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芳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1. 1985.9.-1989.6.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于1989.6.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 1990.9.-1992.6.在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进行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史比较),于1992.6.获教育学硕士学位;3. 1996.5.-1997.4.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科学研究院(OISE)学习,获高级教育管理研究毕业证书(Diploma of Advanced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4. 1998.9.-2001.6.在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进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主攻方向为教育原理及教育政策,于2001年6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 1. 1989.9.-1990.6. 任教于四川省渠县琅琊中学并担任校长助理工作;2. 1992.7.-1998.9. 任教于江苏教育学院教管系;3. 2001.7.-至今 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4. 2003.2-3. 任教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主讲《教育行政:理论与实务》课程。个人简介 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分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留学于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科学研究院,获Diploma of Advanced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曾在四川省渠县瑯琊中学教授高中语文,也任职于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还曾受聘为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教师。主讲《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市教委本科精品课程)《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行政》等课程。目前所授课程:1.全校本科通识选修课程:《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2.本科生专业特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市教委本科精品课程)3.MOOC课程:《教师成长密码:专题与案例》4.马来西亚教育硕士课程:《教师专业发展》5.学术型硕士专业选修课程:《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6.教育硕士专业选修课程:《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7.全校研究生通识选修课程:《学位论文写作指导》8.学术型硕士专业必修课程:《专业论文写作指导》9.公共管理硕士课程:《MPA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曾授课程:1.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教育研究方法》2.学术型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教育研究方法》3.公共管理硕士专业选修课程:《学校管理理论与实务》4.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与教学论》5.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程:《比较教育学》6.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公共政策学》7.澳门大学教育硕士课程班课程:《教育行政:理论与实务》8.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比较教育行政》科研项目 1.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2000年度青年课题――“权力与知识: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研究”2000-2002年2.主持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3.主持安徽省省级课题“教师誓词的理论与实践”1999-2001年4.主持 横向课题(与上海市复旦中学长新分校合作):“中学对话教学的行动研究――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践策略的研究”2002-2004年5.主持横向课题(与浙江省义乌市第四中学合作):“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作为新课程实践策略的对话教学的行动研究”2002-2004年6 . 主持横向课题(与江苏宿豫中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与评价研究2005-2006年7.主持横向课程(与江苏太湖高级中学合作):学校”实美“文化建设研究2012-2015年8 . 主持横向课程(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合作):天津河西区名校长办学思想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2019-2022年9 . 参与国家级课题:①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94-1995年;②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3+1”模式研究1998-2000年;③中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000-2001年。一、主编丛书1.“教育新观察丛书”主编(9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2001年版。2.“教育新观察”丛书主编(5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 “四方丛书”副主编(6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016年版。4. “教育新思维丛书”主编(开放运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020年版。二、专著1.《谁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困惑及其超越——解读创新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3.《教育:包袱抑或钱袋——聚焦教育产业》,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4.《咋办民办?――中国民办教育忧思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追问“3+X”》,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1年第2版。6.《走进天才——重审英才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7.《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11年第2版。8.《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参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9.《中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参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10.《超越自我管理的学校》(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11.《比较教育行政》(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9. 《学校管理新思维——成为智慧的学校管理者》,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10.《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11.《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漳州经验》(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版。12.《追寻“度·悟”教师——胡东芳教育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版。荣誉及奖励 2019年12月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学奖。2019年3月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中心“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2018年1月获第六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导师称号。2016年6月获华东师大第二届研究生优秀教学奖。2015年12月所指导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教师成长的“心灵按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关键事件的叙事研究(陆虹)》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学位论文。2011年12月,所著《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获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三等奖。2009年5月获全国MPA优秀教学奖。2008年10月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度优秀任课教师奖。2007年10月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度优秀任课教师奖。2007年11月所著《比较教育行政》(第二作者)获2007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三等奖。2006年9月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实践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2005年7月获上海教科研三等奖。2005年5月获2004-2005学年华东师范大学“人生发展导航优秀导师”称号。2005年1月获2004年度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申银万国奖教金二等奖。2003年4月《关于“教师宣誓”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荣获中国教科文卫工会全国委员会第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研究领域
1.课程政策2.教师专业发展3.学校文化4.教育学原理""近期论文
1.《教师形象:从“公仆”到“专家”——创新教学呼唤教师专业化》,载《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2.《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1期。3.《课程政策的价值研究》,载《教育科学》2002年第1期。4.《课程政策: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载《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年第3期。5.《论课程政策的系统分析框架》,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6.《论加强课程权力表达能力的必要性》,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7.《从国际比较的观点看课程政策的变化趋势——兼论我国课程改革的政策取向》,载《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8.《课程政策:问题与思路》,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9.《新中国课程政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思考》,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10.《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11.《从“两极”到“共有”——论课程政策制定的思维转型》,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12.《论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载《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13.《课程政策制定的基础性条件分析》,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14.《从利益的对立到利益的和谐――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15.《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政策价值观》,载《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4期。16.《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权力分配方式》,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6期。17.《论创新教育的思想超越》,载《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第11期。18.《对话与倾听》,载《成才导报》2002年10月16日。19.《学会倾听:当代教师新素质》,载《成才导报》2003年1月15日。20.《追求“共同遭遇者”的教师新形象》,载《成才导报》2003年4月23日。21.《用“心”教育――新课程呼唤有“心”的教师》,载《课程与教学》2003年第1期。22.《走进对话: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与使命》,载《课程与教学》2003年第3期。23.《对话教学:基本流程与操作策略》,载《课程与教学》2003年第4期。24.《当代中国高考政策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完善策略》,载《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25.《你是一个怎样的校长》,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7日。26.《学校管理的26个字母》,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9日。27.《如何认清自己的管理风格――对校长日常话语的分析》,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16日。28.《如何构建中国的教师誓词――“美国教育者誓词”给我们的启示》,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30日。29.《中国的好校长与美国的好校长》,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6日。30.《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中国和美国评价标准的比较》,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13日。31.《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主要国家课程权力分配的比较研究》,载《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32.《追寻道德的课堂》,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3期。33.《透视课堂教学理念中的道德问题》,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6期。34.《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理论障碍及其消除》,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9B期。35.《探析道德课堂的实践标准》,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1期。36. 《“苹果里面有什么的追问”——教育研究的基本标准与研究起点》,载《福建教师》2008年第2期。37.《“鱼”与“熊掌”如何兼得——教育研究选题的象限图分析》,载《福建教师》2008年第4期。38.《聪明红娘的智慧解密——教育研究中抽象概念具体化的策略》,载《福建教师》2008年第6期。39.《“考场不倒翁”的真正含义——教育研究中核心概念办公室意识的养成》,载《福建教师》2008年第10期。40.《胡适先生“胡说”的真经——教育研究中文献综述的方法》,载《福建教师》2008年第12期。41.《领悟道德课堂的构建策略》,载《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4期。42.《蜘蛛结网过程的启迪——教育研究中文献本领的自我训练》,载《福建教师》2009年第2期。43.《教师誓词及宣誓的文化思考》,载《教师月刊》2010年第1期。44.《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论校长的领袖思维及其养成》,载《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45.《从“教”者走向“学”者——论教师内涵性专业发展路向及其实现》,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46.《留学低龄化:教育的挑战与回应》,载《新教师》2014年第3期。1.《福建教育》特约编辑(2001-2005年)2. 苏州教师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2012-2014年)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