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焦华富(1962-- ),男,安徽省黄山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项目5项,承担过多个市、县级和景区的旅游规划,发表论文60余篇。荣获2014年安徽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工作与学业经历:1980.9—1984.7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5.9—1988.7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7—1995.9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1995.9—1998.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8.7—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任教主讲课程:地理学思想史、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
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城市经济、旅游规划
代表性科研项目: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我国中等城市内部职住空间匹配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特征、形成机理及路径模式研究》5、黄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黄山天湖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7、黄山区太平湖镇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8、黄山仙源漂流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9、芜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0、黄山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近期论文
1、西方国家煤矿区发展模式及启示.中国煤炭,2000,26(1).2、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3、试论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4、试论煤炭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特征.经济地理,2001,21(4).5、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合著).6、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问题,2006(1).7、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地理科学,2006,26(5).8、芜湖市城市居住区位研究.地理科学,2010,30(3).9、芜湖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匹配研究.地理科学,2011,31(7).10、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通讯作者).地理研究,2011,30(5).11、皖江城市带区内公路交通空间组织.地理研究,2012,31(6).12、中等城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地理学报,2013,68(6).13、合肥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均衡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城市问题,2015,第5期.14、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变耦合.地理学报,2016,71(6).15、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重构—以淮南市、淮北市为例(通讯作者).地理学报,2016,71(8).