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吴卫红,笔名朔知,男,1968年生,安徽旌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委会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考古专委会理事,安徽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学历学位教育1985年9月—1989年6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10月—1993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工作简历1993年7月—1994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人员1994年12月—1995年12月,参加安徽省扶贫开发团在金寨县江店镇工作一年1995年12月—2018年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历任业务室副主任、考古一室主任期间于2000年12月评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12月评为研究馆员,2011年评为研究馆员三级,2013年评为研究馆员二级2018年3月,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 近年承担的主要项目1.《薛家岗文化综合研究》,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主持人(2002-2005年)2.《薛家岗文化及其玉、石器制作工艺》,安徽省人才开发资金资助课题,主持人(2003年)3.《皖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变迁的预研究》,安徽省社联课题,主持人(2005年)4.《基于广义遥感的巢湖流域6000--2000aB.P古聚落变更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参与人(合作方负责人)(2005-2008年)5.《考古和工程开挖中构造变形信息的提取》,科技部专项课题(国家地震局),主要参与人(合作方负责人)(2008年)6.《薛家岗遗址出土玉器、石器加工痕迹的显微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与人(合作方负责人)(2008-2010年)7.《安徽皖江东部考古调查》,人事部海外归国人员人才开发资金资助课题,主要参与人(合作方负责人)(2008-2009年)8.“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公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凌家滩子课题,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子课题主持人(2010-2012年)9.《皖江区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与聚落的变迁》,省科技厅财政专项,主持人(2009年)10.《皖江区域古代青铜冶铸产业及社会形态研究》,省科技厅财政专项,主持人(2012年)1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公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凌家滩子课题,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子课题主持人之一(2013-2015年)12.《凌家滩遗址及所在裕溪河流域调查发掘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2015-2020年)13.《并江融淮---文化中国在泛江淮区域的历史趋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主持人(2016-2021年) 获奖情况1.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独著(2001年)2.2001-2004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著作一等奖:《潜山薛家岗》,第一作者(2006年)3.2001-2002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安徽省滁州市十里村何郢遗址发掘”,第一参与人(2004年)4.2009-2010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安徽铜陵师姑墩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主持人(2011年)5.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二等奖:“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主持人(2016年)6.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史前地震识别研究”,主要参与人(合作方负责人)(2016年) 主讲课程(本科生、研究生)《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考古技术》《田野考古方法》《安徽考古》
近期论文
(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和简报类1.专著《潜山薛家岗》,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一作者2.《安徽霍山戴家院周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6年1期,第二作者3.《安徽含山县韦岗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3期,第一作者4.《安徽怀宁县孙家城遗址H29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5年2期5.《安徽泗县刘圩汴河故道遗址的第二次发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12期,第二作者6.《安徽怀宁孙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5期7.《安徽省当涂县姑溪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报告》,《东南文化》2014年5期,第二作者8.《安徽铜陵县师姑墩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3年6期,第一作者9.《安徽萧县张村汉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0年3期,第一作者10.《安徽铜陵师姑墩夏商--春秋遗址》,《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1年11.《安徽怀宁县孙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城垣》,《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12.《安庆市张四墩遗址1997年试掘新石器时代材料补遗》,《文物研究》总15期,黄山书社,2008年13.《安徽歙县新州遗址北区、东区的发掘》,《文物研究》总第13期,黄山书社,2001年14.《固镇孟城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研究》总11期,黄山书社,1998年(二)论文类1.《弓鱼国文化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1998年4期2.《安徽新石器时代考古概述》,《华夏考古》1998年3期3.《良渚文化的范围 ——兼论考古学文化共同体》,《南方文物》1998年2期4.《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东南文化》1999年5期5.《哲学的变化与考古学的发展(论纲)》,《文物研究》总12期,黄山书社,1999年6.《从凌家滩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安徽史学》2000年3期7.《安徽新石器时代绘彩陶器》,《中原文物》2000年3期8.《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报》2000年4期9.《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1,200110.《沟汀遗址的年代及皖南新石器遗址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2年5期11.《薛家岗石刀钻孔定位与制作技术的观测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6期12.《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散论》,《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3.《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南方文物》2006年2期14.《凌家滩祭坛遗迹试论》,《凌家滩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15.《初识薛家岗与良渚的文化交流--兼论皖江通道和太湖南道问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八)---纪念良渚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16.《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特点与调查方法》,《道远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十年文集》,黄山书社,2008年17.《试论霍山戴家院遗址圜丘遗迹》,《东南文化》2008年3期,第二作者18.《安徽考古60年》,载于《新中国考古60年》,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二作者19.《中国的区域系统调查方法辨析》,《中原文物》2010年4期。完整版另收入《中国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20.《凌家滩玉器综论》,《玉魂国魄--凌家滩文化玉器精品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21.《长江下游的“玉石分野”与社会变革》,《考古学研究(九)---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22.《凌家滩玉环玦研究--兼论“石钻”功能与辘轳轴承的演化》,《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及相关问题国际会议论文集》,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文体康体部,2014年23.《The excavation of Shigudun Site in Tongling County,Anhui》,《Chinese Archaeology(2014)》24.《淮河中游史前文化的融合与转变》,《禹会村遗址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年25.《皖江两岸崧泽时代的聚落与文化》,《东南文化》2015年1期26.《崧泽时代的皖江两岸》(完整版),《崧泽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6年(三)其他类1.《田野考古档案与管理刍议》,《文物工作》2001年4期 2.《从考古报告的特点看理想的考古报告》,《中国文物报》2001年4月18日第7版3.《世纪的疑问——为什么考古》,《中国文物报》2002年1月18日第5版4.《花与钺--从西坡出土玉钺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2期(2012年1月)5.《田野考古的用人困境与发展趋势》,《中国文物报》2013年11月22日5版通版6.《河济与周边地区龙山时代井的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7期(2015年1月)7.《花与钺之旅》(科普),《中华遗产》,2012年4期8.《凌家滩文化》(科普),《华夏地理》,2018年11月号,总第197期(四)科技考古类(均为合作者)1.《安徽考古现场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地震学报》2009年7月第31卷4期,第二作者2.《安徽霍山戴家院西周——春秋晚期文化层物质变形的显微分析及其意义》,《中国地震》2009年25卷4期,第二作者3.《薛家岗玉器加工工艺的微痕迹初探》,《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年4期,第二作者4.《玉器钻孔工艺的初步研究》,《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二作者5.《安徽史前孙家城和黄家堰等遗址出土玉器的无损科技研究》,《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2期,第二作者6.《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刻槽盆的淀粉粒分析》,《人类学学报》2019年1期,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