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泓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潘泓 博士,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IEEE Senior Member, ACM Member, BMVA Member, INSTICC Member,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图形图像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专委会委员个人简介:潘泓,博士,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信号处理中心担任Research Associate,从事图像稀疏变换和编码研究。2007年初加入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2009年晋升副研究员。曾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多媒体信号处理中心、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计算机科学系担任Research Fellow,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信息学系和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电气电子工程系访问工作,与美国、欧洲、香港、澳大利亚等多所一流大学实验室进行过研究交流并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作论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orks (retitled to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since 2011, 2016 SCI 5-years IF: 6.108), Pattern Recognition (2016 SCI 5-years IF: 4.991),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16 SCI 5-years IF:2.671),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2016 SCI 5-years IF:2.595),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6 SCI 5-years IF: 2.164)以及ICML、IJCNN、ICIP、ICASSP、ICPR等本领域权威刊物和会议上。作为项目负责人,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曾主持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项航空科学基金以及2项香港特区政府CERG基金项目。现为美国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 of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 and Computer Society)、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会员、英国机器视觉及模式识别协会会员(The British Machine Vision Association and Society for Pattern Recognition-BMVA)、INSTICC (the Institute for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of Information,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长期担任多份国际权威刊物(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 (TIP),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 Part B, Neurocomputing,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and Applied Soft Computing, etc.)的审稿专家,担任2013-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学术会议(CCBR)程序委员会委员、11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mag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ISAPP 2016) 程序委员会委员、33rd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2019) 程序委员会委员。 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招收硕士生2-3名,欢迎有志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加盟 教学研究:2018-10-17教学本科生教学:数字信号处理(2007-2009)、数字图像处理(since 2011)研究生教学:小波分析与应用(since 2007)、数字视频处理(since 2011)科研项目:2018-10-17科研及学生指导在研课题:“基于任务驱动的深层特征表示模型的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2018.7-2021.6)“融合浅层模型和深度网络的视觉特征学习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2017.1-2020.12)基于视觉认知特性的复杂图像显著目标检测研究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参与,2017.7-2020.6)结合感知分组和视觉注意特性的显著目标检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参与,2018.1-2021.12)面向大数据的DSmT近似推理及其目标识别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2016.1-2019.12) 结题项目:“基于稀疏特征学习和概率图模型的目标检测与分类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负责,2013.7-2016.6)“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2009.1-2011.12)“稀疏特征学习及其在通用目标类别检测中的应用”(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项目,负责,2009.9-2012.9)基于迁移学习的在线社交网络环境下的人脸识别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参与,2013.7-2016.6)Real-time Visual Control of Robots for Meat Industry (Danish Real-Robot Innovation Innovation Consortium Project, 参与)航空科学基金, 参与,2011.10-2013.9 & 2008-2010基于流形学习的智能视频人脸图像的识别和理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面上项目,参与,2009.1-2011.12)Fast Wavelet Transform using Lifting Structure for Image and Video Compression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CERG 基金项目,参与, 2004.9-2005.8 & 2005.8-2006.9) 硕士生指导:李自强 (2018- )赵普 (2018- )吴源 (2018- )刘翔宇 (2017- )唐艳秋 (2017- )张俊康 (2014-2017) 社交媒体中亲属关系的挖掘与识别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Diego (UCSD)攻读博士学位叶浪 (2012-201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研究 ->威盛电子朱明铭 (2012-2015) 基于改进ISM模型的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 东软集团赵峰 (2011-2014) 多姿态人脸检测科研论文:2018-10-17论文DBLPGoogle Scholar研究领域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迁徙学习、模式识别、特征提取、选择及学习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生物识别技术、机器人视觉、机器视觉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生物医疗与健康应用多媒体信号处理(图像/视频编解码、检索和分析)"" 相关热点
最新收录
- 平野真衣(Hirano-Mai) 05-22
- 上田纱奈(上田紗奈 Ueda- 05-22
- 七瀬侑良(七濑侑良,Nan 05-22
- Sien小慧君 05-22
- 罗杰叔叔(Uncle Roger) 05-22
- 悉尼妹(Sydney Sweeney) 05-22
- 玩具砖家 05-19
- 行走的大大大羊腿 05-19
- 梦飞大大 05-19
- 晏安anan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