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东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段忠东,男,汉族,1968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杰青B类,重点、面上和国际合作项目)、863重点项目、973子项目、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等30余项。 作为获奖人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2、11),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分别排名第11,2)、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合作出版专著1部,编辑出版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部,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5篇,EI检索论文60多篇,会议论文90多篇,其中国际会议论文40多篇,国际会议大会主题报告2次,特邀报告4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50名,指导博士后出站2名。荣誉称号2004年入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得国防科学与技术工业委员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2010年入选深圳地方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工作经历1997.1-1998.12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博士后1999.1-2001.12哈尔滨建筑大学建工学院(2000年6月后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工程力学与海洋工程学科组主任(2000-2007)2002.1-2010.5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5月);副院长(2004-2007)2010.6-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经历2001.8-2002.7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diana,访问学者2002.8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Illinois,访问学者2005.1-3,2006.3Tokyo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apan,COE高级访问研究员2007.9-2009.7Rutgers University,New Jersey,进修2012.7-8University of West Sydney,Australia,高级访问学者教育经历1987年9月-1991年7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大学本科,工程机械专业1991年8月-1994年7月, 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结构力学专业1994年8月-1996年12月,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结构力学专业科研项目非粘滞阻尼力模型及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监测技术研究深海工程结构的极端环境作用与全寿命服役安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奖项成果重大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集成系统与应用结构健康监测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应用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海洋平台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系统Calibration of LRFD Format for Steel Jacket Offshore Platforms in China Offshore Area团队成员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杨俊,201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导波损伤监测方法.康杰: 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压缩感知郑泓: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结构健康监测陈煜: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工程在读硕士研究生15名:2011级2名,2012级7名,2013级6名。讲授课程结构随机振动,英文授课课程。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工程结构在风、地震、海浪等随机动荷载作用下的随机响应分析方法和可靠度设计原理。本门课程将架起结构动力学与结构抗风、抗震等分析与设计的桥梁,是结构抗灾动力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结构损伤识别,双语授课课程。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主要讲授实验模态分析理论、模态测试方法、结构损伤识别和结构模型修正的原理、方法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本课程设置了2个模态测试实验项目,学生有机会亲手设计和操作完成试验。本课程将引导学生进入结构健康监测方向研究的前沿,为从事该方向的研究打下很好的基础。招生信息硕士招生: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6名。博士招生: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3名。博士后常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教学成果1. “结构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排名第4,2005年。2. 结构力学立体化教材建设,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5,2005年。出版物名称海洋平台结构安全评定——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领域
1. 结构健康监测:稀疏信号恢复与压缩感知,结构损伤识别和模型修正,监测数据建模与挖掘,结构状态评定;2. 基于导波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3. 风工程:风灾危险性与易损性分析;4. 海洋工程:深海结构水动力与结构分析,结构监测与评定。""近期论文
Typhoon wind hazard analysis for southeast China coastal regionsFuzzy 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 of bridges by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easured modal parameters基于虚拟变形方法的车桥耦合系统移动质量的识别基于数值模拟的台风危险性分析综述II:随机抽样模拟与极值风速预测Fabrication and Fracture Toughness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Ref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using residual forces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lf-exited and forced vibrations of circular cylinders in currentDamage detection for truss or frame structures using an axial strain flexibilityThe influence of surfactants on the processing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reinforced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Damage Detection in Ambient Vibration Using Proportional Flexibility Matrix with Incomplete Measured DOFsCalibration of LRFD format for steel jacket offshore platform in China offshore areaDamage localization in ambient vibration by constructing proportional flexibility matrix曾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会员,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ructur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 (IASCM),中国分会会员,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ISHMII) 会员。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