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兵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朱卫兵,1961年生,1982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宇航学会会员;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推进技术》编委,《应用科技》编委。已发表论文80余篇,编著研究生教材一部(主编),获省级教学1等奖2项、2等奖1项(排名第4),国家级教学奖1项(排名第4)。近几年来完成部级纵向科研三项,横向科研10余项,2008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一项(排名第1),2004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8),获国防专利2项(排名第1),申请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2),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排名第1)。 工作经历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1982年获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士学位,1986年获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今一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任教,1988评为讲师,1999年评为副教授,2004年评为教授,2007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哈尔滨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2005年任黑龙江省宇航学会会员、同年聘为《应用科技》编委,2006年任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 承担项目 近年来一直从事以火箭发动机及热工设备为背景的燃烧、传热与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多相流体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公共场所室内空品质及热舒适性测试、模拟和评价研究,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实验与理论研究,水下高速射流水动力行为及界面追踪研究,活性半焦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基于颗粒尺度喷动气固两相流理论研究。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了三项APEC产业合作基金项目研究、多项横向科研研究。(1)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实验与理论研究 搭建了一维及二维热湿耦合传递实验台,对多孔介质内温度和湿分分布及水分蒸发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热湿耦合迁移的多场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多孔介质内热湿耦合迁移现象,并对数学模型的解析解问题进行了探讨。(2)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研究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喷动床应用活性半焦颗粒,干法脱除烟气中SO2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气固流态化条件下影响活性半焦干法脱硫效率的规律(3)基于颗粒尺度喷动气固两相流理论研究 应用离散元方法,基于颗粒尺度研究了气固两相流系统中,颗粒速度分布,孔隙率分布和颗粒受力等情况,获得了不同气固曳力模型对气固两相流离散元模拟的差异,滚动摩擦对稠相区颗粒运动状态的模拟有很大影响。研究了计算流体力学高精度格式对离散元方法的影响。(4)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燃烧模型研究,碳基复合材料在超声速来流条件下的烧蚀机理研究。科研项目:北方地区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中国APEC科技产业合作基金项目;土壤源热泵系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应用技术研究,中国APEC科技产业合作基金项目;层燃锅炉节能及烟气脱硫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中国APEC科技产业合作基金项目;小尺寸除氧器热井内流动、传热传质及振动噪声的数值计算,横向科研;高压涡轮导向器气冷结构设计,横向科研;超声速条件下的燃烧及烧蚀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双模态涡轮冲压发动机油气分离器设计及换热器校核与实验,横向科研;超声速燃烧条件下的C/SiC复合材料烧蚀研究,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招生信息硕士招生方向: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2.航天工程;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招生方向:工程力学(多相流体动力学方向) 本科生授课课程《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制冷技术》 专利成果国防专利授权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 出版著作张耀良 朱卫兵. 张量分析及其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应用,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1, ISBN 978-7-5609-4297-1 发表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4篇(两篇一区,两篇二区),EI索引32篇。 奖励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研究领域
燃烧、传热与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多相流体动力学 ""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