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74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1993.1—1998.3任中文系副主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院副院长,1998.3—2000.3任教务处处长,2000.3—2008.3任文学院院长承担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老舍研究、现代皖籍作家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
主持科研项目:1、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04BZW04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4万元)2004—2008 ,2009年3月结项,获优秀等级。2、现代皖籍作家研究 安徽省“九五”社科重点基金项目 1997—2001完成3、中国现代诗学思想研究 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SHSK01-02D023) (1.2万元)2002—2005完成4、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2004SK-02D2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1.5万元)2004—2008 在研5、朱湘诗学思想研究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00—2002完成6、两淮文化与民间艺术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08DA012)2008—20107、两淮文化与民间歌舞的历史传承及当代价值研究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95)2010-20138、老舍与中外文化关系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51090) 2010-2013主持教学研究项目1、高师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万元)1999.11-2002.122、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网络建设(2001AH2K10A)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万元)2002-2005完成3、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7jyxm030)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5万元)2007-2009完成(2010年6月)
近期论文
发表论文:1、评朱湘的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15000字。2、论老舍小说“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生命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收入《1986中国文学年鉴》。该文被评为“在1986年的老舍研究论文中,是最有份量的”,“其选题与结论,显示着老舍研究的新趋向”。(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3期225页)14000字。3、论《补天》隐性心理描写的审美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摘登于《安徽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10000字。4、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安庆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 收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8年第2期,13000字。5、论老舍小说的“感觉”世界 《安徽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13000字。6、老舍散文艺术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2期,13000字。7、论老舍小说悲剧艺术世界 《安徽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吴小美在《新时期老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认为:在论述老舍创作个性的文章中,谢昭新的《论老舍小说悲剧艺术世界》富有新意,该文认为“悲剧意识始终是老舍创作中主体意识最活跃的部分”,他以“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为参照,强化着自己的悲剧意识,尤其是写小人物的悲剧,“不达悲的极顶,绝不停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10000字。8、许地山、艾芜域外题材小说创作比较谈片 《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2期,8000字。9、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 《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北京日报》1990年4月29日摘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摘登;吴小美等《开创“老舍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认为:“一批取文化学角度研究文化型作家老舍的单篇论文,如谢昭新的《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等,都是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12000字。10、老舍小说喜剧艺术审美价值 《安庆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1990年第2期;吴小美等《开创“老舍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认为:“对老舍幽默的探源,一般从外来影响,市民文学,个人经历,个性气质几方面去解释,这方面有代表性成果,如谢昭新的《老舍小说喜剧艺术审美价值》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13000字。11、中国作家的“自我批判”意识 《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5000字。12、论五四初期文化批评派 《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4期摘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9期。12000字。13、《骆驼祥子》心理描写艺术论析 《临沂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1991年第2期;吴小美等《开创“老舍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认为:“谢昭新的《<骆驼祥子>心理描写艺术论析》等文不仅使这部世界名著焕发光彩,也显示了正在走向深入的老舍研究自身的个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14、新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历史审视(上)《延安文艺研究》1991年第4期。12000字。15、新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历史审视(下)《延安文艺研究》1992年第1期。8000字。16、论前期创造社文学批评观 《安徽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13000字。17、乌鸦 枣树 黑色人 —鲁迅作品的色彩象征 《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9000字。18、论苏雪林散文艺术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12000字。19、胡适《尝试集》对新诗的贡献 《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1期。12000字。20、论老舍与康拉德 《安庆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12000字。21、恋乡情绪 社会剖析 文化审视—论吴组缃的小说创作 《安徽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11000字。22、论阿英历史剧的艺术风格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4期,12000字。23、皖籍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16000字。24、论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个性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13000字。25、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 韩国《中国学报》第40辑1999年12月。13000字。26、地域文化与现代皖籍作家的文学创作 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第18号2000年6月。23000字。27、论吴梅村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12000字。28、地域文化与张恨水的文学创作 《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13000字。29、开拓世界华文诗歌研究的新局面 《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7000字。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30、从《四世同堂》到《茶馆》_论老舍小说与戏剧的沟通 《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13000字。31、2001年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综述 《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7000字。32、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 《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13000字。33、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13000字。 该期《编后记》中说:“本期这一栏刊发的谢昭新的文章就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的论述,这是老舍研究中不多见的成果”。34、论沈从文的文学理论批评 《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11000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综述》对本文作摘要、评述,认为文章“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理论家、思想家的沈从文”。《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现当代文学文摘》2004年第1期。35、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 《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15000字。36、论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15000字。37、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小说理论及创作 韩国《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第4辑,2003年3月。12000字。38、论胡适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学术界》2004年第5期,12000字。39、论四十年代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12000字。40、论林徽因小说的“现代性”审美特征 《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12000字。41、论梁实秋的小说理论及创作 《华文文学》2005年第1期。8000字。42、论老舍诗学“现代性”审美品格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9000字。43、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审视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5000字。44、从《鸭嘴涝》到《山洪》的版本修改演化看吴组湘文学思想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13000字。45、论朱湘的诗学思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12000字。46、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 《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14000字。47、论30年代传记文学理念及自传写作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14000字。48、谈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关系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8000字。49、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论老舍小说理想爱情叙事 《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14000字。又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50、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13000字。51、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转化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9000字。52、论老舍的“和谐”文化观 《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8000字。53、在中国传统文化规约下的生命“追寻”主题——论张恨水小说的文化思想价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12000字。54、论林语堂的幽默文学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7000字。55、台静农《淮南民歌集》与两淮文化风俗 《华文文学》2009年第6期。8000字。56、 论俄苏文学对蒋光慈文学创作的影响 江淮论坛 2010年第2期(总240期)第153-160页。《新华文摘》摘登,2010年第13期第166页。57、20世纪30年代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时代性演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33卷,总170期)第347-353页。58、虎妞形象源流考勤 《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9000字。出版论著:1、《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28万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3月。2、《现代皖籍作家艺术论》(24万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3、《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40万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4、《理念、创作与批评—20世纪中国文学综论》(30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5、中国新诗理论概观(20万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年2月。6、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35万字) 人民出版社 2009年11月。主编教材:1、《中国文学名作欣赏》30万字 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2001年6月再版。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副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4、《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谢昭新、徐德明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下)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5、《大学语文》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