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付晓飞
2023-05-09 15:14
  • 付晓飞
  • 付晓飞 -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个人资料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个人简历


付晓飞,男,汉族,1973年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省特聘教授“龙江学者”,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AAPG)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CNPC中青年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全国油气运移学组秘书长,全国盆地分析学组委员,《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委,《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编委,“断裂变形机制及控藏机理”CNPC重点实验室主任,“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地质工程”带头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断裂变形、封闭性及流体运移”负责人。
主持国家油气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CNPC油气重大专项2项,中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2项,CNPC风险创新基金1项,黑龙江省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项目1项,局级科技攻关项目多项。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石油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一等奖6项。在《JournalofNaturalGasScienceandEngineering》、《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和《Petroleumexplorationandproduction》等杂志发表论文近8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EI检索46篇。在断层封堵性定量评价及断裂控藏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是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并应用到油田勘探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一)受教育经历
2004年9月~2007年7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研究生/博士,宋岩
1999年9月~2002年7月,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硕士,吕延防
1992年9月~1996年7月,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本科/学士,厉玉英
(二)工作经历
1996年9月~1999年7月,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盖层封闭性及评价方面的研究;
2002年9月~2004年7月,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断裂变形、封闭性及与流体运移方面的研究;
2007年7月~现在,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断裂变形、封闭性及控藏机理方面研究;
2006年9月,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9年9月,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破格),同年任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处任副处长;
2011年,被聘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任东北石油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
2013年9月,东北石油大学,教授、博导;
2017年任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四、其他荣誉
[1]大庆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2004年;
[2]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
[3]大庆市“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
[4]大庆市“五四青年奖章”,2010年;
[5]大庆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
[6]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
[7]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
[8]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2012年;
五、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一)国家级:
[1]深层油气藏盖层封闭能力动态演化过程及完整性定量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基金,2016-2019,312万元,第1名;
[2]断裂带内部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2016ZX05054),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6-2019,205.35万,第1名;
[3]泥岩涂抹形成的地质条件及有效封闭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016,94万,第1名;
[4]中西部重点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机制与油气分布,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2014,200万,第1名;
[5]裂陷盆地多边断层成因机制及其控藏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2013,36万,第1名;
[6]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08-2010,120万,第1名;
[7]CO2埋存过程中断层水力破裂机制及稳定性定量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2018,82万,第2名;
[8]断层相关圈闭油气安全开采风险性评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2012-2014,133万,排名第2。
(二)省部级
[1]碳酸盐岩内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对油气运移与封闭的控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12-2014,20万,第1名;
[2]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中国石油重大专项,2008-2009,60万元,第1名;
[3]松辽盆地断裂系统及对二氧化碳气藏控制作用,中国石油重大专项,2007-2008,55万元,第1名;
[4]三肇凹陷“T11”多边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成藏控制作用,中石油风险创新基金项目,2007-2009,15万元,第1名;
[5]逆冲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研究,黑龙江省教育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项目,2007-2009,2万元,第1名;
[6]中西部前陆盆地逆冲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06-2008,12万,第1名;
(三)局级
[1]古龙南地区油水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13-2015,90万,第1名;
[2]断裂破碎带发育特征及断砂匹配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12-2013,70万,第1名;
[3]采油五厂边部葡萄花油层增储潜力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12-2013,85万,第1名;
[4]松辽盆地多边断层成因机制及其控藏机理,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1-2013,10万,第1名;
[5]库车大北-克拉苏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控藏模式,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0-2011,20万元,第1名;
[6]杏七区西部断裂发育特征及生长机制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10-2011,15万元,第1名;
[7]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控藏作用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0-2011,35万元,第1名;
[8]贝16断块断裂与油源匹配关系研究,大庆油田公司,150万元,2008-2009,第1名;
[9]葡萄花油层向斜区成藏有利部位优选方法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10-2011,100万元,第2名;
[10]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成藏规律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09-2010,1000万元,第2名;
[11]断裂控油及储层预测技术相结合优选扶杨油层有利富集区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09-2010,80万元,第2名;
[12]珠江口盆地东部断层圈闭成藏条件研究,中海油研究院,2008-2009,110万元,第2名;
[13]朝阳沟油田长10区块扶余油层砂体精细解剖及油藏富集规律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08-2009,20万,第2名;
[14]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盖层评价及断层封堵性研究,大庆油田公司科技攻关项目,2007-2008,105万,第2名;
[15]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藏保存条件研究,大庆油田公司,2007-2008,35万,第2名;
[16]大庆长垣南部地区浅层气藏成藏机理及开发潜力评价,大庆油田公司,2007-2008,70万,第2名;
[17]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构造特征及勘探目标评价,大庆油田公司,2004-2008,100万,第2名;
六、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一)省部级:
[1]断裂控藏理论和技术及在复杂断块找油中的应用,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014,排名第4;
[2]断裂变形、封闭性及控烃作用,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排名第2;
[3]断裂控藏理论和技术及在复杂断块找油中的应用,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排名第1;
[4]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断裂系统形成期次及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校内第3;
[5]低渗透油层油负向运聚机制及富集规律,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排名第5;
[6]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形成机制及潜力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排名第4;
[7]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基岩潜山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规律,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排名第4;
[8]东北油气区石炭-二叠系划分对比、古环境研究及油气远景,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排名第9;
[9]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及滨北地区天然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评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排名第3;
[10]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含油气系统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排名第3;
[11]松辽盆地深层盖层分布与评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排名第3;
(二)局级
[1]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断裂系统形成期次形成期次及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排名第9;
[2]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基岩潜山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规律,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排名第4;
[3]东北油气区石炭-二叠系统划分对比、古环境研究及油气远景,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排名第9;
[4]松辽盆地滨北烃源条件研究及资源量预测,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排名第3;
[5]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含油气系统划分与研究,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排名第3;
[6]松辽盆地北部长垣以西滨北地区天然气富集规律及目标评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排名第3;
[7]厚油层挖潜地质条件研究,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排名第9;
[8]松辽盆地深层盖层分布与评价,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排名第3;
[9]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断裂系统形成期次及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大庆石油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排名第9;
[10]松辽盆地深层盖层分布与评价,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排名第3;八、出版专著情况
[1]松辽盆地含CO2天然气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2016,科技出版社,排名第4.
[2]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评价,2015,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名第2.
[3]断层对油气的输导与封堵作用,2013,石油工业出版社,排名第3.
[4]断层封闭性研究,2002,石油工业出版社,排名第5.
九、知识产权(专利)情况
[1]发明专利:制备内含孔裂隙及水平井段的透明岩心的装置及制备方法,授权时间:2017年,专利号:ZL201510248271.6,排名第1;
[2]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双重孔隙透明含气岩体的方法及装置,授权时间:2017年,专利号:ZL201510248369.9,排名第1;
[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超压地层迁移条件下塑性变形构造特征的砂箱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授权时间:2017年,专利号:ZL2015102483716,排名第1;
[4]发明专利:一种研究岩体孔隙及裂缝结构与座逾渗特征方法,授权时间:2017年,专利号:ZL201611242488.4,排名第2;
[5]发明专利:透明岩心中模拟水平井井筒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授权时间:2017年,专利号:ZL201510248370.1,排名第2;
[6]发明专利:基于突变理论研究压裂岩体损伤及裂缝扩展的装置及方法,授权时间:2015年,专利号:ZL201510062303.0,排名第1;
[7]发明专利:研究压裂液配制及岩体断裂分形特征测定装置,授权时间:2015年,专利号:ZL2012102553503,排名第2;
[8]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多期不同性质变形场叠加演化的多角度转动式砂箱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授权时间:2015年,专利号:ZL201510054717.9,排名第2;
[9]发明专利:环形剪切装置,授权时间:2014年,专利号:ZL2013102253486,排名第2;
[10]发明专利:研究多级压裂支撑剂分形粒度与岩体断裂特征参数的方法,授权时间:2013年,专利号:CN201210255366.4,排名第2;
[11]发明专利:油页岩地面干馏与电厂锅炉汽轮机抽气综合循环利用工艺,授权时间:2013年,专利号:ZL201210074007.9,排名第1;
[12]发明专利:油页岩原位开采地上干馏与发电联产集成系统,授权时间:2013年,专利号:ZL201210074008.3,排名第1;
[13]发明专利:油电联产,授权时间:2013年,专利号:ZL201210074008.3,排名第1;
[14]发明专利:一种泥岩涂抹形成演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授权时间:2013年,专利号:ZL201110418005.2,排名第1;[15]发明专利:基于三轴转台的油气运移模拟装置及模拟实验方法,授权时间:2012年,专利号:ZL201110449228.5,排名第1;
[16]发明专利:泥岩涂抹形成演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授权时间:2012年,专利号:ZL201110418005.2,排名第1;
[17]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固结—半固结成岩条件下泥岩涂抹形成演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授权时间:2011年,专利号:ZL201120522899.5,排名第1;
[18]发明专利:转动式防堵塞过滤器,授权时间:2012年,专利号:ZL201010271912.4,排名第3;
[19]实用新型专利:三维高温高压油气运移物理模拟装置,授权时间:2010年,专利号:ZL200920109357.8,排名第3;
[20]实用新型专利:构造变形与油气运移物理模拟装置,授权时间:2010年,专利号:ZL200920109012.2,排名第3
十、教学与人才培养
教学上先后主讲本科生的《普通地质学》、《油气田勘探》、《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构造地质学及实验》以及研究生的《盆地分析》、《含油气盆地形成与演化》等课程,教学质量优良,深受学生欢迎。教学中,注重把学科前缘水平和科研最新理论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学科最前沿的东西。先后完成了60余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40名,指导青年教师7人。
做为导师,不断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发展,对学生提出四项要求:一是研究生1年至少出野外1次,野外观察描述的时间不少于30天;二是在读期间至少参加1-2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费用由课题承担;三是发表不同级别的文章予以不同奖励,版面费由课题承担;四是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50天。
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每年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招收硕士研究生5-6名,对于相关研究方向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5名,指导硕士研究生15-20名。除了上述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制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外,每年为博士生、硕士生开设本研究方向的前沿讲座,将目前国内外断裂控藏机理研究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给博士生、硕士生,以便开阔研究视野,了解和掌握油气成藏研究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培养其创新能力及参加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领域


(1)断裂微观变形机制及微构造特征研究(野外露头和镜下观察确定断裂微观变形机制及微构造技术、利用岩心微构造测试不同类型断层岩内聚力技术):通过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描述、室内多手段分析测试,研究含油气盆地范围内断裂微观变形机制及形成的微构造类型,通过物性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其封闭能力及对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气充注的影响,并确定断层封闭类型。
(2)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研究(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技术、物理模拟和野外露头解剖综合确定断层封闭临界值技术):重点研究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不同岩性、不同性质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二是钻前断层圈闭风险性评价;三是断层封闭性对油水关系控制及对开发部署的指导。
(3)断裂在盖层段变形机制及断盖共控油气富集模式(盖层脆塑性转换阶段定量表征技术、盖层垂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技术):通过岩石力学特征和变形环境研究,分析盖层脆-塑性特征,研究断裂在不同性质盖层内变形机制及破裂条件,建立定量评价标准,对断层在盖层段内垂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建立断-盖共控油气富集模式。
(4)断层和盖层稳定性定量评价(断层稳定压力定量评价技术、突破压力定量评价技术):依据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和油气富集关系,划分断圈类型,考虑断层侧向、垂向和稳定性三方面因素对断圈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价,预测圈闭的含油气性和油水界面,结合注采压力关系,定量预测断层和盖层临界突破压力,降低钻探风险。
(5)油气田开发过程“断层问题”(油藏数值模拟中断层传导因子确定技术、断层附近临界注水压力确定技术):重点研究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古断层分布与河道关系及对小层对比的影响;二是利用断层两盘压力差标定断层面SGR与支撑最大压力差的定量关系,确定断层附近临界注水压力;三是断层与河道砂体配置关系及分割控油模式,确定断层附近剩余油分布及有效挖潜方式;四是油藏数值模拟过程中标定断层传到因子,研究断层对油气渗流规律影响。
(6)非常规页岩和致密砂岩脆塑性定量评价(应用岩石力学特征页岩脆塑性定量评价技术、应用Q-P图解和Fisher图解定量评价致密砂岩脆塑性技术):以岩石力学特征为基础,应用岩石峰值破裂强度包络线、拜尔利摩擦定律和应力降定量表征泥页岩脆塑性转换临界围压;同时,可以使用Q-P图解和Fisher图解定量预测致密砂岩脆塑性转换临界条件。非常规油气开发开采主要以压裂方式为主,岩石脆塑性定量预测是精细开发压裂部署方案的重要基础。""

近期论文


[1]H.X.Wang.,X.F.Fu.,S.R.Liu.,R.Chu.,B.Liu&P.P.Shi.Quantitativediscriminationofnormalfaultsegmentgrowthanditsgeologicalsignificance:examplefromtheTananDepression,TamtsagBasin,Mongolia.AustralianJournalofEarthScience.2018,65(5),711-725.(通讯作者,SCI收录)
[2]FuX,LiuC,LuX,etal.NanoscaleMechanicalPropertiesofNanoindentedNi48.8Mn27.2Ga24FerromagneticShapeMemoryThinFilm[J].Scanning,2017,2017.(SCI收录)
[3]MingxingBai,ZhichaoZhang,XiaofeiFu.AreviewonwellintegrityissuesforCO2,geologicalstorageandenhancedgasrecovery[J].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6,59:920-926.(通讯作者,SCI收录)
[4]XiaofeiFu,RuJia,HaixueWang,TongWu,LingdongMeng,YongheSun.Quantitativeevaluationoffault-caprocksealingcapacity:AcasefromDabei-KelasustructuralbeltinKuqaDepression,TarimBasin,NWChina[J].PetroleumExploration&Development,2015,42(3):329-338.(SCI收录)
[5]MengL,FuX,LvY,etal.Riskingfaultreactivationinducedbygasinjectionintodepletedreservoirsbasedontheheterogeneityofgeomechanicalpropertiesoffaultzones[J].PetroleumGeoscience,2016,23(1):29-38.(通讯作者,SCI)
[6]FuXF,LanX,MengLD,etal.Characteristicsoffaultzonesandtheircontrolonremainingoildistributionatthefaultedge:acasestudyfromthenorthernXingshugangAnticlineintheDaqingOilfield,China[J].PetroleumScience,2016,13(3):418-433.(SCI收录)
[7]Fuxiaofei,Yanlingyu,MengLingdong,DeformationMechanismandVerticalSealingAbilityofFaultintheMudstoneCaprock.JournalofEarthSciences,2018,inpress.(SCI收录)
[8]FuXF,ChenZ,YanBQ,etal.AnalysisofmaincontrollingfactorsforhydrocarbonaccumulationincentralriftzonesoftheHailar-TamtsagBasinusingafault-caprockdualcontrolmode[J].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2013,56(8):1357-1370.(SCI收录)
[9]LiuB,YanD,FuX,etal.Investigationof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hydrocarbongasanditsimplicationsforLateMiocenetranspressionalstrength—AstudyintheFangzhengBasin,NortheastChina[J].Interpretation,2017,6(1):T83-T96.(SCI收录)
[10]GongL,FuX,GaoS,etal.CharacterizationandPredictionofComplexNaturalFracturesintheTightConglomerateReservoirs:AFractalMethod[J].Energies,2018,11(9):2311.(SCI收录)
[11]GongL,GaoS,FuX,etal.Fracturecharacteristicsandtheireffectsonhydrocarbonmigrationandaccumulationintightvolcanicreservoirs:AcasestudyoftheXujiaweizifaultdepression,SongliaoBasin,China[J].Interpretation,2017,5(4):SP57-SP70.(SCI收录)
[12]LiuX,FuX,LiuD,etal.Distributionofmantle-derivedCO2gasreservoiranditsrelationshipwithbasementfaultsinSongliaoBasin,China[J].JournalofNaturalGasScienceandEngineering,2018,56:593-607.(通讯作者,SCI收录)
[13]付晓飞,孙兵,王海学,孟令东.断层分段生长定量表征及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44(2):271-281.(EI检索)
[14]付晓飞,肖建华,孟令东.断裂在纯净砂岩中变形机制及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44(1):25-37.
[15]付晓飞,尚小钰,孟令东.低孔隙岩石中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与油气成藏[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6):2428-2438.(EI检索)
[16]付晓飞,陈哲,闫百泉,杨勉,孙永河.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断层和盖层双控模式.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43(8):1338-1351.(EI检索)
[17]付晓飞,郭雪,朱丽旭,吕延防.泥岩涂抹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及封闭.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41(1):52-63.(EI检索)(入选F5000)。
[18]付晓飞,许鹏,魏长柱,吕延防.张性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油气运移和保存研究[J].地学前缘,2012,19(6):200-212.(EI检索)
[19]付晓飞,董晶,吕延防,孙永河.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控藏机理[J].地质学报,2012,86(6):877-888.
[20]付晓飞,李文龙,吕延防,贺向阳,刘哲.断层侧向封闭性及对断圈油水关系的控制[J].地质论评,2011,57(3):387-397.
[21]付晓飞,王勇,渠永红,沙威.被动裂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J].地质科学,2011,46(4):1119-1131.
[22]付晓飞,温海波,吕延防,贺向阳.勘探早期断层封闭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3):615-621.(EI检索)
[23]付晓飞,王洪宇,孙源,申家年.大庆长垣南部浅层气成因及成藏机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36(1):93-102.(EI检索)
[24]付晓飞,沙威,王磊,刘晓波.松辽盆地幔源成因CO2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3):253-263.(EI检索)
[25]付晓飞,沙威,于丹,刘哲,吕延防.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内断层侧向封闭性及与天然气成藏[J].地质论评,2010,56(1):60-70.
[26]付晓飞,潘国强,贺向阳,玄昌姬,吕亚娟.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浅层生物气的断层侧向封闭性[J].石油学报,2009,30(5):678-684.(EI检索)
[27]付晓飞,平贵东,范瑞东,刘宗堡.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气“倒灌”运聚成藏规律研究[J].沉积学报,2009,27(03):558-565.
[28]付晓飞,刘小波,宋岩,柳少波.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盖层品质与油气成藏[J].地质论评,2008,54(01):83-93.
[29]付晓飞,宋岩.松辽盆地三肇凹陷“T_(11)”多边断层非构造成因机制探讨[J].地质学报,2008,82(06):738-749.
[30]付晓飞,胡春明,李景伟.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演化及含油气性[J].石油学报,2008,29(03):356-362.(EI检索)
[31]付晓飞,苏玉平,吕延防,张云峰,付广.断裂和裂缝的分形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32(02):227-234.(EI检索)
[32]付晓飞,王朋岩,吕延防,付广,杨勉,孟庆芬.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地质科学,2007,42(2):209-222.
[33]付晓飞,宋岩,吕延防,孙永河.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膏盐质盖层特征与天然气保存[J].石油实验地质,2006,01:25-29.
[34]付晓飞,王朋岩,申家年,付广,吕延防.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J].地质论评,2006,52(4):522-531.
[35]付晓飞,孙永河,许凤明.胜利油区车古20潜山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07):32-35.(EI检索)
[36]付晓飞,方德庆,吕延防,付广,孙永河.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03):328-336.(EI检索)
[37]付晓飞,宋岩.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及气源模式[J].石油学报,2005,26(04):23-28.(EI检索)
[38]付晓飞,云金表,卢双舫,付广.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富集规律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10):14-19.(EI检索)
[39]付晓飞,吕延防,付广,文慧俭.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J].地质科学,2004,39(02):223-233.
[40]付晓飞,吕延防,孙永河.库车坳陷北带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03):22-25.(EI检索)
[41]付晓飞,吕延防,孙永河.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4,24(07):9-13.(EI检索)
[42]付晓飞,吕延防,付广,杨晶霞.库车坳陷北带逆掩断层在天然气运聚成藏中的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4,16(03):161-165.
[43]付晓飞,杨勉,吕延防,孙永河.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天然气运移过程物理模拟[J].石油学报,2004,25(05):38-43.(EI检索)
[44]付晓飞,付广.断层封闭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3~4):54-62.(EI检索)
[45]刘志达,付晓飞,孟令东,等.高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类型、特征及成因机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46(6):1267-1281.(EI检索)
[46]谢昭涵,付晓飞.松辽盆地“T2”断裂密集带成因机制及控藏机理——以三肇凹陷为例[J].地质科学,2013,48(003):891-907.
[47]吴桐,付晓飞,王海学,丁宇佳.膏盐岩脆塑性变形特征及封闭能力定量评价,2016,62(1):127-137.
[48]吴凡,付晓飞,卓勤功,等.基于定量荧光技术的库车拗陷英买7构造带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4,38(4):32-38.
[49]孟令东,付晓飞,王雅春,等.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断层带内部结构与封闭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2):150-157.(EI检索)
[50]王海学,付晓飞,付广,等.三肇凹陷断层垂向分段生长与扶杨油层油源断层的厘定[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39(11):1639-1646.(EI检索)
[51]郄莹,付晓飞,孟令东,等.碳酸盐岩内断裂带结构及其与油气成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44(3):749-761.
[52]孟令东,付晓飞,吕延防.碎屑岩层系中张性正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13,32(2):15-28.
[53]历玉英,付晓飞,张明学.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变形特征及控藏机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23(6):979-988.(EI检索)
[54]平贵东,付晓飞,胡才志.多边断层研究现状[J].地学前缘,2010,17(4):50-63.
[55]于丹,付晓飞,吕延防,付广,胡明.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39(5):773-780.(EI检索)
[56]胡才志,付晓飞,曾佐勋.多边断层研究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8,27(3):26-34.
[57]孙永河,付晓飞,吕延防,付广,阎冬.地震泵抽吸作用与油气运聚成藏物理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1):98-111.(EI检索)
[58]王海学,吕延防,付晓飞,刘宗堡,孟令东,杜微.断裂质量校正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43(3):461-469.(EI检索)
[59]平贵东,吕延防,付晓飞,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地质科学,2014,49(1):114-130.
[60]王海学,吕延防,付晓飞,孙永河,王海风,李培海.裂陷盆地转换带形成演化及其控藏机理[J].地质科技情报,2013,32(4):102-110.
[61]柳波,石佳欣,付晓飞,吕延防,孙先达,巩磊,白云风.陆相页岩层系岩相特征与页岩油富集条件——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J/OL].石油勘探与开发,2018(05):1-11[2018-09-12].(EI检索)
[62]付晓飞,吴桐,吕延防,柳少波,田华,卢明旭.油气藏盖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39(03):454-471.(EI检索)
[63]刘宗堡,郭林源,付晓飞,张东,刘云燕,方庆,王海学,孟令东.砂泥互层地层断裂带结构特征及控油作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02):21-29.(EI检索)
[64]贾茹,付晓飞,孟令东,巩磊,刘志达.断裂及其伴生微构造对不同类型储层的改造机理[J].石油学报,2017,38(03):286-296.(EI检索)
[65]闻竹,付晓飞,吕延防.断层封闭性评价及断圈含油气预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04):1209-1218.(EI检索)
[66]付晓飞,徐萌,柳少波,卓勤功,孟令东.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致密砂岩-膏泥岩储盖组合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与天然气成藏关系[J].地质学报,2016,90(03):521-533.(EI检索)
[67]平贵东,付晓飞,刘宗堡,谢昭涵,高煜婷,方晓.松辽盆地肇州油田层控多边形断层发育特征及在油成藏中的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04):1353-1365.(EI检索)
[68]赵万春,王婷婷,付晓飞,官兵.水力压裂岩体损伤破裂折迭突变模型研究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S2):3406-3411.(EI检索)
[69]孙永河,白鹿,付晓飞.松辽盆地北部T_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04):797-806.(EI检索)
[70]孙永河,吕延防,付晓飞,付广,王涛.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效率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135-140+151.(EI检索)
[71]吕延防,沙子萱,付晓飞,付广.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07(05):34-38.(EI检索)
[72]孙永河,万军,付晓飞,崔鹏.贝尔凹陷断裂演化特征及其对潜山裂缝的控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03):316-322.(EI检索)
[73]付广,吕延防,付晓飞,孟庆芬.断层静止期垂向封气性评价标准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5(07):20-22+14-15.(EI检索)
[74]付广,吕延防,付晓飞,苏玉平.断裂缝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4(10):20-23+3.(EI检索)
[75]付广,付晓飞,薛永超,杨勉.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1(06):26-29+113.(EI检索)
[76]付广,陈章明,付晓飞,杨勉.松辽盆地两江地区油成藏模式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02):19-22+108-117.(EI检索)
[77]刘哲,吕延防,付晓飞,贺向阳.贝尔凹陷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02):353-361.(EI检索)
[78]刘宗堡,吕延防,付晓飞,付广,李迪,李晓伟.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39(06):998-1006.(EI检索)
[79]孙永河,吕延防,付晓飞,杨典栋.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断裂输导石油效率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03):430-436.(EI检索)
[80]苏玉平,吕延防,付晓飞,付广,梁玉杰.分形理论在贝尔凹陷基岩潜山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04):563-569.(EI检索)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2]中国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运移学组秘书;
[3]中国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盆地分析学组委员;
[4]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编委;
[5]石油学报等16部期刊审稿人;
[6]“断裂变形机制及控藏机理”CNPC重点实验室主任;
[7]“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
[8]“断层变形、封闭性及流体运移”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9]“构造与油气成藏”CNPC重点实验室(北京)成员;
[1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

相关热点

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