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录,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张贵洪
2023-05-10
  • 张贵洪
  • 张贵洪 - 教授 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个人简介
张贵洪,1965年出生于浙江嵊州,汉族,现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2000年获浙江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1986-2006年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工作,2006年进入复旦大学工作。1992年加入中国民盟。曾参加美国国务院组织的“国际访问者计划”(2003),在美国史汀生中心(2002-2003)、蒙特雷国际研究院(2008)、佐治亚大学(2008)、华盛顿大学(2010)和印度尼赫鲁大学(2004)、国防分析研究所(2005)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联合国与国际安全、中印关系、美印关系、亚太地区安全等。已出版专著《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联合国强大世界更美好》,合著《中美印三边关系研究》。主编《政治学导论》、《国际关系研究导论》、《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亚洲的多边主义》、《金融危机与亚洲国际关系》、《亚洲国际关系的重构》等。主编“复旦联合国研究丛书”,已出版《联合国研究》、《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与文明对话》、《联合国发展报告》、《中国、联合国与全球治理》、《联合国与南南合作》、《联合国与国际法治》等。曾主持多项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目前主持教育部《联合国发展报告》和《中国与联合国》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
《中国与联合国》 (教育部项目,2015年)
金砖国家合作与联合国改革研究(2013年,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
联合国问题研究(2012-2014年,横向课题)
防止核扩散与我国国家安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国际核政治与我国国家安全研究”子课题,2011年)
联合国发展报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2011年、2012年)
联合国与全球治理(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培育项目,2011年)
《国际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第二首席,2010年)
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促进产业升级政策措施的跟踪评估借鉴研究(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0年)
争论中的多边主义:亚洲的视角(亚洲奖学金基金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9年)
冷战后中印关系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8年)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中国联合国协会项目,2008年)
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7年)
地区视角下的中印关系研究(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07年)
中美印三边关系研究(教育部规划项目,2006年)
联合国秘书长研究(复旦大学引进人才项目,2006年)
著作(专著、合著、编著)

《联合国与南南合作》(主编),时事出版社2015年版
《联合国发展报告2013-2014》(主编),时事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联合国与全球治理》(主编),时事出版社2014年版
《联合国研究》第三期(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版
《中美印三边关系研究》(合著),时事出版社2013年
《联合国与文明对话》(主编),时事出版社2013年
《联合国发展报告2012》(主编),时事出版社2013年
《联合国研究》第二期(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
《联合国研究》第一期(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亚洲的多边主义》(主编),时事出版社2012年
《亚洲国际关系的重构》(第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联合国秘书长:从赖伊到潘基文》(主编),时事出版社2010年
《金融危机与亚洲国际关系》(第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政治学导论》(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报刊文章(自2006年起)
“会费比额提高,中国如何增强在联合国影响”,海外网2015年12月28日
“国力强了,会费涨了,责任重了”,《环球时报》2015年12月26日
“中国联合国外交:从参与型转向引领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26日
“中国是联合国的推动者、贡献者、受益者”,《中国报道》2015年第10期。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联合国”,《环球时报》2015年10月24日
“联合国70华诞踏新征程”,《解放日报》2015年10月24日
“联合国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南方都市报》2015年10月11日
“联合国会费应按相应规章程序计算”,澎湃国际2015年10月9日
“主导南南合作 引领全球发展”,光明网2015年10月7日
“谱写中国与联合国关系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29日
“中国强大,联合国更美好”,《解放日报》2015年9月29日
“*联合国峰会讲话彰显大国担当和领导力”,光明网2015年9月29日
“*访问联合国的时间,为何比在华盛顿还长?”,澎湃新闻,2015年9月27日
“联合国与国际法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18日
“日本知道什么是联合国吗”,《环球时报》2015年9月9日
“重塑核心地位,联合国应全面改革”,《环球时报》2015年8月4日
“中国与《联合国宪章》”,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6月29日
“日本入常,为时尚早”,《环球时报》2015年5月19日
“未来十年的联合国与中国”,《瞭望东方周刊》2011年第48期
“国际体系处关键转型期 我与联合国共迎新机遇”,《解放日报》2011年10月25日
“India has a long way to go”, The Times of India, 31 July 2011
“反思过去开启未来”,《解放日报》2010年3月31日
“中印之间仍缺少合作机制”,《中国贸易报》2009年4月21日
“关于中印关系的几点思考”,《复旦青年》2008年11月3日
“无核世界:乌托邦还是有可能”,《世界知识》2008年第13期
“China’s Pacific strategy unfurled”, Asia Times, April 10 2008
“看印度切忌‘盲人摸象’”,《解放日报》2008年1月14日
“联合国需要‘新思维’”,《世界知识》2007年第3期
“为了人类的和平与福祉”,《复旦青年》第199期,2007年10月19日
“让世行成为真正的‘利益攸关者’”,《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6月4日
“潘基文:丝绒手套里的铁拳?”,《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3月12日
“潘基文的‘三把火’”,《解放日报》2007年2月13日
“架桥梁还是走钢丝”,《解放日报》2006年10月10日
“安南:七次访华各有主题”,《解放日报》2006年5月21日

研究领域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印度和南亚问题""

近期论文


学术论文(含书章节,自2006年起)
“联合国与新型国际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5期
“‘一带一路’建设与南南合作创新”,《复旦国际关系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联合国与新兴多边机制”,中国联合国协会编:《联合国70年:成就与挑战》,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版,第401-413页。
“关于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再思考”,《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第1期
“印度政治大国梦与金砖国家合作”,《复旦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全球视角下的中印关系”,《复旦国际关系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印度‘东向’政策的新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
“亚洲多边主义:政治实践和理论贡献”,《国际观察》2012年第2期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领导之友》2011年第9期
“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和中巴关系的未来”,《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第2期
“国际社会防核恐怖主义和维护核安全的多边努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时事出版社,2011年。
China’s UN Diplomacy: 1971-2011, Strategic Analysis, Vol.35, No.6, November 2011, pp.973-981.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Power and the China-India Relations Betwee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Emerging China: Prospects for partnership in Asia, Taylor and Francis, 2011
“印度的国际组织外交”,《国际观察》2010年第2期
“中印关系研究——一种分析框架”,《南亚研究季刊》2010年第1期
“中印关系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南亚研究》2010年第1期
“印度的国际组织外交”,武心波主编:《大国国际组织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3-208。
“China and South Asian Regionalism: SAARC and Beyond”, in Daniel C. Sneider, Rafiq Dossani, Vikram Sood, eds., Does South Asia Exist?: Prospects for Regional Integration, Asia-Pacific Research Network, 2010, pp.295-306.
“The Road to Global Zero: China’s and India’s Perspectives”, Think India Quarterly, Vol.13, No.2, 2010.
*“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兼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10年审议会议前景”,《国际观察》2009年第6期
“联合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方向”,中国联合国协会编:《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47-63页。
“Implementing UNSC Resolution 1540: China’s Perspective”, 李根信、滕建群编著:《2009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252页。
“博弈与共赢:中印在中亚的竞争与合作”,《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第4期
“中国与南亚地区主义: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南亚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初探”,《国际问题论坛》2008年夏季号
“联合国与全球安全治理:理念、机制、能力和目标”(中英文),陈健主编:《联合国与和谐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地区视角下的中印关系”,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Sino-Indian Strategic Re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n Landscape, ” in V.R.Raghavan ed., Asian Security Dynamic, Promilla & Co., Publishers, 2008, pp.86-114
“竞争与合作:地区视角下的中印关系”,《当代亚太》2006年第12期
“印度主要思想库:初步考察”,《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4期
“Sino-Indian Relations in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Security and Society, vol.2, no.2, Winter 2006, pp.54-65.
“The Rise of China: India’s Perceptions and Responses”, South Asian Survey, vol.13, no.1, 2006, pp.93-102.
兼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印友好协会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理事、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关人物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