议IEEE ICIEA 2011分会主席

社会兼职
民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7年12月 - )
民盟广东省省委会常委(2017年6月 - )
民盟广东省第十五届委员会科技委员会主任(2017年8月- )
民盟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主委(2017年6月 - )
广州市政协委员(十三届)
民盟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副主委(2016年10月 - 2017年5月 )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