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彭华
2023-05-10 09:30
  • 彭华
  • 彭华 - 博士 讲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学习经历
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 博士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硕士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学士
工作经历
2015年4月至今,任复旦大学语言学习中心副主任
2013年至2016年,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本科生教工一支部支部书记
1994年7月至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任教
主讲课程
大学英语 (本科生课程ENGL110051)
中外大学文化对比研究 (本科生课程ENGL110072)
国际学术交流(本科生课程ENGL110060 研究生课程MAST611109)
专著
1. Peng, H. (2010). Chinese PhD thesis acknowledgements: A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perspective. Bern, Peter Lang. ISBN: 978-3-0343-0567-9
URL: https://www.peterlang.com/search?q1=Hua+Peng&searchBtn=

参编教材
1. 彭华 (2015). 《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教师用书》.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参编)
2. 彭华 (2013). 《21世纪大学新英语读写译教程》教学参考书第一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编)
3. 彭华 (2006). 《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第二册(修订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
4. 彭华 (2006). 《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第三册(修订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
5. 彭华 (2006). 《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第一册(修订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
学术会议发言
1. 彭华(2017).Learners-as-observers-of-discourse Approach to Spoken EAP Instruction: Practice and Practicality. 亚洲ESP学会首届年会暨全国第六届专门用途英语研讨会.北京.
2. Peng, H. (2017).Undergraduate simula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pproach. Faces of English 2: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彭华 (2016).Coming of age in an EAP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Negotiating identity in a simula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学术英语在亚洲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上海。
4. 彭华 (2016).《国际学术交流》课程中学习者自拟问答语料库的建立及其教学启示。标准、课程与教学——2016年全国大学英语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5. 彭华 (2013). Fudan Pre---We shine. We share. 以Fudan Pre为例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建设. 思维的空间:演讲及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新发展---第四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6. Peng, H. (2010). Generic competence of first-year college EFL learners in their PowerPoint-assisted English presentation. 2nd ESP in Asia: Engaging Ecologies, Enabling Empowermen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7. Peng, H. (2007). Chinese PhD thesis acknowledgements: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view of politeness. Discours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Sydney, Australia.
8. Peng, H. (2006). Chinese PhD thesis acknowledgements: A textography. Sydney-Melbourn Colloquium, Sydney.
9. 彭华 (2002).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活动教学方案.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暑期研讨会, 上海.
教改科研项目
1.2018年 第九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 (ZGWYJYJJ2018B30)---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双一流高校学生英语学术发言能力的测评研究 (主持,在研)
2.2018年 复旦大学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第二批)- 《国际学术交流》(主持,在研)
3.2018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2018-2019年度课程建设项目---《大学英语II》题库建设 (主持,在研)
4.2018年 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泛在化、个性化学习背景下的语言学习中心新功能探索 (参与,在研)
5.2017年 复旦大学2017年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17YB007)---以提升本科生学术英语口语为核心目标的展示平台UGSIC的建设 (主持,已结项)
6.2016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2016-2017年度科研项目 --- “with还是for---高校学术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方式探讨” (主持,已结项)
7.2016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2016-2017年度课程建设项目---《大学英语II》(主持,已结项)
8.2015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2015-2016年度课程建设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主持,已结项)
荣誉与获奖情况
1. 2017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龙文佩奖教金
2. 2016年 复旦大学语言学习中心获得复旦大学2015年度文明窗口 (参与)
3. 2016年 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本科生教工一支部获得复旦大学先进基层党支部 (参与)
4. 2016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2015年度FBC优秀奖教金
5. 2015年 复旦大学巾帼文明岗 --- 语言测试中心(参与)
6. 2014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优秀教师“敬业奖”
7. 2014年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与)
8. 2012年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优秀教师“敬业奖”
9. 2006年 The Sydney-Fudan Doctoral Scholarship
研修经历
1.2018年6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智慧教学之超星泛雅+原位翻转篇”的研修。
2.2018年6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期刊选择与论文发表”的研修。
3.2018年5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分享交流会,并发言。
4.2018年5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的研修。
5.2018年4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 “如何提升教育实证学术研究与写作思维?--- 从编辑视角谈起”的研修。
6.2018年4月参加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举办的 “学习者语料库系列讲座”的研修。
7.2018年3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 “SSCI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策略”的研修。
8.2017年12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2017复旦大学‘教学学术分享日’活动(上午场及下午场)”的研修。
9.2017年11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研究中的质性资料分析”的研修。
10.2017年10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研究系列微讲座-实验法的设计”的研修。
11.2017年10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研究系列微讲座-课堂观察的设计”的研修。
12.2017年10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研究系列微讲座-教学研究123”的研修。
13.2017年9月参加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2017教改项目进展汇报交流会(第三场)”的研修。
14.2016年5月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举办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
15.2014年6月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举办的“跨文化视阙下的语言教学法与互动课堂”。
16.2012年7月参加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大学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17.2012年3月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举办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设计与教学”研修班。

研究领域


学术英语、二语习得、跨文化研究等""

近期论文


学术论文
1.彭华(2018).基于英语学术发言观摩报告的研究.语言教育(3):15-21.(该学术期刊由大连外国语学院主办,收录于中国知网)
2.Peng, H. (2018). A study of L2 EAP learners' performance in a simula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ree marker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discussion sessions. The As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5(1), 130-141. (该学术期刊由香港大学主办,收录于SCOPUS)
发表于https://www3.caes.hku.hk/ajal/index.php/ajal/article/view/520/540
转载于https://www.maxqda.com/learn-maxqda/books-literature
3.彭华(2017).基于CoPs的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认可度调查报告.当代外语研究(5):40-47. DOI: 10. 3969/j.issn. 1674-8921. 2017. 05. 007(该学术期刊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收录于中国知网)
4.彭华 陈洁倩(2015). Fudan Pre---We shine. We share. 以Fudan Pre为例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建设. 思维的空间:演讲及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新发展---第四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54-163.
5.Peng, H. (2003). “Code-switching in pair-work: To what extent can teachers affect learners' linguistic choice?”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6(3): 80-84. (该学术期刊现名《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收录于中国知网)
6.彭华 (2003). \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