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教授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与视听说课程,曾教授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等。曾获得学院教案与试卷评比奖项3项、省级教学竞赛奖项1项、省级科研论文奖项1项;发表省级论文7篇,主持校级科研与教研项目两项,参与校级与省级教科研项目共计8项;指导学生获得省、校级竞赛奖项共计20余项。
研究领域
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主要科研项目:1. 2003年参与省级教研项目“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 2. 2004年参与省级教研项目“学习策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研究”;3. 2012年主持校繁荣发展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托马斯 哈代晚期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4. 2013年参与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PROTFOLIO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效果研究”; 5. 2016年参与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马洛夫笔下流散‘他者’的身份消解与重构”; 6. 2016年主持校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反馈对英语写作的动态影响研究”;7. 2017年参与省科技计划项目“美国汉学界20世纪大陆女作家研究”;8. 2018年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与教材的关联分析”;9. 2018年参与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研室”;10. 2020年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支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线上教学工作特需项目—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大规模线上教学探索与研究。
近期论文
主要论文成果:1. 2008年5月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论文“英汉明喻喻体的文化差异”;2. 2012年8月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论文“论消费社会中的个体身份认同——以乔治 佩雷克的 小说《物》为例; 3. 2012年12月于《牡丹江大学学报》发表论文“从‘精神瘫痪’走向‘精神顿悟’与‘重生’——乔伊斯短篇小说《死者》 的主题探析”; 4. 2013年3月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论文“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5. 2014年11月于《长春大学学报》发表论文“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解读《饥饿的路》”; 6. 2015年8月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论文“论后殖民时期的文化身份认同——以本 奥克瑞的小说《饥饿的路》为例”;7. 2020年1月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论文“苦难的历程,无奈的结局——自然主义视角下的《海上扁舟》”。 代表性论文论著:1. 2014年11月于《长春大学学报》发表论文“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解读《饥饿的路》”; 2. 2015年8月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论文“论后殖民时期的文化身份认同——以本 奥克瑞的小说《饥饿的路》为例”。3. 2020年1月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论文“苦难的历程,无奈的结局——自然主义视角下的《海上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